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金剛經》導讀第三十三講 宇宙生命的最初因是什麼?

《金剛經》導讀第三十三講 宇宙生命的最初因是什麼?

鑒於微信推送機制改版

不再以發布時間排序

為免錯過本寺重要通告

寺院開放、法會預告、結緣活動

大家可點擊頂部藍色

「上海玉佛禪寺」字體進入公眾號

並點擊屏幕右上角「...」處

設置「星標」

2500多年前,須菩提請佛陀為那些想要發菩提心或者已經發心的修行者開示降伏煩惱、安住菩提心的法門。

為此佛陀為其開示:「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密。以是名字。汝當奉持。」

發菩提心對於修行者而言是如此重要,為此本寺特開設「《金剛經》導讀專欄」,由於曉非居士為大家導讀《金剛經》。

33

佛陀教法特別是大乘佛法,與其他思想體系的最大思想不共在於無生,在於空性。

與基督教這樣的有神論宗教進行比較,差異性首先體現在對我們人類所生存的這個世界的理解。基督教認為這個世界是真實的存在,而大乘佛法認為這個世界是以「根本就不存在」為基本特徵的。

有了這個差異,必然引出第二個差異。在基督教,既然認為這個世界是真實存在的,而且我們又感受到這個真實存在的世界顯現出生滅特徵,生生滅滅,就一定會產生一個問題:生滅的起點是什麼、最初的因是什麼?基督教給出了理論體系自洽的一個回答,這就是神創論。

宇宙生命的最初因是什麼

最初的因是什麼?基督教認為是神。是超然於我們這個世界之外或之上的一位不生不滅的神。是他成為我們這個生滅世界的最初的因。

大乘佛法則認為我們凡夫的境界根本就不存在,當然當凡夫不以為它不存在的時候,似乎在我們心中還顯現一種存在,那麼佛陀告訴我們,這種存在不過是如夢如幻的存在。

當我們認為我們凡夫境界的存在是真實存在的時候,這個真實存在的世界顯現的生滅特徵,導致我們去追尋這個生滅的起點,就會找最初的因。

一旦我們像佛陀的教誨那樣,認識到我們凡夫境界的存在不過是如夢如幻的存在,那麼如夢如幻的世間萬法在我們凡夫心中所顯現出的生滅性,恰恰說明了我們凡夫境界的存在並不真實。

因此,面對著一個如夢如幻的世界,它的生滅性使得我們堅信這個世界是如夢如幻。一個如夢如幻的存在,根本特徵是不存在,不需要在這樣一個如夢如幻的世界之外或之上去找一個神來創造它。

從這個意義上講,佛教里沒有基督教中創造世界的造物主,沒有創造世界可以成為這個世界第一因的這位神。因此,佛教從這個意義上講是無神論。

佛教是無神論宗教

從這個意義上講佛教是無神論宗教,指的是沒有基督教中可以創造世界、成為我們世界第一因的造物主那樣的神。

佛陀教法里沒有這樣的神。佛陀不是創造世界的神,佛陀是覺者。覺悟了什麼?首先就是覺悟了我們凡夫境界如夢如幻,覺悟了我們凡夫境界原本無生,覺悟了我們凡夫境界是以什麼都不存在為基本特徵的,也就是「空性」。所以佛陀只是覺者,不是創造世界的神。這就是佛教與其他有神論宗教的最根本區別。

宗教間的差異價值

這種宗教間的差異是價值的體現,一種文化的核心價值,應該體現於區別於其他文化的差異性上。那麼講佛法,要講佛陀教法的差異性,講區別於其他思想的不共性,這「不共」才是佛陀教法的核心價值體現。

弘揚佛陀正法時,我們不認同三教合一、五教一統、萬教歸一這樣的思想方法。我們不認同所謂不同宗教最後會殊途同歸的看法。如果一個人宣講佛法,而又認為佛陀的思想與其他的宗教思想最終可以殊途同歸,如果他是這樣來講法的話,一定是相似佛法,這是判別是不是相似佛法的重要判據之一。

