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這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必須帶你見識一下寶藏廣東!

這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必須帶你見識一下寶藏廣東!

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

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今年的主題是「文物賦彩,全面小康」

黃堯舜禹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朝北朝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從讀書起,我們便熟背這一首朝代歌,它梳理了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朗朗上口。在短短42個字背後,乃是源遠流長的中華文明。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也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

中國能屹立在世界東方,豐富燦爛的中華文化便是原因之一。

宋徽宗畫作

不同朝代有不同的時代背景,文化各異,另有黃河、長江流域等不同的地域文化,這些文化發展至今,給我們留下了寶藏般的文化遺產。中國是世界上擁有世界遺產類別最齊全的國家之一,也是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數量最多的國家。

而廣東在地域上屬於嶺南地區,廣東文化中的廣府文化、潮汕文化、客家文化構成了嶺南漢文化的主體。

你可曾聽說過五羊傳說?可曾聽過客家山歌,看過獅舞、龍舞?你可曾了解過雷劇、粵劇、潮劇的不同?你喜歡粵語講古、粵曲嗎?你見過南越王墓博物館裡的金縷玉衣嗎?

這些都是廣東省珍貴的文化遺產,孕育著一代代的廣東人。

在廣東的世界文化遺產

2007年6月28日,在紐西蘭基督城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31屆世界遺產委員會大會上,「開平碉樓與村落」申報世界文化遺產項目順利通過表決,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成為中國第35處世界遺產,廣東省第一處世界文化遺產。

開平碉樓位於廣東省開平市,是中國鄉土建築的一個特殊類型,是一種集防衛、居住和中西建築藝術於一體的多層塔樓式建築。歷史最早可上溯到明末清初,19世紀末20世紀初發展成為表現中國華僑歷史、社會形態與文化傳統的一種獨具特色的群體建築形象。到20世紀20、30年代,碉樓鼎盛的時候有3000多座,至今仍完好保存了1833座。

開平現存的碉樓,大多是民初開始建立,建碉樓的本意不是讓人觀賞,而是御賊和走避洪水。開平地勢低洼,河網密布,而過去水利失修,每遇颱風暴雨,常有洪澇之憂。加上其所轄之境,原為新會、台山、恩平、新興四縣邊遠交界之地,向來有「四不管」之稱,社會秩序較為混亂。因此,清初即有鄉民建築碉樓,作為防澇防匪之用。

開平碉樓是中外多種建築風格「碎片」的組合,多種建築類型相互交融的產物。有中國傳統硬山頂式、懸山頂式,也有國外(特別是歐洲大陸)的哥特式、羅馬式等等建築風格。這種融合的建築風格,充分體現了華僑主動吸取外國先進文化的一種自信、開放、包容的心態,他們把自己的所見所聞,加上自己的審美情趣,融注在千辛萬苦建成的碉樓上。

2010年8月1日,第34屆世界遺產大會審議通過了將「中國丹霞地貌」列入「世界自然遺產目錄」,廣東的丹霞山是其中一處遺產地核心區。丹霞地貌是在中國誕生並發展起來的一個地貌類型,是以赤壁丹崖為特徵的紅色陸相碎屑岩地貌。

丹霞山位於廣東省韶關市仁化縣境內,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據地質學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發現1200多處丹霞地貌中,丹霞山是發育最典型、類型最齊全、造型最豐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區。

在距今1.4億年至7000萬年間,丹霞山區是一個大型內陸盆地,受喜馬拉雅造山運動影響,四周山地強烈隆起,盆地內接受大量碎屑沉積,形成了巨厚的紅色地層;在距今7000萬年前後,地殼上升而逐漸受侵蝕。距今600萬年以來,盆地又發生多次間歇上升,平均大約每萬年上升1米,同時流水下切侵蝕,丹霞紅層被切割成一片紅色山群,也就是現在的丹霞山區。

丹霞山歷史悠久,北宋徽宗崇寧年(1102-1106年),法雲居士雲遊至丹霞夢覺關,見奇洞勝景,山石「色如渥丹、燦若明霞」,頓覺醒悟,發出「半生都在夢中,今日始覺清虛」的感嘆,遂題「夢覺關」,並在此建庵宇18間,供奉觀音菩薩。

