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實驗老鼠能長時間冬眠,人類太空冬眠旅行指日可待?

實驗老鼠能長時間冬眠,人類太空冬眠旅行指日可待?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6月18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科學家對老鼠大腦進行了一些調整,使它們進入一種類似冬眠的深度睡眠狀態,可持續一周時間,該發現在太空探索領域引起很大的轟動。幾十年以來,專家們一直認為,冬眠是人類實現太空長途旅行的唯一方式。


  人類會是下一個太空冬眠者嗎?

  長時間睡眠(僅僅是睡眠)是很容易實現的,但是睡眠與之不同,冬眠狀態下生物體需保持睡眠新陳代謝和健康體溫,這兩種過程能使清醒的人保持良好的生活狀態。在一篇最新研究報告中,日本研究人員詳細描述了一種「下丘腦神經迴路」,它能使老鼠進入深度、長期睡眠,並誘導體溫和代謝降低。


  科學家發現通過觸發老鼠大腦中的「Q神經元」,可讓老鼠進入一種類似冬眠的長期低溫和代謝不足狀態,但他們並不確定人類是否有類似的Q神經元,但這項研究是探索冬眠太空旅行方案的第一步。


  研究小組現已在老鼠身體進行此類實驗,但關鍵問題在於人類和老鼠的生理方式不同。冬眠老鼠經歷的「麻木狀態」是一段生物誘導的休息時間,但是正常情況下老鼠和人類都沒有經歷過該狀態。人類Q神經元只需適應實現冬眠的條件即可,研究人員指出,冬眠生物體新陳代謝一定會減緩,心率變慢,體溫下降。


  冬眠狀態下的老鼠體溫下降16%,從97華氏度(37攝氏度)下降至81華氏度(27攝氏度),即使老鼠體溫下降到21攝氏度,仍能具有健康的生物學功能。


  目前,誘導性降低體溫應用於人類某些醫學條件,但通常這是治療人類絕症患者的唯一選擇,這更像是為病人「凍結時間」,延緩不可逆轉的傷害,而不是簡單地打發時間,直到環境處境好轉。


  長途太空旅行產生巨大的後勤難題,科學家仍不確定宇航員在冬眠狀態下如何安全導航,雖然冬眠會讓部分太空旅行變得更容易,但太空旅行還會遇到各種問題。例如:如果人類前往半人馬座阿爾法星,則需要100年時間,那麼這艘飛船將是一艘世代飛船,飛船上的人類必須生育後代,確保太空旅行後繼有人。大多數專家認為,太空環境下成長對於任何孩子而言都是非常糟糕的事情。


  宇航員長期深度睡眠可避免長期太空旅行帶來的「世代危害」,但他們仍然需保護自己免遭外太空的宇宙輻射。Space X公司總裁埃隆·馬斯克(Elon Musk)稱,對於宇航員來講,使用核推進系統比高輻射太空旅行的安全性更高。


  事實上,最理想的長途太空旅行方案是結合冬眠、高速旅行和某種輻射保護。(葉傾城)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新小鼠模型助推藥物和新冠疫苗研發
楊振寧:理論物理的工作是「猜」,而數學講究的是「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