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養生 > 中醫世家李亞磊揭秘:肝虛怎麼回事?

中醫世家李亞磊揭秘:肝虛怎麼回事?

肝在五行屬木,為陰中之陽,通於春氣;在體合筋,開竅於目,其華在爪,在液為淚;肝藏魂,在志為怒;其經脈為足厥陰肝經,與足少陽膽經相互絡屬,互為表裡。

病理名詞。肝主藏血,一般所說的肝虛多指肝血不足,在臨床上肝虛證也以血虛為多見。主要癥狀為:眩暈、消瘦、脈細、舌質淡,及婦女經少、經淡、經閉等。

從整個肝臟生理來說,以血為體,以氣為用,血屬陰,氣屬陽,稱為體陰而用陽。故肝虛證有屬於血虧而體不充的,也有屬於氣衰而用不強的,應該包括氣、血、陰、陽在內,即肝血虛、肝氣虛、肝陰虛、肝陽虛四種。正常的肝氣和肝陽是使肝臟升發和條暢的一種能力,故稱做。病則氣逆陽亢,即一般所謂肝氣」「肝陽;或表現為懈怠、憂鬱、膽怯、頭痛麻木、四肢不溫等,便是肝氣虛和肝陽虛的證候。

《聖惠方》上說:肝虛則生寒,寒則苦脅下堅脹,寒熱,腹滿不欲飲食,悒悒情不樂,如人將捕之,視物不明,眼生黑花,口苦,頭痛,關節不利,筋脈攣縮,爪甲乾枯,喜悲恐,不得太息,診其脈沉滑者,此皆肝虛之候也。這裡包含肝血和肝氣兩者俱虛,所以說肝虛則生寒,寒即陽不足的意思。這一點對治療肝病十分重要,如果把肝氣和肝陽作為病理名詞,都從病理方面去研究而忽視了生理方面的主要作用,並在肝虛證上只重視血虛而不考慮氣虛,顯然是不全面的。

在生理和病理上如何來區別肝氣肝陽肝血肝陰」?肝陽、肝陰是以肝氣、肝血作為基礎。前人在實踐中認識到肝臟氣血存在著兩種不同的作用,就稱為肝陽和肝陰,類似於腎命水火的區分為腎陽和腎陰。所以從肝臟的氣血來說,血為體,氣為用,從整個肝臟來說,氣血是體,陰陽是用。肝陽、肝陰絕對不是在氣血以外的一個抽象名詞,也不能與肝氣、肝血分離。

目前「龜源治肝七法」通過患者的不同癥狀,不同病因,進行辨證施治,加減化裁,辨證論治,注重癥候表象,以象推理,肝病患者遵醫囑扶正固本。同時再結合「龜源貼」刺激自身元氣的生成,元氣足才能推動氣血的運行,規定平衡點,促進陰陽平衡的調節,源頭治療,實現康復。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肝陽虛 的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