去年1月,以丹霞山景區為核心區的科普小鎮成為我省首個掛牌的科普小鎮。據了解,科普小鎮以「科普惠民」為理念,有機地整合了丹霞山的自然資源和地方社會資源,目前已打造丹霞18個科普學堂,200多個科普研學課程,形成了較為系統的科普研學體系。科普小鎮把當地的風土人情與非遺、鄉村特色的文化轉化為科普產品,通過研學的科普、體驗的科普,讓大家在丹霞山有一個深度的停留,了解丹霞山深度的旅遊品質。

文化遺產連結著嶺南底蘊

生活在廣東,你會發現這確是一個寶藏城市。在廣州,你能在路上聽到人們用粵語交流,作為廣府民系的母語、廣府文化的重要載體和廣府民系基本標誌性的文化識別之一的粵語,具有完整的九聲六調,保留較多中古漢語特徵,擁有完善的文字系列,可以完全使用漢字表達。

客家方言、閩方言也是重要的廣東方言。客家語是中原古漢語的「活化石」,保留中原地區許多古漢語詞語與常用詞一些詞語的發音特徵;閩方言指代的閩北話、閩南話、閩東話、閩中話、莆仙話五種漢語方言在語言學上各自獨立。

粵劇

以方言為基礎發展起來的地方戲曲,各有千秋。雷劇是用雷州話為唱白的地方劇種。據文獻記載,雷劇的第一個劇本《斷機教子》出現於清嘉慶年間,發展迄今已有三百多年。粵劇發展歷史悠久,清代咸豐、道光年間,廣東本地班在演出中以「梆簧」(西皮、二簧)作為基本曲調,兼收高腔、崑腔及廣東民間樂曲和時調,用「戲棚官話」為基本語言,間雜以粵方言,逐漸形成粵劇。潮劇又名潮州戲、潮音戲,是用潮州方言演唱的一個古老地方戲曲劇種。它是宋元南戲的一個分支,距今已有四百三十多年的歷史。粵劇、潮劇均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雷劇

作為廣東省省會城市,廣州又被稱為「羊城」,源於仙人騎著五色羊,留下谷穗祝願此地永無饑荒後,「騰空而去,羊化為石」的傳說。廣州兼容現代化和歷史人文元素,文化遺迹散落在各處,與高樓大廈交相輝映。

現代化城市的建設,雖然遮掩了昔日顯赫一方的"西關大屋",但是,當你走進西關,漫步在西關多寶路、逢源路、龍津西路那縱橫織梭、百轉柔腸的幽陌曲巷,巡梭、摩搓著每一條麻石板鋪就的禿頹滑潤的窄道老街時,藏匿在現代化繁喧與浮華中的"西關大屋",會將人們的記憶帶到古樸優雅,優遊自得的境界,讓你領略到從未有過或者已經久違的市井情懷……

文物賦彩,全面小康

每一個文化遺產,既是歷史生活的一個片段,更是民族精神的傳承載體。時間無言,但它卻會通過一個個文化遺產,銘刻下歷史的文脈、民族的記憶、精神的基因。而凝結在文化遺產之中的文明底蘊,不僅構成了我們這個民族的文化基座,還為民族的生生不息、發展壯大提供深厚滋養。銘記歷史滄桑,看見歲月留痕,方能更好延續文化根脈。在這個意義上,我們不應讓文化遺產「養在深閨人未識」,而應讓其「飛入尋常百姓家」﹔不僅要保護好文化遺產,更應激活其內在的生命力。

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今年的主題是「文物賦彩,全面小康」,不僅旨在加強公眾文物保護利用和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方面的意識,更強調宣傳推介文物資源在堅定文化自信、傳承中華文明方面的獨特作用,宣傳傳播文物工作在促進經濟社會發展、實現全面小康社會方面的顯著成績。

文化遺產曾有輝煌的過去,也應該有閃光的現在,並且還應充滿生機地走向未來。而最好的保護是成為日常所需。歷史文化的滋養,既在思接千載、視通萬里的歷史回眸之中,也在可感、可知、可參與的日常生活之中。近年來,《我在故宮修文物》《如果國寶會說話》等節目熱播,《故宮日曆》等文創產品熱銷,都說明「活起來」的不僅是文化遺產,更有民族的優良傳統、文化的歷史記憶。

燦若星辰的文化瑰寶,是歷史的豐碑,是珍貴的記憶。我們理應像愛惜自己的生命一樣保護好歷史文化遺產。

【來源:廣東科技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輝玉屬 的精彩文章:

新玉種?不敢買!太「坑爹」!
道理我都懂,但為什麼我還是買不到好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