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先秦「中國、中庸」實為「國中、庸中」的倒裝,以此為例談《周易》的「中」

先秦「中國、中庸」實為「國中、庸中」的倒裝,以此為例談《周易》的「中」

淺談現今《周易》注釋中的問題,及應如何註解其成為老少咸宜之作

在先秦文獻中,有許多倒裝句,《周易》中也是如此。

倒裝句:為了強調、突出等詞語的目的而顛倒原有語序的句式,叫做倒裝句。在倒裝句中,顛倒了的成分可以恢復原位而句意基本不變,句法成分不變。

在現今的地方話語中,倒裝句也較為常見。在現今的山東、廣東地區,日常用語中,倒裝句就非常多(本人只在這兩個地方生活工作過,故比較熟悉,其他地區不是很清楚)。

例:正常句式:你先走;倒裝句:你走,先。成語「時不我與」就是倒裝句;「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也是倒裝句,「天承運」的正常順序是「承天運」。

倒裝句廣泛應用在《周易》、《尚書》、《詩經》、《老子》、《論語》、《左傳》、《孟子》、《莊子》等先秦典籍中。

例:《尚書·周書·大誥》「民獻有十夫予翼」;《詩經·鄭風·褰裳》「子不我思,豈無他人?」;《老子·第六十二章》「人之不善,何棄之有」;《論語·子罕》「吾誰欺?欺天乎?」;《荀子·勸學》「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等等。

1、中:以泰卦「得尚於中行」、復卦「中行獨復」為例:

倒裝句是為了強調、突出某個字、詞而進行的倒裝。本文所要介紹的「」便是其中之一,遇「」且要強調、突出「」時便需倒裝,我們現今耳熟能詳的先秦典籍中的「中國」、「中庸」就是倒裝句,其正常語序為「國中」、「庸中」。

先秦典籍中遇「」且要強調、突出「」時便需倒裝;當不需要強調、突出「」時,便不需倒裝;在《周易》中也是如此。

下面便以「何尊」銘文中的「中國」,《左傳》中的「中國」,《論語》、《禮記》中的「中庸」,《詩經》中的「」,《周易》中「」為例進行說明。

「中國」一詞最早見於西周初年的青銅器「何尊」的銘文,銘文原文為「余其宅茲中國,自茲乂民。」。

何尊

自「何尊」始,「中國」一詞已經有著3000年的使用歷史,但一直只是作為一種代指性名詞來使用,沒有一個王朝曾經將「中國」兩字明確作為其政體的直接名稱。

漢朝的國號是「漢」。唐朝的國號是「唐」,以後建立的王朝國號有宋、遼、金、元、明等,清政府與外國簽訂的條約上籤署的國名是「大清」。

何尊

仔細研究「何尊」中的「中國」,會發現其實這是一個倒裝詞,正常語序為「國中」(我本人的分析)。

我認為「何尊」中的「中國」指的是「成周」洛邑,此處的「中國」指的僅僅是「洛邑」(洛陽)這一都邑。

何尊-銘文

史記·周本紀》「(周武王)定天保,依天室……我南望三塗,北望岳鄙,顧詹有河,粵詹雒、伊,毋遠天室。營周居於雒邑而後去。」

PS:關於「天室」的解釋有多種,但我認可將「天室」解為「嵩山」的講法,我認為這種註解最符合史實。

嵩山,古稱「外方」,夏商時稱「崇高」、「崇山」,西周時稱為「岳山」。嵩山由太室山與少室山組成。嵩山北瞰黃河、洛水,南臨潁水、箕山,是古時洛陽的重要屏障。《詩經·大雅·崧高》「崧高維岳,駿極於天。」,崧(sōng):又作「嵩」。)

史記·周本紀》「成王在豐,使召公復營洛邑,如武王之意……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

史記》中講說,周武王滅商後,由於豐鎬偏西,不能有效控制殷商舊族廣泛分布的東方地區,為了鞏固新政權,確保安定,周武王認為在洛邑修建新都可保長治久安。

周公平定「三監之亂」後,深感東方地區的難以掌控,於是秉承周武王遺志,將周武王營都洛邑的計劃付諸實施。認為新都洛邑是天下的中心,四方朝拜入貢到這裡的距離都相同

天下之中,四方入貢道里均」便是「何尊」中「中國」的意思,「」指的是西周所分封的諸侯國,「洛邑」便是「中國」,是所有諸侯國的中心,即「國中」。

尚書》中與營建「成周」洛邑相關的篇章有「召誥、洛誥、多方、多士」等。

詩經·大雅·民勞》「惠此中國,以綏四方……惠此中國,以為民逑。」,中國:周王直接統治的地區,也就是「王畿」,相對於諸侯國而言「王畿」是諸侯國的中心,即「國中」。

左傳·僖公二十五》「德以柔中國,邢以威四夷」,中國:國內,諸侯國國內百姓。

我們再看一下論語·雍也篇》、《禮記·中庸》中的「中庸」,「中庸」其實也是倒裝句,正常語序為「庸中」。

中庸

,此字始見於商代甲骨文。在先秦是對某些地位較低的勞動者的一種稱呼,故「」有平庸、平常之義。戰國時期「」有時指僱傭勞動者,這個意思後作「」。「」由僱傭引申為「」,使用則有成效,故又引申指「功勞功績」。

