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安徽出了五個抗日名將,一人犧牲,一人留在大陸,三人逃到台灣

安徽出了五個抗日名將,一人犧牲,一人留在大陸,三人逃到台灣

1931年,九一八事變爆發,日本侵佔東北。日本侵佔東北後得隴望蜀,對我國北方虎視眈眈,陸續製造了華北事變等一系列侵略事件。1937年7月7日,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兩黨組成統一戰線,帶領全國人民奮起抵抗,於1945年取得抗日戰爭的勝利。

抗日戰爭中湧現出很多捨生忘死的抗日名將,其中安徽出了五位知名的抗日名將,這五位抗日名將分別是200師師長戴安瀾、虎將衛立煌、新一軍軍長孫立人、裝甲兵之父徐庭瑤與第十軍軍長方先覺。他們五人中,一人犧牲,一人留在大陸,三人跟隨蔣介石逃到了台灣,那麼,這五人各自的結局怎麼樣呢?

第一,戴安瀾

200師師長戴安瀾是安徽無為人,1942年,戴安瀾追隨第五軍軍長杜聿明進入緬甸,先後參加了同古保衛戰、棠吉之戰等一系列戰事,不過,遠征軍卻因為多頭指揮以及配合不好等原因被日軍打敗,戴安瀾奉命掩護第五軍撤退。

在掩護大軍撤退途中,戴安瀾被日軍包圍,他帶領200師奮起突圍,不幸被日軍擊中胸部與腹部,身受重傷。部下拚死搶回戴安瀾,用擔架抬著他撤退回國。最終戴安瀾將軍犧牲在距離祖國幾十里的緬甸茅邦,終年38歲。

第二,衛立煌

衛立煌是安徽合肥人,在軍閥混戰時期,蔣介石身邊有五位能征善戰的大將,他們都擔任過戰區司令以上的職位。其中衛立煌被稱為虎將,曾擔任過第一戰區司令長官、中國遠征軍總司令等職務。衛立煌擔任遠征軍司令期間,率領中國遠征軍擊敗了侵略緬甸的日軍,他也因此成為抗日名將。

解放戰爭時期,衛立煌擔任東北「剿總」司令,他反對內戰,不願把槍口對準自己的同胞,因此逐漸被蔣介石猜忌。1948年10月,蔣介石把衛立煌調離東北,不久後將他撤職查辦,並派特務監視他的行蹤。1949年,趁蔣介石第三次下野之際,衛立煌帶領全家經由上海逃到香港,之後暫居香港。

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衛立煌返回大陸,先後擔任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以及全國政協常委、全國人大代表等職務。1960年,衛立煌去世,他也是五位安徽籍抗日名將中唯一留在大陸的人。

第三,孫立人

孫立人是安徽廬江人,1942年,孫立人率領新編38師進入緬甸作戰。雖然遠征軍的第一次遠征失敗,但是孫立人卻在仁安羌僅以一千兵力擊敗數千日軍,並且營救出7000名英國人,他也因此成為世界級抗日名將。

在遠征軍第二次遠征時,孫立人率領新編38師全殲日本的王牌18師團,為中國遠征軍出了一口惡氣。解放戰爭時期,孫立人率領新一軍駐守東北,不過卻因為與杜聿明不和而被蔣介石調到台灣,負責為國民黨訓練新兵。

1955年,逃到台灣後的孫立人被蔣介石軟禁,之後他一直度過了33年的軟禁生涯,直到1988年才恢復自由。1990年,孫立人在台灣去世,終年90歲。

第四,徐庭瑤

徐庭瑤與戴安瀾是老鄉,都是安徽無為人。徐庭瑤早年間曾出國考察外國的軍事機械化,回國後撰寫了《機械化軍備論》,負責籌建了中國的機械化部隊,徐庭瑤也因此被稱為「裝甲兵之父」。抗戰時期,徐庭瑤曾擔任軍訓部機械兵監以及新編11軍第一任軍長(註:也就是後來的國軍五大主力之一的第五軍)。

徐庭瑤籌建的機械化部隊為抗日戰爭的取勝作出了重大貢獻,他也因此成為抗日名將。解放戰爭期間,徐庭瑤擔任過裝甲兵總司令,於1949年跟隨蔣介石逃到台灣。到台灣後的徐庭瑤被蔣介石任命「東南長官公署副長官」,三年之後徐庭瑤退役,在台灣過著幾乎隱居的生活,於1974年因病去世,終年82歲。

第五,方先覺

嚴格意義上來說,方先覺應該是江蘇人,不過當時的江蘇蕭縣如今劃歸安徽,所以方先覺成了安徽蕭縣人。抗日戰爭時期,方先覺最出名的戰績是堅守衡陽47天,在這47天時間裡,他成功阻擋了日本人侵佔衡陽的腳步。雖然最終衡陽失守,但方先覺不愧是一位英雄。

1949年,方先覺跟隨蔣介石逃到台灣,到台灣後方先覺被任命為「東南軍政長官公署高級參謀」以及「澎湖防衛司令部副司令」。晚年的方先覺因為在衡陽保衛戰中投降日本人而飽受詬病,最終在鬱郁不得志中於1983年因病去世,終年78歲。

參考資料:

《民國人物大辭典》徐友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悟空談歷史 的精彩文章:

吳國楨的校花妻子,幫助丈夫躲過蔣介石的陷害,晚年結局怎麼樣?
「海空衛士」王偉,犧牲19年後妻子與兒子過得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