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奶奶是不是真心疼愛孩子,這幾個表現很明顯,全中的就偷著樂吧

奶奶是不是真心疼愛孩子,這幾個表現很明顯,全中的就偷著樂吧

真正愛孩子的奶奶能做到非溺愛式「隔輩親」,讓孩子的身心發育回到一個正向的軌道上。

執筆:王艷微

編輯:劉一之

定稿:蘇子後

隔輩親,是一種普遍的現象。很多老人會說,我非常疼愛我家的孫子、孫女,恨不得把世界上好東西全給他,但不得不提的是,爺爺奶奶本能的偏愛有時候也會成為爸媽育兒路上的一大阻力。

本文配圖均源網路,圖文均無關

案例

壯壯媽媽最近和婆婆鬧得有些僵,主要是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出現了分歧:

她和老公開了一家小餐館,平時生意不錯,但由於比較忙,家中兒子無人照顧,倆人經過一致協商,決定請婆婆「出山」。

這一天,壯壯媽媽難得休息一天,她體諒婆婆平日里伺候孩子太辛苦,於是主動包攬了帶娃的任務。

到午飯時間,她精心準備了一頓美味的飯菜,結果孩子剛吃一口就直接吐了出來,而且還哭著鬧著不要吃飯,甚至一把打掉了飯碗。

壯壯媽媽脾氣頓時發作了,剛教育了一句孩子,結果婆婆就走了過來,數落了她幾句,並去廚房重新給孫子添了一碗飯,還往飯里加了一勺白糖。

壯壯媽媽跟婆婆說孩子還這麼小,不能吃太多的糖,可奶奶卻回答道,「寶寶想吃,不加他就不吃飯啊,這樣身體怎麼受的了,由著他去吧」。

壯壯媽媽聽完之後,立馬對著婆婆說:小孩子不能慣,不然長大之後就毀了,結果婆婆卻不以為然,婆媳也因為這事鬧得不可開交。

生活中其實不乏這種溺愛孩子的老人,但是,中國有句古話,慣子如殺子,縱容溺愛孩子,遲早有一天,要為孩子的行為買單!

溺愛孩子的影響?

1、養成「公主病」

過分溺愛孩子會讓他養成「公主病」的性格,經常以自我為中心,認為什麼事都應該聽自己的,凡事都要滿足自己。

如果一旦受到別人的批評,就會接受不了,而這類人往往抗壓能力比較差,長大以後可能很難抗住外面的風風雨雨,對個人未來的發展極為不利。

2、養成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巨嬰」

過分溺愛孩子,什麼都願意代勞,慢慢的孩子就會養成依賴人的性格,不論遇見什麼事想到的就是找家人幫忙解決,而不是自己思考找到解決辦法。

甚至還會喪失自理能力,之前上過熱搜的一個「清華男孩」,學習成績非常好,但是生活卻不能自理。如果,有一天家長無法為他們代勞,他們又該如何生存呢?

3、養成典型的「窩裡橫」

過分的溺愛孩子,更容易養成孩子在家威武,在外柔弱的性格,俗稱「窩裡橫」。

在家時可以撒潑打滾,呼風喚雨,因為有寵愛自己的父母和溺愛自己的爺爺奶奶,可以在家當一個「小霸王」。

但到了外面因為沒有人會遷就孩子,更不會有人心甘情願為其付出一切,他們心理難免有落差,在與人交往時軟弱無能,發揮不出「功力」的十分之一。

經常聽見有人說「隔輩親,打斷骨頭連著筋」,實際上,很多老人打著疼愛孩子的「幌子」傷害了娃。那麼真正疼愛孩子的奶奶們都是怎麼做的呢?

奶奶是不是真愛孩子,這幾個表現很明顯

1、捨得教育孩子,但也懂得分寸

慣子如殺子,真正疼愛孩子奶奶並不會一味地溺愛孩子,並不會孩子想要啥就買啥,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在孩子做錯的時候進行教育和及時糾錯。

更重要的是不會在父母教育孩子的時候,因為疼愛孫子、孫女而插手或阻攔,即使當時爸媽的教育方式不對,也會單獨找父母溝通,而不是當著孩子的面責怪家長。

2、不偏心,男女平等

很多老一輩的人思想觀念傳統,會重男輕女。而真正愛孩子的奶奶絕對會一碗水端平,不會出現因為是孫子就多疼愛一點,是孫女就少照顧一點的情況。

成長期的孩子由於人生觀、價值觀都還沒有形成,通常都需要家長來引導。尤其是童年的觀念對孩子的影響深遠。之前大火的電視《都挺好》裡面的蘇家三兄妹,就是重男輕女觀念的受害者。

3、不會挑撥孩子與父母的關係

有句話很多爺爺奶奶經常說,那就是「爸爸媽媽不要你了」。

尤其是在奶奶單獨帶娃時,會跟孩子說,爸爸媽媽都去上班了,不要你了,只有我要你,也許老人只是逗他玩。殊不知,這句話的殺傷力很大,會讓寶貝覺得父母真的不愛自己,不要自己了,甚至還會怨恨爸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母嬰參考 的精彩文章:

幼兒積食後,身體會顯現這些「異常」,細心家長秒識別、巧應付
人到中年要不要生二胎?兩位寶媽的經歷對比,揭露不同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