當前位置:
首頁 > 人物 > 曹丕見兩牛打架,命曹植百步成詩,不能有牛字,結果成千古佳作

曹丕見兩牛打架,命曹植百步成詩,不能有牛字,結果成千古佳作

孟子曾經說過"仁人之於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親愛之而已矣"。以仁愛思想聞名後世的孟子強調:一位國君如果要成為仁君,那麼對待自己的兄弟骨肉應該做到不怒不怨、相親相愛。

可讓人悲嘆的是,歷史上君主與兄弟之間卻很少能夠和諧相處,更多的都是兄弟紛爭、骨肉相殘。李世民如此賢明有作為的皇帝,其皇位不也是靠著血腥的玄武門之變而得來嗎?東漢末年的梟雄曹操,兒子之間也是留下了兄弟輾軋、相煎太急的故事。

《太平廣記》記錄了曹操的兩個兒子魏文帝和陳思王一同出遊,"逢牛爭於道,一牛不敵,墜井而亡。"文帝讓陳思王在一百步內賦詩,不得出現牛、井、斗和死字。若做不出立即施以斬刑,陳思王迅速賦詩免遭厄難,其中詩句也流傳千年。

一、建安三曹

基因的作用確實是十分強大,一個家族的文學才華會通過遺傳的作用不斷繼承下來。中國古代文壇就不斷湧現出父子文章齊名世,兄弟詩篇共揚聲的佳話。東漢末年建安年間的文壇上就有號稱三曹的父子三人:曹操和他的兩個兒子曹丕和曹植。

曹操的文學水平相對於政治和軍事水平也是不遑多讓的,一篇《觀滄海》將個人置於天地星辰之間的感慨抒發無遺,所表現的豪邁氣魄和壯觀氣象讓後來人心嚮往之。

寫出《洛神賦》和《白馬篇》的曹植,更是以豐富多姿的想像力、俊逸多彩的詞句為後世留下了風采卓絕、引人遐想的洛神形象和瀟洒蹁躚、仗劍行俠的遊俠兒形象。詩仙李白稱讚曹植為"建安之雄才,惟堪捧駕。"

曹丕是曹植一母同胞的親哥哥,他的《燕歌行(兩首)》上承楚辭的風骨形式,下啟七言的先河開端;他論著的《典論-論文》是中國目前已知的最早的一部文學評論書籍。

三曹的出現對中國文壇的發展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可是三曹卻逃不開身上的權利束縛,掙不脫政治爭鬥的牢籠,尤其是曹丕和曹植二人為了世子的位置,從才學相當的兄弟成為了勾心鬥角的敵人。

二、世子之爭

有人的地方就會有利益的紛爭,有權力的地方就會有明爭暗鬥。市井小民可能為了一分一厘而大打出手,皇家子弟為了皇權帝位則可以毫不猶豫向同胞骨血舉起屠刀。曹丕與曹植兄弟雖然最終沒有刀劍相向,但兩人在魏王世子爭奪的過程中也是將兄親弟恭、骨肉親情拋到了九霄雲外。

曹操在繼承人選擇上一直打算打破嫡長子制度,讓自己最喜歡的兒子來作為繼承人。曹沖作為曹操的幼子自小就聰慧過人,7歲時就能夠飽含仁愛之心想出了在不傷大象的情況下巧妙地化整為零稱出其重量的方法,成了曹操心儀的繼承人選,可是天妒英才,曹沖13歲時染病而夭。

剩下的兒子中曹丕和曹植才華相當,進入曹操的繼承候選人名單。本來兩人之中曹丕更具優勢:一則曹丕是在世的兒子中的嫡長子,二則曹丕"諸子百家之言,靡不閉覽...六歲而知射,八歲而知騎。"堪稱文武雙全之才。

但是曹丕的身份也讓他的身邊聚攏了一群擁護者,而這些擁護者又以門閥世家的勢力為主,比如桓階、司馬懿和吳質等。這讓一心想要削弱門閥勢力的曹操很不滿意,曹操內心的天平逐漸傾向於曹植。

曹操有意於培養曹植作為繼承人,把楊修、丁儀等才子安排到他身邊。曹植也不負所望,在各種場合不斷顯示出自己超人一籌的文學天賦。曹植的文章辭賦成為眾人讚歎而渴求的珍寶。

天賦出眾的曹植卻沒有能夠把握住機會。就像很多恃才放曠的才子一樣,曹植的性格隨性而為、好酒放浪。其間發生的兩件事情讓曹操大失所望,一件是曹植飲酒後縱馬宮城,擅開王宮大門;另一件是曹仁被關羽大軍圍困時,曹植喝得酩酊大醉,居然無法領兵去解圍。

