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興風作浪的姑奶奶?30個娘們在一起,有啥好看的?

興風作浪的姑奶奶?30個娘們在一起,有啥好看的?

你?所?關?注?的 -?不?只?是?一 個?公?眾?號

2020.6.17?▏祝東風

甘北(ganbei1990)

大家好,我是木舒。

沒了熱搜感覺自己最近像個傻子

居然不知道《乘風破浪的姐姐》已經開播了

今天一早我就抓緊時間去看了

而這一看不得了

果然,小姑娘嬌柔做作的撒嬌賣萌已經吸引不了我了

看這群姑奶奶們明爭暗鬥、笑裡藏刀,才是真正的舒爽!

而我也發現了,這30個姐姐背後,可寫的故事太多了

所以我決定

從明天開始來一個「姑奶奶」系列

詳細敘述一下這群姑奶奶們背後那些不得不說的故事

而今天,就給大家做個預告吧!

然後我就滾去寫稿了!

保證精彩!明天大家一定要記得來看哦!

我是不相信《乘風破浪的姐姐》能播出來的。

就像兩年前的那部《淑女的品格》,網友們熱火朝天地點了陳數、袁泉、俞飛鴻和曾黎,故事情節都想好了,演員自己都轉發微博了,這麼久以來,卻一點水花都沒有。

觀眾越來越渴望看到,女性擺脫單調拖拉的情愛,搞事業、做自己,但至今也沒個像樣的影視作品,所以我一度認為,《乘風破浪的姐姐》無疑又是一場大型意淫。

沒想到,卻偶然在朋友圈裡看到了這樣一張截圖:

???

啥,真搞出來了?!

我趕緊去瞅了一眼,《乘風破浪的姐姐》竟然悄無聲息地上線了。

不得不說,芒果這次選人,選得真不錯。

30 以上的女星,選擇餘地其實非常多。楊冪、趙麗穎、angelababy……(排名不分先後)這些已經有著相當粉絲基礎的,自帶流量和話題的當紅女明星並沒有出現。

相反,裡面還有一些被認為「過氣」了的,逐漸邊緣化的,甚至我沒有聽過名字的女明星。

所以在看這個綜藝的時候,就特別容易有挖掘寶藏的快樂。

原來當年單曲循環的《畫沙》,就是這個叫袁詠琳的小姐姐唱的,不是譚詠麟,不是袁詠儀,她叫袁詠琳,唱歌很好聽;

原來黃聖依出過那麼多專輯;

原來之前能把人氣死的張乘乘(張萌)鋼琴彈得這麼好。

還有那些曾經喜歡過,後來又漸漸淡忘的女星,現在變得更美了,也更有味道了。

歲月對她們來說,根本不是「殺豬刀」,而像是一把精緻的刻刀,個性輪廓愈發清晰。

很多年前看《神話》的時候,白冰在我心裡,地位直逼劉亦菲,純白柔弱,一顧傾城。

現在的她,是一個美麗的單親媽媽,自信而有力量。

即使描述自己的離婚,也是平靜且知足的口吻,跟女兒合影時,臉上洋溢的笑容是那樣幸福。

大家都很喜歡的萬茜,為人向來低調。唯一引起較高討論度的一張照片,也是柔弱恬靜的樣子,看過的人無不感慨「驚艷」;

這次身著簡潔利落的小西裝,抱著吉他自彈自唱,聲線乾淨,眼神堅定;

《十八歲的天空》熱播時,我周圍男生的夢中情人,齊刷刷地換成了藍菲琳,可如今,看起來依舊少女感滿滿的金莎,卻大喇喇地說希望自己成為一個「親切的勵志的好阿姨」。

對我而言,「阿姨」簡直是點住我死穴的稱呼,每當出門在外,有小朋友喊我「阿姨」時,我就很不得把出生年月寫出來,貼在腦門上,看清楚好不啦,我95後啊!喊姐姐!

