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孩子因心情不暢而哭鬧,父母應多理解和寬容,並用五招正確處理

孩子因心情不暢而哭鬧,父母應多理解和寬容,並用五招正確處理

文/卡卡媽聊育兒,原創內容。

前段時間,我家樓下搬來了一家三口:一對年輕的夫妻和他們那兩三歲的女兒。她們的女兒白白胖胖的,很可愛。不過特別愛哭,自從他們搬來了以後,我們隨時都能聽到那小女孩的哭鬧聲。

因為平時經常碰面,慢慢地我和他們家的女主人便熟悉了。今天她告訴我說,她女兒從小就很愛哭,一遇到什麼不順心的事,或者想要什麼東西,就又哭又鬧的,而且脾氣還特別倔,一旦哭起來,勸她、打她、罵她都沒用的,只有達到了目,她才會停止哭鬧。

所以,她說很多時候,她都覺得自己很無能,連一個兩三歲的小女孩都搞不定,平時女兒哭鬧的時候,她除了和女兒一起抓狂之外,根本不知道應該怎樣處理。

孩子哭鬧的原因

我告訴她,其實孩子哭鬧是很正常的,他們在不舒服,或者遇到不順心的事情時,都喜歡用哭鬧來表達自己、發泄情緒。我們只要找出他哭鬧的原因,再根據原因處理就行了。

一般情況下,孩子哭鬧有以下三種原因:

一、生理原因 這種原因,比較容易發生在年紀較小的孩子身上。因為他們小,不懂得用語言來表達,所以無論是拉尿了、餓了、困了、渴了等,都會哭鬧來提醒父母。

二、病理原因 孩子身體出現不適、或者撞到了頭,摔了跤等等,只要他覺得難受、不舒服,他也會哭鬧的方式,向大人求助。

三、心理原因 這種原因通常會出現在稍大一點的孩子身上,孩子兩歲後自我意識便開始發展了,當他的自我意識和現實發生了衝突,他又不知道怎樣用語言來表達,便會用哭鬧來發泄自己的情緒。

對於孩子生理和病理的原因而產生的哭鬧,父母大都很理解,因為很容易感同身受。然而,對於孩子心理因素形成的哭鬧,很多父母就沒有耐心了,認為孩子那是在無理取鬧。其實,對於孩子心理因素引起的哭鬧,父母更應該給孩子多一些理解和寬容。

孩子哭鬧,父母應「對症下藥」

孩子因為心理原因哭鬧,父母要冷靜地應對,不要強行制止孩子,或都恐嚇孩子。孩子哭鬧,肯定有他自己的理由,父母的正確做法,是找出孩子哭鬧的理由,再去解決。當然,如果孩子的哭鬧是無理取鬧,父母要堅持拒絕。

具體應該怎樣處理呢?大家不妨參考卡卡媽的建議:

一、孩子因對自己不滿而哭鬧

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情形:兩歲的孩子想自己喝酸奶,可是卻怎麼都掀不開蓋子;三歲的孩子要自己穿鞋子,可是卻總是穿不好……

很多孩子在努力試了多次,卻還達不到目的時,就會大發脾氣,甚至大哭大鬧了。這時,如果父母幫助他的忙,他會哭鬧得更厲害。

卡卡媽建議:孩子很想做某件事證明自己的能力,可是卻做不到時,他會非常心急,還會為自己的無能而生氣,並用哭鬧來發泄情緒,這是可以理解的。

遇到這種情況時,父母不要制止孩子,而是尊重他,讓他用自己的方式去釋放心裡的不滿和壓力。父母可以靜靜地在旁邊看著他,陪著他;當然,也可以走開一會兒,讓他自己發泄,等他發泄完了再回來安撫他。

二、孩子因為害怕而哭鬧

有的孩子比較膽小,例如看到天色變黑就害怕,非要粘著父母,父母一走開他就哭鬧;有的孩子對聲音特別敏感,只要聽見大一點的聲音就會害怕,打雷、放鞭炮等響聲,他都會被嚇得直哭。

卡卡媽建議:遇到這種情況,父母應該及時給孩子安全感。例如,孩子聽到響聲害怕,媽媽可以馬上抱起她安撫,然後告訴他,聲音是怎樣發出來的,以便緩解他的害怕心理。

孩子害怕天黑,那麼爸爸可以給他講述黑夜形成的原因,讓他明白黑夜和白天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孩子理解了黑夜和聲音的形成原理後,他便不會再那麼害怕的了。

三、孩子因為焦慮而哭鬧

有的孩子特別認生,例如,媽媽帶孩子去外婆家住幾天,孩子卻不適應,整天哭鬧,這是因為孩子對新的環境產生的了焦慮的心理;媽媽需要把孩子交給奶奶帶,但是孩子卻非常抗拒,這是因為孩子擔心媽媽離開而焦慮;這些都是很正常的現象。

卡卡媽建議:孩子因為焦慮而哭鬧,父母不要著急,更不要站在成人的角度來看待孩子。而是要把注意力放在孩子身上,幫助孩子減少焦慮。

例如,孩子對新環境感到焦慮,媽媽可以想辦法陪孩子做一些他感興趣的事情,來分散他的注意力;孩子因為擔心媽媽離開而哭鬧,媽媽可以多花些時間陪伴他,並用行動讓他明白,媽媽離開只是暫時的,很快便會回來的了。

四、孩子受了委屈而哭鬧

孩子都喜歡和同齡人一起玩,不過孩子們聚在一起,發生些小打鬧、小矛盾等等,是很正常的。如果孩子在和別的小朋友一起玩時,因為心愛的玩具被別的小朋友搶去玩了而哭鬧,媽媽千萬不要責怪孩子小氣、不大方,不懂禮貌。

卡卡媽建議:孩子受了委屈,媽媽要做的,就是及時安慰孩子,緩解他的不良情緒,例如在語言和行動上,對孩子表示理解和同情。

媽媽可以抱抱孩子,並對他說:「寶寶很傷心、很生氣對吧?」讓孩子明白,媽媽是他堅強的後盾。等事情過後,媽媽再和他一起分析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情,應該怎樣處理就可以了。

五、孩子因任性、得不到滿足而哭鬧

孩子咳嗽,但是卻非要吃雪糕,不讓他吃,他就哭鬧;外面在下著雨,孩子卻非要去公園玩,不帶他去他就哭鬧……

對於孩子這種因為不合理要求得不到滿足而哭鬧的情形,父母要態度堅持地告訴他:「不可以」;而且要讓也知道,哭鬧是達不到目的的。

卡卡媽建議:如果孩子太任性,非要滿足自己的不合理要求,那麼,父母可以選擇冷處理:自己該幹什麼就幹什麼,不理睬他,等他明白父母是不可能滿足他的要求的,他自己就會停止哭鬧了。

這種時候,父母千萬不能因為心軟而妥協,如果妥協了,孩子可能以後就會經常用這種任性的方式來要挾父母了。

結語:孩子哭鬧,其實是父母與他交流情感的重要時機,這時,父母要想辦法讓孩子認識自己的情緒,接納自己的情緒;父再教孩子一些正確表達情緒和發泄情緒的方式,讓他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

各位朋友,你們覺得卡卡媽的說法有道理嗎?歡迎在評論區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寬容型父母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