如何判別「相似法」

為什麼?因為倡導三教合一、五教一統、萬教歸一,對凡夫境界的存在總是要做唯一性的理解,而這種渴望對凡夫境界做唯一性理解的思想前提,就是徹頭徹尾的凡夫實有見。總是講三教歸一、五教一統、萬教歸一,講所有宗教最後都會殊途同歸,這種思想方法是典型的凡夫見解。

為什麼?舉個簡單的例子。老王夢見了一隻老虎,對老王夢中的老虎,在不以為是夢、不知道這是夢的時候,在把夢中的這隻虎當作一隻真實的虎來理解的時候,一定就會問:這隻虎的媽媽是誰?而且更重要的是,不僅這隻老虎有媽,而且一定只能有「唯一」的媽,這一點很重要。

因此一定會得出一個結論:不同的人,在給這隻老虎找媽的時候,最終我們排除掉那些錯誤的媽,必定大家會歸於一個媽,一個真實的媽,真媽只能是一個。因此不知道是夢中的虎而以為這隻虎是真實,這就是凡夫的實有見,而這個實有見導致的結果,就是唯一性,就渴望對這隻老虎的媽媽是誰這個問題的回答,趨向唯一性。

所以,渴望對凡夫境界做唯一性理解,默認的思想前提就是實有見。不願意承認差異,不願意承認思想的不共,默認的前提,就是凡夫的實有見。依照佛陀的教誨,老王夢中的虎,它是夢中虎,原本就不是真虎,是假的,一隻根本不是真實的虎,根本就沒有媽;但是我們凡夫無明所障,不知道它是夢虎,以為是真虎,所以才去為它找媽,而且堅信存在著唯一的媽。佛陀告訴我們這是戲論。

推而廣之,從佛陀的觀點看,我們世間的種種學問,我們對世間的理解,僅僅是我們理解過程的產物。我們不要渴望對世間的理解得出一個唯一的結論,因為這個世界本身是虛幻的,它根本就不存在著唯一性,這也是要特彆強調思想的不共與差異性的重要性的原因。當然,我們強調思想的不共,佛教里叫「不一」,佛陀教法還要講「不異」。理解不了「不一」,就無法理解「不異」。對於「不異」,我們放到後邊去討論。

面對著世界呈現出種種差異的文化,佛教徒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比如說,佛教徒對其他宗教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佛教與其他宗教對世界的理解是全然不一樣的,因此就認定其他宗教的宗教徒為魔鬼,要消滅他們,可以嗎?不可以。

佛教徒不應該採取這樣的態度,佛教徒應採取的態度是什麼?寬容。佛法對其他不同的宗教信仰,要有一種極大的寬容。

兩種不寬容

我們講寬容,就要理解什麼是不寬容。在我們人世間,不寬容有兩種表現形態。第一種表現形態,就是當兩種思想存在著差異的時候,那就形同水火、激烈鬥爭,不是我消滅你,就是你消滅我。不同思想之間的思想衝突,表現為一種思想的不寬容。這種不寬容的形態,可稱為顯性不寬容。

其實我們人類思想,還有另外一種不寬容的形態,可稱為隱性不寬容。什麼是隱性的不寬容?明明兩個思想體系存在著巨大的思想差異,可是非無視這種思想差異、抹殺這種思想差異,非要把兩種完全不同的思想說成是同一種思想,殊途同歸的思想,三教合一、五教一統、萬教歸一。

把不同思想的差異性抹殺後,把它們歸一,認為這樣不同思想之間才能夠相互理解、相互尊重;這樣的貌似寬容,其實依然還是不寬容,是隱性的不寬容。這種不寬容是真正的不寬容,比顯性的不寬容是更嚴重的不寬容。

一方面承認了這個世界的實有,同時又看到了這個實有的世界有生滅的特點,那就一定會產生一個哲學問題:我們整個這個世界最初是怎麼生的?最終將會如何滅?我們整個人類最初怎麼生的?最終將是怎樣滅?這是一個很自然的問題。

真正的寬容

那麼什麼是真正的寬容?