與此同時曹丕卻在司馬懿等人的謀划下"矯情自飾 ",也就是裝老好人當乖寶寶,同時針對曹植的性格弱點不斷進行攻擊。

曹操經過艱難抉擇後,最終於建安二十二年立曹丕為世子。曹操去世後曹丕順利坐上魏王的位置。延康元年十月漢獻帝"禪位"給曹丕,曹丕成為了名正言順的大魏皇帝。

當上皇帝後,曹丕開始對曹植不斷為難詰問,曹植身邊的謀士不斷地因各種原因被除去。最後就有了"以牛賦詩,不成則斬"的事情。

三、野田黃雀

曹丕稱帝後,曹植明白自己的存在是哥哥心頭的一根刺,必須拔之而後快。於是他接連寫了《上慶文帝受禪表》、《魏德論》 等歌頌文章呈給曹丕以表示忠心。

同時卞太后從中斡旋,讓曹植的性命暫時無憂。有所顧忌的曹丕,只好將曹植流放到山東鄄城,將曹植的封號從陳王降為鄄城侯。

在甄城曹植一下子從自由瀟洒的貴公子變成了被人嚴密監視的不是囚犯的囚犯。鬱悶不得志的曹植在這裡,揮筆寫下了名揚千古的《洛神賦》。

他假借描寫一位曼妙多姿的洛神來寄託自己美好的理想,追求女神而不得痛失愛情後的悲憤則是他人生失落、理想破滅的真實寫照。

五年後的一天,曹丕領軍南征東吳歸來,繞道甄城和曹植會面。兩人見面時恰好碰見兩頭牛打架,其中一頭力有不逮被推落枯井而死。看到此景,曹丕突然扭頭對曹植說"吾弟素以才思敏捷聞名,何不百步內賦詩述之?",曹丕要求不僅讓他即興作詩一首,還不能有牛字出現。

曹植知道自己的才名為哥哥所嫉妒,立馬推卻這百步成詩的命令,曹丕卻步步緊逼,言道"吾乃君王,一言九鼎,若敢不從立斬不赦"。

"兩肉齊道行,頭上戴橫骨。行至土頭側,峍起相唐突。二敵不俱剛,一肉卧土窟。非是力不如,盛意不得泄"。

望著哥哥鋒利的眼神,此時已經落魄到頭鬚髮白的曹植一時忘了自己的處境,豪氣驅使下沒有忍不住滿腔憤懣,張口便吟出五言詩一首,而此時坐下的馬才踏出五十餘步,這首詩結果也在後來成了千古佳作,流傳千年。

曹丕聽後面沉似水,內心的殺意在眾目睽睽下終究是不能發泄出來的。曹丕只得縱馬而去。望著哥哥遠去的背影,孤零零佇立於道上的曹植何曾想,這竟成了兄弟二人的最後一面,曹丕回到鄴城後不久就因病而逝。

回到住所想著哥哥的步步緊逼,看著自己身邊全都不能信任的人,曹植無奈中又寫下《野田黃雀行》:"高樹多悲風,海水揚其波。利劍不在掌,結友何須多?不見籬間雀,見鷂自投羅?羅家得雀喜,少年見雀悲。拔劍捎羅網,黃雀得飛飛。飛飛摩蒼天,來下謝少年。"

曹植就如自己詩中的高樹:即使他不願意參與權利爭鬥,但是權利風暴仍然會不斷衝擊著他。他又如那弱小的黃雀一般:即使躲到了這遠離政治中心的郊野鄉間,但是兇猛的鷂鷹還是不放過他。

兩年後,年僅41歲的曹植在抑鬱憂憤中離開人世間。權利的爭奪,皇位的更迭與他再無關係。

縱觀歷史像曹植一樣被席捲進入政治旋渦的人數不勝數,即使他們內心本無意皇權富貴,可是自己身處的位置、身邊的謀士卻是一心想要更高的榮華、更高的富貴,在權利爭鬥中不是你想不想爭,而是你代表的勢力推動著你去爭

曹植無疑也是幸運的,爭權失敗後他至少能夠留得全身,甚至比曹丕還多活了兩年。如果有來生,相信曹植一定願意做那個"控弦破左的,右發摧月支。仰手接飛猱,俯身散馬蹄"的遊俠兒,而不是被權力籬笆束縛的黃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宮欽 的精彩文章:

讓紅軍元氣大傷的悍將,抗戰後卻舉國敬佩,滅敵6000,一年收復19城
「乒乓球大魔王」王楠:獲24個世界冠軍,患癌12年富豪丈夫不離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