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300萬美元也不願拍《百年孤獨》,馬爾克斯:懂它的導演已去世

300萬美元也不願拍《百年孤獨》,馬爾克斯:懂它的導演已去世

2019年3月6日,Netflix在官方上宣布已經取得了《百年孤獨》的影視改編權。《百年孤獨》從1967年首次發行到影視授權竟然走過了漫長的50年。相比於其他著作的影視改編效率,《百年孤獨》竟然"延誤"了如此長的時間,原因竟然是馬爾克斯自己。

小說的作者,被公認為20世紀最具影響力的作家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在2014 年4月去世,他生前一直在阻撓《百年孤獨》拍成影視劇,經紀人曾經開價100萬美金,想以高價打消影視公司的念頭,後來《巴黎評論》願意出資100萬美金,馬爾克斯又"坐地起價"到300萬美金。

馬爾克斯說:"只要我能阻止,就不會發生。我喜歡在讀者和作品之間保留一種私人關係。"在馬爾克斯生前,這部小說如他所願一直沒有被拍成影視劇,半個世紀之後,馬爾克斯的兩個兒子為了父親的傳世之作一起出任劇集的製片人,但這還是違背了馬爾克斯的意願。

就算用上最頂級的演員,最頂尖的特效團隊,都沒有辦法拍出馬爾克斯心目之中的《百年孤獨》。因為在馬爾克斯心中,唯一能拍出《百年孤獨》的只有導演黑澤明,而黑澤明的早逝,讓馬爾克斯心中永遠留下了遺憾。

馬爾克斯:我和電影像不睦的夫妻

馬爾克斯並不是不喜歡電影,他和電影的緣分很深,從小他就對電影十分痴迷,甚至還專門來到義大利羅馬電影實驗中心學習過,他曾是拉丁美洲新電影基金會的主席。

馬爾克斯很少接受採訪,1987年,有報媒採訪他,他說做導演是他少年時的夢想,但他永遠不會去導演電影,因為導演是最艱難的工作,他直言自己會是一個"失敗的電影導演"。

(《霍亂時期的愛情》劇照)

馬爾克斯為50多部電影寫過腳本,甚至作為演員親自出演客串了一些電影。在《百年孤獨》獲得諾貝爾獎之後,馬爾克斯聲名大噪,他的劇本也被追捧起來,很多被搬上了銀幕。除了《百年孤獨》之外,馬爾克斯並不排斥其他的作品呈現在熒幕之上。比如2007年《霍亂時期的愛情》和2011年的《苦妓回憶錄》。不過馬爾克斯是對自己作品極度負責的作者,他欣賞電影,但是用電影去表達自己的作品,他始終是嫌棄的。

在《一樁事先張揚的兇殺案》剛剛開始拍攝的時候,導演聯繫上了馬爾克斯,馬爾克斯明顯不耐煩:"不要把劇本拿給我看,不然你們就不要拍下去了,因為我們會因為立場不同而爭論不休。"作為書籍的創作者,馬爾克斯明白自己對於藝術和作品的理解和導演肯定是水火不相容的。

馬爾克斯在小說上是少有的天才,他也竭力想要參與到電影創作之中,而實際上他並沒有在電影上得到什麼收穫,自黑是"半吊子"。馬爾克斯將電影比作了情人,把小說比作自己的妻子。還有一次,他這樣說:"我和電影的關係……就如同一對不睦的夫妻。也就是說,沒有電影,我無法生活,可有了電影,我簡直又活不下去。"

正因為對電影的了解、熱愛和懷疑的矛盾情緒,馬爾克斯對小說改編影視劇慎之又慎,他的《百年孤獨》一直沒有出現在銀幕上。因為馬爾克斯這一生,只認定一個人可以拍出他的作品——日本著名導演黑澤明。

馬爾克斯和黑澤明:跨界的巔峰對話

黑澤明從26歲進入電影圈,一生為68部電影寫過劇本,導演了31部電影。在世界電影史上,黑澤明的地位顯著,被西方媒體譽為"電影界的莎士比亞",他的作品之中充滿了強悍的力量和人性的光輝。作為日本電影的天皇級人物,黑澤明影響了後來無數的電影人,其中就包括了我國著名的鬼才導演徐克。雖然徐克在電影的表達上和黑澤明有許多不同,但在東方美學的表達上,徐克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向黑澤明致敬。

