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馬鐙的起源與傳播,對歐洲騎士精神與農耕文明的影響

馬鐙的起源與傳播,對歐洲騎士精神與農耕文明的影響

公元三世紀,一支來自東方的匈奴雄兵打破了西方人的寧靜。這支被東方巨龍打敗的惡狼在面對西方弱小民族的時候,露出了他兇殘的一面。他先是闖入東哥特國燒殺搶掠,之後又闖入西哥特國胡作非為。

西方諸國對這支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大為驚奇,這支東方的騎兵竟然如此勇猛,連西方諸國中最勇猛的哥特騎兵也無法戰勝。信仰天主教的西方國家認為這是上帝對他們的懲罰,這支勇猛的軍隊與他們的領袖阿提拉被西方的國家們稱之為上帝之鞭。而隨著勇猛的匈奴鐵騎踏遍歐洲的每一寸土地時,馬鐙也隨之傳遍了整個歐洲。

馬鐙的起源與傳播

在歷史學上為了證明一個東西的存在,必須要有相關的文物證明和歷史書籍的記載。上世紀中葉在長沙挖掘的永平二年(約公元302年)墓葬中,發現了隨葬的青瓷中刻畫有馬鐙形象。而在1965年的考古活動中,北燕貴族馮素弗的墓里出土了一對簡易的馬鐙,它由木芯包裹銅皮而製成。北燕是由鮮卑漢化人馮跋建立在遼寧地區的割據政權,它存在於公元四世紀左右的東晉十六國時代。這更加證明了,早在公元三、四世紀的時候,中國的東北已經有馬鐙的出現了。

在那個年代,各國為擴大勢力互相爭伐,連年不休。北燕政權在與北魏爭奪北方的戰爭中戰敗,整個政權的領土併入了北魏的版圖。而由於戰爭與經濟交流等多方面的原因,馬鐙的使用也流傳到了中原地區。有了馬鐙之後,人可以更好的控制馬匹。而此時的北魏為統一北方逐漸建立起一支重騎兵,通過北伐柔然,西滅北涼,北魏結束了北方割據的局面。

公元6世紀,在北魏的不斷進攻下,一部分柔然人決定離開東方這一片傷心的地方,雖然柔然人在與中原打交道的過程中也逐漸的被漢化,但是逐水草而居是他們的本性。他們決定效仿他們的先祖匈奴人一樣 尋找到適合他們生存的地方生存。他們一路向西遷移,直到遷移至現如今多瑙河流域一帶地區才安定了下來。

可當時的歐洲霸主東羅馬帝國似乎不太喜歡這位遠道而來的朋友。因為柔然人有200年前匈奴人的影子。雖然匈奴人已被羅馬人打敗,但這對已經被匈奴人打怕了的東羅馬帝國來說,柔然人有一種潛在的威脅與震懾。提比略二世明白東方騎兵之所以具有驚人的戰力,原因就是因為那獨一無二的馬鐙。於是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對他所掌握的騎兵進行了大規模的改組,並且特彆強調,東羅馬帝國的騎兵一定要佩戴馬鐙,自此之後,西方文明才有了關於馬鐙文化的相關文獻記載和實物。

馬鐙下騎士精神以及農耕文明

在馬鐙發明之前,馬因為體型較小在古老的農耕文明中主要用於駕車。在《周禮·保氏》中有寫到:「養國子之道,乃教之六藝」。而六藝則是禮、樂、射、御、書、數的統稱,其中御就是駕駛馬車的意思。 不僅如此,馬奶與馬肉的使用在我國少數民族的生活中也十分常見,在少數民族對外征伐的時候,因為馬肉可以迅速恢復戰力,馬肉則曾一度是他們的主要軍糧來源。在《漢書》中曾記載,匈奴人將馬奶製成酸乳酪隨軍佩戴飲用。《元史》中也有成吉思汗受傷時,曾尋找酸乳酪搶救的描寫。

而在大規模軍事化作戰時,馬的主要用途則是充當兵車載體與運送糧草物資。在春秋戰國的時代,形容一個國家為大國時,往往用千乘之國來形容,一乘就是一輛兵車。在當時的作戰騎兵還並未完全普及,兵車數量的多少則直接代表了這個國家的戰力。在山東出土的齊國車馬坑中出土了數千匹馬匹的屍骨,體現了齊國在當時那個時代的大國地位。

在馬鐙沒有傳入歐洲之前,騎兵騎馬作戰是十分艱苦的。由於沒有馬鐙,他們的雙腿只能緊夾馬肚。倘若馬匹受驚飛轉跳躍的時候,馬上的騎士只有被摔下來的份了,很難再回到馬上。若兩軍交戰時,被摔下馬的騎兵只有被敵軍俘虜的命運了。這樣的騎兵在戰爭中很難打敗重裝的步兵,所以戰爭中也始終處於配角的角色。

