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文學是社會的映照!魏晉南北朝的文學,映射出民族大融合的背景

文學是社會的映照!魏晉南北朝的文學,映射出民族大融合的背景

前言

魏晉南北朝時期作為中國古代歷史發展過程中,一個戰和交織、分裂割據,尤其是民族大融合的特殊時期,在整個時代的文學發展過程中也展現了與之前,特別是兩漢時期文學發展顯著不同的特點。這一時期的文學藝術的表現形式和內容,大體上受到當時社會的一個發展狀態以及戰爭的影響,由此這也應當是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特殊文化的具體表現。

兩漢時期是儒學地位的確立時期,因此無論在思想文化,還是文學表現上基本上都會和那種特定的儒學範式離不開關係。而這種儒學獨尊的特殊地位,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已經出現了巨大變化,最明顯的就是儒學地位始終處於一個下降的狀態當中。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社會軍閥各郡、戰火紛飛,沒有哪個統治者會特別重視思想文化的建設,尤其是西晉末年以來少數民族入主中原地區以後更是如此。

建安七子

另一方面,隨著外地佛教、祆教等異域教派的傳入,再加上此時道教的再度崛起,這些思想文化勢力對於當時一統天下的儒學形成了巨大的衝擊力。因此導致當時社會處於一種儒釋道三家並立、共同發展的局面,一時間信仰佛教和道教的群體甚至超越了傳統儒教的規模。這種情況的出現我們也可以理解,因為在那個動蕩的時代,特別是東晉十六國時期的北方更是充滿了戰爭和民族仇殺。

《魏書》載:"涼州自張軌後,世信佛教。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舊式,村塢相屬,多有塔寺。太延中,涼州平,徙其國人於京邑,沙門佛事皆俱東,象教彌增矣。"

因此廣大普通民眾十分厭惡這種社會,但是又沒有足夠的能力去改變,因此只好去尋找能夠實現精神皈依的佛教和道教來進行自我安慰了。這種思想文化上複雜局面的出現,以及社會複雜局勢的變動為該時期的文學藝術發展提供了一個成長的沃土。這些關乎社會實際情況的現象有的被寫入了文學作品當中,有的通過反方面的描寫來諷刺當時社會。像建安文學、南北民歌、駢文的演變等等都是這一時期文學藝術表現的重要形式。

曹操

建安詩歌的興起以及田園詩歌的描繪

正如前言部分所說的,當時魏晉南北朝時期的一個大的歷史背景,從思想文化和現實社會的雙重角度出出發,建安文學在此時期形成了。建安文學方面具有突出成就的應當是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以及"建安七子"為主創作的詩歌了。建安文學本來就是一個對於一個特殊文學藝術表現風格團體的概括,因此他們在描述當時社會現狀、政治抱負等方面內容上都有一定相類似的手法。

五言詩是建安詩歌的主要表現形式,他們經常通過詩歌性的描繪來展現自己的仕途不順或者政治抱負。總體上來說,建安詩歌描寫的內容更加偏向當時的上層社會,對基層社會百姓的疾苦生活描寫很少,這或許和創作人的出身有很大關係。此外,該時期湧現出了一位特殊的女性五言詩人蔡琰,也就是我們後來所說的蔡文姬,她以自己被匈奴俘虜的事例為原型,創作了《悲憤詩》。

桃花源

這首五言詩描繪了當時被匈奴俘虜之人的悲慘遭遇,具有非常強烈的寫實感,特別展現出了對於當時戰亂年代女性生活悲慘的現狀。此後逐漸興起的則是晉宋之際的田園詩歌。這派最具代表性的詩人便是眾人熟識的陶淵明,他雖然作為地主階級代表,但是由於一生仕途不順,家道中落。因此對於當時的政治生活和抱負已經失去了往日的激情和信心,為此他投身於農田勞作,成為了一名影響後世的田園詩人。

他創作的五言詩《歸園田居》實際上就是通過自己在農村的日常生活,來展現當時社會廣大農民的生活現狀,他們每天都很辛苦,但是卻始終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生活環境。而《桃花源記》中通過唯美的文字向世人展現了一個神秘,但是卻又很難找到的世外桃源。這則表達了陶淵明對於當時的社會動亂無能為力,對於和平穩定生活的嚮往之情。

《全晉文》載:"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漁人甚異之。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鷄犬相聞。"

陶淵明

七言詩的發展以及南北民歌的差異

七言詩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第一次出現,曹丕所創作的《燕歌行》便是最早運用七言絕句詩歌。但是追溯七言詩的產生淵源,其早在漢代時期就已經出現了一些,不過由於當時五言詩的盛行,再加上七言絕句正處於萌芽當中,各種音律、體裁尚不完善,因此並沒有引起社會的重視。