對黑澤明的電影,馬爾克斯一直懷著巨大的好奇心,兩人是不同領域的頂尖人物,在創作上似乎有種冥冥中註定的心心相惜。1990年10月,馬爾克斯在日本東京見到了黑澤明,兩人相見恨晚,聊了整整6個小時。從此以後,馬爾克斯認定了只有黑澤明才能導演《百年孤獨》,只有黑澤明才能詮釋這百年的家族歷程。

馬爾克斯公開表達,只有黑澤明才能將《百年孤獨》拍成電影。他這句話說了沒幾年,黑澤明就去世了,他再也沒有找到覺得合適的導演,《百年孤獨》改編電影一事就此擱置。

有人說,《百年孤獨》的小說和電影之間,馬爾克斯是最大的障礙。馬爾克斯和黑澤明生活在同一個時代,是兩位知己的幸事,卻也是憾事。馬爾克斯錯過了黑澤明,就成了終身的遺憾。

傳世之作,影視化難上加難

馬爾克斯希望《百年孤獨》一直存在在讀者心中,讀者們可以將書中的人物想像成自己身邊的朋友和家人。而一旦故事被搬上了熒幕,就一定會產生影響,形象固定化,馬爾克斯認為,這樣會破壞了小說的價值。

《百年孤獨》如果拍成電視劇會變成什麼樣,這樣龐雜的劇情應該如何表達?去年,《百年孤獨》影視化的消息剛剛放出來的時候,叫好的聲音和鞭撻的聲音同時出現,經過半個世紀,這部世紀之作終於要呈現出來,一部分讀者自然是興奮的,而大部分讀者堅持認為影視無法拍出小說的精髓。

因為《百年孤獨》的寫作故事跨度百年,如何去還原馬孔多那魔幻現實主義的氛圍,以及縈繞在布恩迪亞家族七代人身上的孤獨?馬爾克斯之所以認為只有黑澤明才有這個能力拍出《百年孤獨》,是因為黑澤明在時間跨度問題的處理上有著過人的手段。《百年孤獨》的改編需要極其注意細微的節奏,其中一個節奏拿捏得不準,整個電影的格調就會降低。畢竟《百年孤獨》可不是一般的文學作品。

《百年孤獨》的恢弘和內涵是倚靠著文字的想像達成的,靠畫面來詮釋始終難以企及。曾經無數好萊塢和歐美的大導演煞費苦心勸說馬爾克斯,他都沒有同意。

馬爾克斯的兒子說有期待又不無遺憾:這個舉動意味著翻開了一個新的篇章,同時也意味著合上了一個章節。

文學的魅力在於想像,而影視劇的魅力在於對視覺和聽覺的衝擊。文字是雋永的,而銀幕如煙花般燦爛,這本來是兩種不同的藝術形式。

莫言說,一本《百年孤獨》他讀了20年。

2011年,《百年孤獨》時隔20年在中國正式出版,首發式就安排在北京大學百年講堂之中,首發式邀請了被譽為"中國的馬爾克斯"的莫言前來演講,他坦言,研讀《百年孤獨》他花費了20年。從剛剛開始從朋友那裡聽說,月工資只有七八十元錢的莫言,花了1.6元買了一本書,看到第一頁的時候,莫言就驚為天人,並且嘗試模仿馬爾克斯的敘事方式。馬爾克斯是莫言從沒有見過面的老師、大師!因為受到的影響太過深刻,莫言直言自己這麼多年"始終在和馬爾克斯搏鬥,很痛苦"。

同樣深受馬爾克斯影響的還有賈平凹,他說:"讀了馬爾克斯的書,就永遠記住了《百年孤獨》四個字。"

馬爾克斯的《百年孤獨》是一部再現拉丁美洲歷史的鴻篇巨製,一個虛構的馬孔多小鎮,一家七代由盛轉衰的百年歷史。他們的命運和拉丁美洲近百年來的動蕩歷史和社會風貌密切相關,歷史的命運和人物的命運交織,內戰、黨派爭端、帝國主義的掠奪、大屠殺……這些沉痛的歷史篇章,成為流淌在文字中的不朽血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心安歷史說 的精彩文章:

俗語稱:「有福之人六八月,無福之人正臘月」,孩子出生月份有講究嗎?
中國四大名錦之首南京雲錦,乾隆朝織工30萬,建國時傳人僅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