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孩子總唯唯諾諾怎麼辦?警惕他陷入討好型人格的坑,父母別大意

孩子總唯唯諾諾怎麼辦?警惕他陷入討好型人格的坑,父母別大意

之前熱播的一檔綜藝《奇葩說》有一期邀請了天才少女作家蔣方舟,這位9歲出詩集,清華大學破格錄取的才女,一直是國內文壇炙手可熱的人物。在節目上,她關於自己性格的一番剖析與自白引起了人們極大的共鳴。蔣方舟表示她從小就過得不快樂,因為她根深蒂固的討好型人格,讓她在生活以及感情上處處碰壁。網友們也紛紛表示自己從小到大也深受討好型人格的困擾,自己不開心卻又無法擺脫。那麼討好型人格究竟是什麼呢?

一、什麼是討好型人格?

討好型人格的人通常非常在乎他人的感受,在無意識中就會去迎合和討好別人,而忽略了自身的感受。在與人相處時他們特別害怕被人討厭,對待他人總是小心翼翼,而他們越是在乎的人,這種現象就越是明顯。當他人對討好型人格的人表現出不滿或者是不喜時,他們就會感覺非常的懊惱和焦慮。

日本經典老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就講述了一個關於討好型人格孩子悲劇般的一生。

在松子還很小的時候,她就明確的感覺到父親更疼愛妹妹,幾乎把所有的關愛都留給了妹妹。為了引起父親的關注,最後松子甚至只能通過扮丑、扮鬼臉的方式來博取父親的歡心。但最終她在成年後還是被自己的原生家庭所驅逐,此時松子的討好型人格已經完全定型,這也就註定了她後面人生的悲劇基調。

在松子的感情與職場生活中,她總是遇人不淑。但是由於她的討好型人格,即使對方的要求很過分,她還是會讓自己盡量去滿足別人的要求。松子極度缺乏安全感,比起被他人利用或欺騙,她更害怕這些人離她而去。松子一次次的選擇委屈自己,然而身邊的人卻都拋下她離她而去。最終在松子53歲的時候,她選擇了孤獨的離開這個世界。

從松子的一生我們可以看出,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在人生道路上是多麼的坎坷難行。在生活中如果孩子不小心變成了討好型人格的孩子,這會對他的人生產生極大的影響。

二、孩子成為討好型人格會有哪些危害?

1.自我懷疑。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往往非常的敏感,他人釋放的一些不滿情緒都會讓孩子很敏銳的捕捉到。但是這樣的認知會讓孩子覺得自己很沒有用,總是成為別人的拖累,當這種感情集聚到一定程度時,孩子甚至會認為自己的人生是沒有意義的,自己的存在是沒有價值的。就像電影里的松子一樣,當她離開這個世界時還留下了一句話——"人生在世,我很抱歉"。由此可以看出來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始終會對自己的自我價值進行否認。

2.無法拒絕他人。

其實討好型人格在生活中非常常見,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老好人"。老好人們往往對大家的要求有求必應,即使這樣的要求會傷害到自身的利益,也會盡量去滿足他人。這樣對他人無底線的配合,往往換來的並不是他人的感激,而是他人的理所當然。這樣的孩子會一輩子活在他人的眼光之中,完全沒有了自我。

3.缺乏安全感。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往往非常缺乏安全感,總是害怕身邊的人會討厭自己,整日活在這種恐懼之中。這樣的孩子大多數都沒有得到過父母真正的疼愛,往往是在父母嚴厲或冷漠的管教下成長起來的。在他們的認知當中,只有討好他人、迎合他人才能擁有"被愛"的資格。

4.沒有主見。

討好型人格的孩子長大後往往會成為一個沒有主見的人。因為他們在需要發表意見時,往往都會選擇隨波逐流,聽從他人的安排,這就導致孩子會慢慢的放棄自己的自主思考能力,變得人云亦云。孩子長大之後面對自己的生活以及工作也會表現的不敢爭取,最終泯然眾人。

既然討好型人格有這麼多的危害,那麼家長們一定非常擔心,要如何引導孩子才能避免孩子成為一個討好型人格的人呢?

三、家長要如何正確引導孩子,避免孩子成為討好型人格呢?

1.學會傾聽。

很多時候孩子之所以會去選擇通過討好的方式博得家長關注,就是因為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缺少對孩子的觀察與溝通。家長們應該學會放下自己作為家長的權威,和孩子平等地進行交流。了解孩子最真實的內心想法,這樣才能避免孩子產生敏感自卑的心理,將討好他人作為與他人溝通的手段。

2.讓孩子擁有說不的權利。

其實並不是所有的孩子天生就是討好型人格,而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一再被忽略,一再被拒絕養成的這種性格。所以在家長們的育兒日常中,不要試圖讓自己的權威凌駕於孩子的選擇之上,認為自己是孩子的父母,就對孩子擁有絕對的控制權。孩子學會說不,才是自我意識覺醒、自我認同的第一步。只有擁有清醒的自我認知,孩子才能避免走入討好型人格的誤區。

3.避免"快捷式教育"

很多家長在生活中面對孩子的疑問,總是會回答"小孩子懂什麼,你長大了就會明白了""讓你做你就做,哪來那麼多為什麼"。這就是典型的快捷式教育,讓孩子只是被動的承受這個事情的結果,卻不解釋這件事情的緣由。慢慢孩子就會養成對他人的命令不假思索執行的性格,這是討好型人格的典型表現。所以家長們在日常的教育中應該耐心的為孩子所有的困惑進行解答,不要圖一時的方便,而在孩子的心裡留下了討好型人格的種子。

孩子在幼年時期與父母的相處模式,將決定他未來一生與人交際的方式。而一個人的自我認知,往往也與幼時父母對自己的評價息息相關。所以家長們在孩子的幼年時期,應該對孩子進行耐心的引導,這樣才能使孩子身心健康的成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寬容型父母 的精彩文章:

孩子因心情不暢而哭鬧,父母應多理解和寬容,並用五招正確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