其實,貼在腦門上也沒用。

因為從生日上看,我也差不多到了被人叫「阿姨」的年紀……雖然如此,但心理上總是抗拒的。

好像「阿姨」這個帽子飛過來,我就正式步入了中年的行列。

很長一段時間裡,我都極度恐懼「變老」這件事。

在我心裡,「變老」就意味著妥協,和只增不減的皺紋妥協,和每況愈下的體力妥協,和越來越少的上升通道妥協。

想想簡直不寒而慄,年紀越大,就越像一株缺水的植物,乾巴巴皺巴巴緊巴巴,越來越不可愛。

我還和朋友感慨過,其實人活到30歲就夠了,這樣留給世界的,就永遠是最美的樣子。

可仔細想想,倘若我真的死在30歲,留給這個世界的,根本是我最丑的樣子!

因為失戀肝腸寸斷、茶飯不思;

因為同學的一個眼神,在內心編排出一部《甄嬛傳》;

買件衣服為省下五塊錢的零頭,和店主討價還價了兩個多小時;

……

好像任何一件小事都可以讓我苦惱,生活里隨便的風吹草動,我就四面楚歌惶惶不可終日,又窮又喪。

30歲之前的美雖然新鮮,但單薄而易碎;30歲以後的美,逐步向心理層面遷移,日漸豐厚。

慢慢認識到自己的局限,同時丟掉年少時的擰巴和自我懷疑,更加客觀地看待自己,充分地接受自己,積蓄著與生活對抗的力量。

所以,與其把年齡的增長定義為「變老」,倒不如定義為「成長」。雖然在任何階段,生活都不會一馬平川,但年年歲歲的,你會琢磨出一套與世界和平共處的法則。

姐姐們展示出來的法則,大概是歷盡千帆後的自信與悅己。

張雨綺就是一個特別自信的人,覺得只要出門就是自帶高光的。

看了那麼多姐姐的花式唱跳,她去表演一首《粉紅的回憶》,還順拐了四次,依舊是自信的;

拿到了X牌,即使隊員和網友都暗示這牌不行,她也是自信的,執著地認為這就象徵著「無限可能」,是好牌;

即使未來可能被淘汰,她都會自信地拎著行李箱走出去。

這樣的「蜜汁自信」,也造就了一個梗:

張雨綺:姐美嗎?拿智商換的。

還有人說,張雨綺就像一個美麗的白痴。

可這樣的「白痴」是何其聰明,又是多麼難得。

不委曲求全,不小心翼翼,洒脫又恣肆,所以大家才會一邊笑說張雨綺的「白痴」,一邊又欣賞和羨慕著她的「白痴」。

自信和悅己的精神內核,可以抵禦來自外界的諸多傷害,也可以讓一個人,真正的快樂起來,這一點,吳昕給我的感受頗深。

我現在還記得,去年看《我家那閨女》的時候,吳昕臉色灰暗地坐在椅子上,流著淚和好友傾訴自己的不自信與挫敗,好像做什麼事都是錯的。

尤為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她每天吃的保健品,從種類到數量都令人咋舌。

各種各樣,幾乎吃得比飯還多,一顆接一顆地往嘴裡塞。

那已經不是保健的程度了,很多人都在擔憂,這麼「病態」的吃法,會不會對她的身體產生影響。

也有幾個專家出來說了一下,建議不要同時服用那麼多保健品,否則會加重腎臟負擔。

其實,我能理解她的。

她應該是怕老的,更怕還沒做出過什麼成就,突然就老了。

就像她在《浪姐》里說,大家對她的印象都停留在「快樂家族」的一員,公司給出的人設又是可愛,所以這麼多年了,誰也沒意識到她已經長大了。

我也是猛然驚覺,那個在《快樂大本營》安靜微笑的小姐姐,今年已經37歲了

變老這件事本身並不可怕,但碌碌無為的變老,那種沉重感能把人壓垮。

看吳昕的訪談,你會發現她從來都是不自信的,而且很擅長通過「自嘲」的方式,進行自我否定。

有些人的「自嘲」是把矛盾化解掉,她的「自嘲」,更像是加深了心裡的壁壘。

越自卑就越是什麼都做不好,越做不好就越是自我否定,這是一個無解的死循環。

向來只在《快樂大本營》營業的吳昕,終於向外邁了一步,接了影視劇——由黃磊主演的《深夜食堂》。

但是她嘟嘴瞪眼的浮誇式演技很快就迎來大面積群嘲,那張吃面的表情包更是廣為流傳,淪為笑柄,影視之路好像還沒開始就要結束。

其實,吳昕向來為人所詬病的「業務能力」真的沒問題,所有她單獨主持的節目,都收穫了不少好評。邏輯清晰,控場能力也強。

所以大的問題還是出在心態上。就像她自己說的,在強者如林的湖南衛視,她總覺得自己實在是太渺小了。

△跨年晚會,因節目被砍,吳昕幾乎要當場哭出來

沒有想到,僅僅時隔一年,再看吳昕,她好像完全變了個人。話變多了,和人之間的交流也更加自然,甚至會在候場時主動站出來cue流程,幫助大家更順利地登台。

其實,她能來參加這個節目,本身就已經在做自己的道路上,向前邁了一大截。

要知道,吳昕在《快樂大本營》中的人設,永遠是唱歌走調、四肢不協調的,她的唱跳在很多情況下,只是作為活躍節目氣氛的笑點出現。

這一次,她直面自身的弱勢,努力去訓練,從唱歌到舞蹈到表情管理,然後在舞台上自信地展示出來。

這樣的吳昕眼裡有光,也真的很美,誰能不在看到她的收場動作時,大喊一聲「東北赫本」?!

不止是吳昕,幾乎每個光鮮亮麗的姐姐,都經歷過疼痛的蛻變。

鄭希怡在事業的高峰期,因參加應采兒生日時墜樓,被樹枝插穿肺部,頸椎有兩節移位,昏迷了整整兩天才脫離生命危險,出院後很快接受男友求婚,從此淡出娛樂圈;

現在看起來「高高在上」的黃聖依,曾經還接拍過《男人裝》,「玉女形象」嚴重受損,本來她是有很大機會憑藉《功夫》,在金馬獎拿最佳女配或最佳新人的,但為了「回敬」黃聖依的單方面解約,星輝公司直接把她的名字拿掉了;

阿朵在最火的時候大病一場,「差點死掉」,足足躺了半年多,身體才逐漸好轉,但再難延續昨日光輝。

……

高光只是乍現,起起落落才是人生常態。經歷過傷病、背叛甚至是生死考驗的姐姐們,早已學會把自身感受放在第一位。

在姐姐們候場的時候,我們看到了躺倒一片的姐姐們,到處溜達的姐姐們,還有請導演投食的姐姐們。

萬茜笑著感嘆道:「姐姐們真是不穩,到處亂走;小姑娘肯定乖乖地坐在這兒,導演喊你怎麼樣就怎麼樣」。

那可不咋滴,用寧靜的話來說,要是這把歲數了還要看人臉色,「那我這幾十年白乾了?!」

故而,《乘風破浪的姐姐》,民間又稱《興風作浪的姑奶奶》。

就連《中餐廳》的霸道總裁黃曉明,也搖身一變為姐姐們的端水達人,說著好話陪著笑臉,在鋼絲繩上戰戰兢兢地爭取著自己稀薄的生存空間。

雖然卑微的黃曉明反覆強調,這些姐姐都已經在各自領域取得相當不錯的成績,希望評委老師打分時手下留情,否則會給她們造成很大的打擊。

但在我看來,曉明哥可能多慮了。

這不,杜華剛給了丁當一個不科學的分數,丁當看完節目後馬上就開撕了:「如果這就是你的成團標準,請你儘早將我淘汰!」

姐姐們怕誰?姐姐們誰都不怕!

還擔心打擊到姐姐?門兒都沒有!

你算哪根小白菜,憑什麼來評審我?

這才是30 的女性們,該有的自信!

THE END

作者簡介

甘北

好書推薦

無數家長一個無可迴避的殘酷現實就是:其實到了初中考不上高中,就是被數學拖後腿!

被譽為「數學天才」的陳景潤在少年時的幾次考試中成績並不理想,他數學老師向他推薦了一套叫《數學四書》的經典啟蒙讀本。

這件事對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使他對於學習數學越來越有訣竅、有方法,為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想讓自己孩子的人生「開掛」,提升孩子的數學思維能力勢在必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針見 的精彩文章:

參加完一場酒局後才知道,工作也有「左右之別」
因一篇作文跳樓的10歲女孩,打得是應試教育的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