劉宋王朝時期的鮑照是七言詩歌發展過程中具有重大貢獻的人,他通過自己的研究和改革使得七言詩無論是從體裁,還是逐字斷句上都有了比較明顯的變化。比如,將原來的逐句末尾押韻變成了每間隔一句再出現韻腳的方式,就成為了後來七言絕句詩歌大多採用的一種音律模式。因此,鮑照本人儘管沒有留下太多的詩歌作品,但是他通過自己的研究,為七言詩歌的發展和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

北方草原

民歌,這是一種古老的文學表現形式,從上古時期就已經出現。秦漢時期的民歌雖然沒有成為一種流行的文學形式,但是在基層社會中還是有著很受歡迎的表現。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特別是南北朝時期,這種古老的文學表現形式出現了變化。首先就是南北民歌,無論是在內容、音律,還是在體裁、風格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南方民歌溫婉柔美,其主要內容大多都是情歌之類,因此備受青年男女歡迎。像流行於太湖流域的《吳聲歌》、流行於江漢地區的《西曲歌》都是當時的典型代表。而北方民歌則是更具有游牧民族和地區文化特色,豪放、恢弘、簡單、直白是這一時期北方民歌的主要特點。其中也湧現出了不少的傳世之作,比如著名的《木蘭辭》便是誕生於北朝,一直流傳至今。

替父從軍

南北朝時期駢文的演變以及文學評論之風的興起

兩漢時期以長篇大論的、氣勢恢宏的、充滿華麗辭藻的漢賦為主,這種文學內容主要講究的是政治、王朝社會等大方面的內容,因此到了南北朝時期已經越來越不適應社會實際的需要,因此逐漸走向衰落。不過在漢賦基礎上發展而來的駢文,在南北朝時期卻大放異彩,成為影響一時的重要文學形式。

《漢書》載:"九州而相其君兮,何必懷此都也?翔於千仞兮,德煇而下之;見細德之險徵兮,遙增擊而去之。彼之汙瀆兮,豈容吞舟之魚!江湖之鱣鯨兮,固將制於螻螘。"

駢文由於不像漢賦那樣有著嚴格的體裁、韻律規定,只是以對仗整齊、簡單易懂為主因此吸引了更多文人群體和基層民眾的歡迎。起初的駢文在音律、對偶等方面並沒有太多的束縛,到了劉宋時期,駢文書寫內容中的對偶和用典風格開始盛行起來。駢文的發展演變遠不僅限於此,到了南朝的末期,那些沒落的門閥士族開始通過駢文形式和內容上的創作來證明自己的文學地位。

曹丕

比如,庾信、徐陵二人便把駢文的主要內容限定在了空虛縹緲風格之上,缺乏實際上的內容,一時間彷彿又回到了漢賦。這種駢文的空洞變化,也開闢了南朝奢靡綺麗的文風,這種風格一直為唐朝文學家所詬病。隨著魏晉南北朝時期社會的變動,文學在有了眾多新形式、新內容的發展之後,隨之而起的便是以評論文學作品的文學批評之風。

該領域的開創者當屬曹魏時期的曹丕,他撰寫的《典論論文》裡面對於大量的文學作品都進行了自己的評價,由此可以被視為文學批評之風的開山之作。不過文學批評作品最為著名、對於後世文學最有影響力的當屬南梁時期劉勰的《文心雕龍》。這部文學批評名著。洋洋洒洒50篇,裡面內容不僅包含了對於各種文學作品的評論之語,而且也是對於文學體裁、音律等理論的總結。同時,劉勰本人倡導要創作樸實無華的文學作品,避免空談艷麗的文風。

劉勰

評價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文學藝術發展應該說是非常明顯的,這是由於當時的現實社會背景所塑造或者推動出來的文學現象。在這個社會大變動、民族大融合的歷史時期,兩漢時期的文學藝術表現形式基本上都被拋棄或者改變,這也是兩個時代背景有著巨大差異的直接結果。

不過,雖然兩漢的文學藝術風格在此時已經不再成為主流,但是我們也要知道,魏晉南北朝時期的諸多文學風格和藝術形式都是在兩漢時期的文學基礎上發展、演變而來的。所以,兩個時代的文學藝術雖然有差異,但卻又是一脈相承的。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化,正是由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特殊的歷史環境,才使得此時的文學藝術出現了巨大的轉變。寫實之風的興起成為當時普通百姓共同呼籲而出的一種文學現象,而戰爭的頻繁又使得眾人的安全感十分不足,因此他們開始轉向一種消極的態度,不再去直面社會現實。

正是由於南北方分裂局面的形成,南北之間的文學風格出現截然不同的特點也是歷史的必然。北方文學藝術在少數民族政權的統治之下,具有一種混合胡漢文化的內容,當然這種混合文學內容的出現,也是民族大融合歷史趨勢下的重要影響。

參考文獻:《文心雕龍》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北朝 的精彩文章:

苻堅是最不典型的南北朝皇帝,前期虛懷若谷,後期驕傲自滿?
中國傳統服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風格和審美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