真正的寬容,是在承認差異性的前提下,而又能夠尊重對方。既要承認差異,而又尊重對方。不尊重對方不是寬容,而抹殺差異才能尊重對方,依然還是不寬容的體現。

佛陀的教法倡導真正的寬容。其實在今天這樣一個信息、交通如此便捷的時代,在我們這個地球村裡,我們人類今天最需要的其實恰恰是寬容。

所以,佛教徒應該怎樣傳揚佛法?有兩條。

第一,要堅定不移地講佛陀教法的差異,講不共,而且完全可以在不同的思想、不同宗教思想之間做比較,而顯現佛陀教法的差異、不共,這是必須的。

第二,討論與其他宗教思想的差異、不共後,同時又要對其他的宗教思想寬容,要尊重對方。怎麼才叫尊重對方呢?第一,不和稀泥,佛教與基督教最後殊途同歸,這不是真正的寬容。第二,尊重對方,要體現在我們不用對對方思想的曲解甚至是有意歪曲對方思想、貶低其他宗教思想的方式,來傳揚佛教,不能這樣,這才是對對方的尊重。

當然,第三,更不能視其他宗教為魔鬼。作為一個佛教徒,在這一點上是非常自豪的,哪一點?就是在佛教的歷史上,佛教徒從來沒有在傳揚自己佛陀教法的過程中,以暴力的形式,以發動宗教戰爭的形式,來傳揚佛陀教法。佛教徒從來沒有發動過宗教戰爭,從來沒有因為自己的信仰而發動對別人的戰爭。佛教徒在歷史上從來沒做過這樣的事情,這是佛教徒應該引以為自豪的。

我們特彆強調佛教徒應該對其他宗教有一種寬容、尊重的態度。這種態度,不是虛偽,而是發自內心的一種真誠,這是佛教徒的寬容。為什麼佛教要採取寬容的態度?為什麼佛教會採取寬容的態度?這一點,我們在後續的課程中將進一步討論。

回到我們的主線。我們已經完成了佛陀二時教法理論體系的一個構建,即四重二諦。佛陀在二時教法中給我們凡夫說法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模式是二諦,我們把它構建成四重二諦,這四重二諦講完了。那麼提示大家一個重要的問題,四重二諦講完了,佛陀的二時教法講完了嗎?沒有。

前面的討論中,特別提到佛陀教法特別是大乘佛法,橫向的教法體系分為前後兩部分。前一部分佛陀重點幹什麼?重點在解構我們凡夫自以為的真實世界。佛陀想告訴我們,凡夫自以為的真實世界其實一丁點兒都不真實,概括而言叫「破增益」。

佛陀教法橫向體系的後一部分就是:通過前一部分的學習,有一些眾生已經被佛陀解構了,已經意識到凡夫境界的存在都是不真實的,甚至是根本不存在的,是空性,那麼佛陀給這些眾生講第二件事——什麼才是佛陀證悟的真實。這就叫「補損減」。佛陀二時教法中,四重二諦僅僅是佛陀二時教法的前一部分,重點在於解構,二諦是解構模式,是破增益。佛陀的二時教法,其實還有後一部分。這後一部分補損減,將在後邊的課程中學習討論。

(未完待續)

本文由凈名精舍

根據喜馬拉雅FM?於曉非《金剛經》導讀

第41講整理

上海玉佛禪寺開啟2020年讀經活動,日日精進。寺院微信平台每周二、周四推出《金剛經》講義,持續更新!信眾在家誦持《金剛經》,每天一部。有的信眾日常較忙碌,或已有安排其他經文誦讀,也可每周一部。

我們修學佛法就是走在

通往解脫成佛的路上

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

堅持不懈!

上海玉佛禪寺發起

專為發心誦持《金剛經》的同修

建立了打卡群

鼓勵大家日日精進

善始善終堅持聆聽

佛陀的諄諄教誨

修一切善法

共證如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上海玉佛禪寺 的精彩文章:

覺醒大和尚受邀參觀《鄉田同井 守望相助一一張國恩書畫作品展》
上海玉佛禪寺舉行2020年安全生產學習月防火安全知識普及學習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