在馬鐙發明之後,它通過柔然人之手傳入了歐洲並對歐洲的騎士制度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它使得歐洲進入了騎士時代。馬鐙使得人與馬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不僅解放了為保持平衡而緊抓鬃毛的雙手,而且使歐洲騎兵的機動性大大加強,提高了歐洲騎兵的整體戰鬥力。戰鬥力的提升使騎兵的重要作用逐漸顯現出來。

隨著騎兵地位的上升,一種新的騎士制度在中世紀的西歐誕生。而騎士精神也在迅速的發展成為世俗精神的代表逐漸與歐洲的主流教會精神分庭抗禮。歐洲人的騎士精神是一種崇高的精神,它雖融合了中世紀歐洲基督教精神,但其基礎是騎士的崇高信念。騎士精神存在於西方人的血液中,他們準備為榮譽而戰。尤其是聖殿騎士團他們崇拜犧牲、勇敢、同情、正義的歐洲精神信仰並時刻準備為上帝而戰。

而東方古老的農耕文明起初也同西方各民族一樣,他們的步兵方陣難於抵禦游牧民族的鐵騎進攻,且游牧文明的鐵騎兵機動性極強。這就導致了你打他的時候蒼茫大地無人跡;而他打你的時候卻是神兵天將難提防,所以在面對游牧文明的鐵騎時,農耕文明卻只有挨打的份。

秦王朝的時候採取用修建長城的形式來預防北方匈奴的攻擊。到了漢王朝時,先是採取對北和親的原則,後來武帝時大舉進攻使得游牧文明暫時敗給了農耕文明的手裡。到了東漢的時候,漢王朝以龐大的兵力進攻匈奴,匈奴內部也分化為北匈奴與南匈奴,南匈奴向漢王朝納貢請降,而北匈奴則逐漸遠走歐洲成為了上帝之鞭。但這些勝利無不是以巨大的犧牲和以財力物力為後盾而取勝的。所以在這個時候,農耕文明其實並未完全戰勝游牧文明。

而這場較量的轉折是在馬鐙的使用傳入了中原地區之後。當時佔據中原的北魏王朝雖然是鮮卑後裔,但是北魏全盤實施漢化。這個時候的北魏王朝已然與一個正統的中原王朝無二了。自馬鐙的使用傳入了北魏王朝之後,經過北魏王朝幾代皇帝的努力,終於將北方的威脅盡數剷除。柔然遠走歐洲,北涼北燕相繼滅國,這個時候的北魏已然是北方唯一的霸主了。

馬鐙對騎兵的影響

在馬鐙未發明之前,游牧民族的進攻多半是以騎射為主即為騎在馬上射箭。因為在這個時候,騎兵是處於步兵的附屬地位。他只能通過一些遠程攻擊的方式騷擾或偷襲敵人,目的是燒毀敵人的後勤糧草火藥輜重。胡人騎兵的優點就是機動性強,來去如飛鳥。但當他的敵人同樣具備了騎射能力的時候,這樣的攻擊就顯得不堪一擊了。

戰國後期,匈奴傭兵十萬南下,十萬騎兵放至後代王朝時也是一支能夠顛覆一個國家政權的軍事力量。而經歷長平之戰後趙國,卻以幾萬騎兵輕鬆地打敗了匈奴的進攻。匈奴失敗的原因是什麼呢?原因就在於這個時候的趙國已然完成了胡服騎射,況且又有中原的重步兵與兵車作戰。這個時候的騎兵一旦被砍下馬來,就完全沒有還手的餘地了。

而馬鐙發明之後,這種情況在西晉時期已經完全改變了。西晉時期,在八王之亂的內戰下,晉王朝國力衰弱。於是這個時候,北方游牧民族們乘機南下,佔領中原地區,紛紛建立割據政權揭開了中國歷史上長達三百年的外族統治與混亂局面。游牧民族力量的增強,正是這個王朝遭到破壞的主要原因。

在此之後,有了馬鐙的重甲騎兵成為主流逐漸的取代戰車,騎射也變為騎兵的衝鋒。不僅如此,騎兵也不必佩戴的弓箭作為騎兵的唯一兵器,可佩帶長矛大刀等武器。因為有了馬鐙,所以不必擔心掉下馬背,它可以大幅度的展開對敵人的進攻。同時馬鐙的出現也使得騎兵的雙腿不必緊夾馬肚,減少了騎兵的疲勞感,贏得了寶貴的戰略時間。

馬鐙的發明是一場偉大的革命,它幫助歐洲建立了封建制度,它幫助了農耕文明成功擊敗了游牧文明,世界上很少有發明是像馬鐙那樣的既簡單又具有跨時代的歷史意義。它使得馬與人巧妙的結合在了一起,使他們的合力達到了最大化。馬鐙再一次讓世界上知道了中國發明的偉大創造力,這雙神奇的中國靴子改變了世界古代軍事格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東向南看 的精彩文章:

馬相伯:「我就是一條狗,叫了一百年也沒叫醒中國」
世界全是白種人才不會有戰爭?康有為的人種改造,希特勒自愧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