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太原雙塔寺大雄寶殿前,七株紫霞仙,是迄今最古老的明代寺院牡丹

太原雙塔寺大雄寶殿前,七株紫霞仙,是迄今最古老的明代寺院牡丹

大家好,我是5555幸福,喜歡徒步、爬山、攝影、做美食、愛旅遊,我願盡已所能把所有遇見的美好與大家分享互動!

太原雖然沒有西安名氣大,但是也曾做過諸侯國的都城,有人統計了一下,說太原曾是19位皇帝的起家之地,所以有人說,之所以叫做龍城,因為龍脈過太原。

太原是一座有2500多年建城歷史的古都。歷史上有八景,第一個就是雙塔凌霄,在太原市區東南3公里,郝庄村南山崗上的永祚寺雙塔,也叫雙塔寺,離太原火車站比較近。這兩座雙塔,始建於1599年,距今400多年歷史。

雙塔寺的看點,有寺院,塔院,碑廊,還有文峰塔,以及舍利塔。雙塔寺的大雄寶殿,是磚砌的仿木建築。更神奇的是,整座建築沒有梁架,不用一根木頭,全由磚砌而成,古往今來,永祚寺的雙塔都被世人所矚目,被譽為「晉陽奇觀」,舍利塔還可以登高望遠。

這兩座塔,比西安唐代的大雁塔要低,比景龍年間建造的小雁塔,要高。現在寺院內還有方丈院,過殿,以及禪堂,客堂,大雄寶殿等等。不過雙塔寺遊客比較少,門票20元,雙塔寺內還有明清兩代石刻,多達二百餘通。

每年四、五六月間,人們蜂擁永祚寺,觀賞已有 400 多年歷史的明代牡丹「紫霞仙」。每年花期來臨,7株「紫霞仙」率先綻放,最大的花朵直徑約 20 厘米,是迄今發現的最古老的寺院牡丹。

永祚寺的牡丹花,有6000餘株,尤其是紫霞仙,也叫紫雲仙,有數十株之多,是中國唯一現存的明代牡丹。除了紫霞仙,還有姚黃,趙粉,豆綠,狀元紅,魏紫,以及碧雪丹沙,以及青龍卧墨池,等等40多個品種。

因此游雙塔,賞牡丹」是太原人每年固定的郊遊線路,雙塔永祚寺的百年「明代牡丹」,它植根於寺院主殿大雄寶殿前的方形花壇里,花開時珍奇鬥豔,十分壯觀。

紫霞牡丹

紫霞仙,也叫紫雲仙。這種牡丹種植年代久遠,較為稀少。花型為單瓣,花期較長,在眾多牡丹品種中,它開花最早。花朵碩大如盤,初開時花瓣呈肉紅色,馥郁芳香,為玫瑰香型,盛開之際呈淡紫色,馨香更濃;臨近晚期則為正紫色,是牡丹品種中的佼佼者。

自1979年建館發現紫霞仙后,當時的工作人員就開始在紫霞仙的基礎上陸續擴種牡丹。截止目前,太原市雙塔博物館的建築面積已達到135畝,而牡丹的種植面積就佔到三分之一。行進在牡丹園裡,徜徉在馥郁芬芳中,眼前的牡丹或婀娜、或雍容、或飄逸,甚是好看。

太原永祚寺因為有文峰塔和宣文塔兩座寶塔,所以被太原人也稱為雙塔寺,它們是太原的標誌。兩座塔建於明代,均為13層,全高都在54米以上,是我國現存最高的古代雙塔,已矗立在太原400多年。

雙塔寺,本名「永祚寺」。寺廟依山而建,坐南朝北,由前院、後院、塔院三部分組成,佔地總面積3萬平方米。塔院現存雙塔、過殿和後殿。後院現存大雄寶殿、三聖閣、排堂、方丈等建築。

永祚寺雙塔均為全磚石結構,只在各層角檐內裝有一根挑木,構建技巧十分精湛,堪稱中國「雙塔之最」。不過雙塔並非同時建成,「文峰塔」先建,「宣文佛塔」後建

雙塔目前有一座可以攀登,樓梯比較陡,樓層間休息的位置很窄,爬起來比較吃力,但可以體驗一下,這座空心塔可以登到十一層。

塔內步道的牆壁上裝飾有琉璃,可見當時建造之用心和精緻。當我們身處其中,手觸古磚和琉璃,能夠感受到歷史的厚重,彷彿穿越到古時。

要了解更多精彩內容,關注5555幸福,分享旅途中的快樂!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牡丹 的精彩文章:

菏澤市召開關於牡丹區秸稈焚燒問題約談會議
中國曲藝牡丹獎藝術團「送歡笑」到蘇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