說文解字》「,用也。」;《爾雅》「,常也。」

中庸:為中用、中常,即「用中、常中」。朱熹注,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平常。中庸為常行之禮。

我們再看一下《詩經》中的「中」的用法,」在《詩經》中多採用倒裝的方式,例:

詩經·邶風·式微》「微君之故,胡為乎中露?……微君之躬,胡為乎泥中?」,中露:露中;泥中,沒有倒裝。

詩經·周南·葛覃》「葛之覃兮,施於中谷」,中谷:谷中。

詩經·周南·兔罝》「肅肅兔罝,施於中林」,中林:林中。

詩經·邶風·終風》「謔浪笑敖,中心是悼」,中心:心中。

詩經·邶風·谷風》「行道遲遲,中心有違」,中心:心中。

詩經·王風·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乾矣」,中谷:谷中。

詩經·小雅·鴻雁》「鴻雁于飛,集於中澤」,中澤:澤中。

詩經·小雅·信南山》「中田有廬,疆埸有瓜」,中田:田中。

詩經·大雅·桑柔》「哀恫中國,具贅卒荒……瞻彼中林,甡甡其鹿。」,中國:國中;中林:林中。等等。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周易》中的「中」。「」在《周易》中有14處(含「中孚」卦卦名);除「訟卦」中的「中吉」,在帛書中寫作「克吉」外,其餘13處也全部寫作「」。

PS:我個人認為帛書「訟卦」中的「克吉」,比通行本中的「中吉」更符合卦辭辭義。我在《談「周易」中「孚」、「有孚」的正解,藉以掌握其卦爻內涵》中略有涉及,以後有時間在詳述。)

周易》中有的「」採用倒裝,有的未採用。例:

屯卦「六三,即鹿無虞,惟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林中沒有倒裝。

師卦「九二,在師,中吉,無咎,王三錫命」,中吉也沒有倒裝。

復卦「六四,中行獨復」,中行有倒裝,應為「行中」。

泰卦「九二,包荒,用馮河,不遐遺,朋亡,得尚於中行」,中行有倒裝,應為「行中」。

泰卦九二爻講的是:為了避免被朋友落下太遠(不遐遺),因此包荒用馮河,過河後,還是和朋友走散了(朋亡),快點趕路,希望能追上朋友,終於在趕路的途中與朋友相遇(得尚於中行)。得尚:得償,得償所願。

2、有:以坤卦「無成有終」、謙卦「君子有終」 為例:

有,象形兼會意字。圖(A)是甲骨文的「有」字,上部是一隻懸臂下垂的右手,下部是一塊肉(「肉」字是一臠肉的橫斷面的形狀),表示手裡「有」肉,「有」吃的了。這個由上「手」下「肉」所構成的「有」字,「肉」也表音,起聲符作用。

圖(B)也是甲骨文的「有」字,是一隻右手形。因為這隻右手後來發展為「又」,也用作左右的「右」;故此便以「手」形及借其「又」音以表示「有」意。在商代卜辭里是多用圖(B)的甲骨文的「又」來作為「有」字的(這也是戰國楚竹簡《周易》中「有」寫作「又」的原因)。

圖(C)是金文的「有」字,字的構造又恢復了圖(A)甲骨文「上手下肉」的形體,並且以粗重圓厚的「肥筆」來寫手肘部分;手下的「肉」,已擺到肘的左旁去了。

於是以此為基文,便發展為圖(D)的小篆、圖(E)的漢隸和今天的楷書「有」字。

有:本義為「持有、具有」,與「無」相對。

在《周易》中也存在「」倒裝的情形。

坤卦「六三,含章可貞,或從王事,無成有終」,有終有倒裝,應為「終有」。

謙卦「謙,亨,君子有終」,有終有倒裝,應為「終有」。

我在前文中講到過:通行本「」在帛書中有兩種寫法「」或「」。

帛書中寫作「」時,通行本「」義為「最終、最後」之義,與「始」相對,末了、結束的意思。

帛書中寫作「」時,通行本「」義為「始終,總;表始終全過程」,盡、全、從開始到末了、從頭到尾的意思。

因上述的兩個卦爻辭的「」在帛書中都寫作「」,故「」為「始終,總;表始終全過程」。

卦爻辭的「有終」正常語序為「終有」,義為「始終都有,總有」。在上述卦爻辭中「」義為衣食無憂、一生富足、無病無災、平安健康;「」即「富足安康」義。「終有」便是一生富足安康,始終富足安康

坤卦六三爻講的是:若從王事,也許不會有什麼大功績、大成就,但會終生富足安康,始終富足安康

謙卦卦辭講的是:謙,亨通順利,君子行謙可保一生富足安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梓歸 的精彩文章:

需卦「有言」、師卦「執言」為例,談現今《周易》注釋的問題:五、古字簡寫
近期「三文魚」接鍋、帥鍋、背鍋、石錘、負鍋前行——事件順序梳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