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為什麼現在很多女孩都不願意和男生AA了?根本原因是什麼

為什麼現在很多女孩都不願意和男生AA了?根本原因是什麼

性別角色

性別角色是特定社會或群體按照人的男女性別規定的不同行為模式。

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的精神分析理論,更多地把性別角色的形成歸結為男女生理結構上的差異。

在中國上千年的歷史中,由於男性先天的生理機能強於女性,因此男權制持續了相當長的時期,男尊女卑一度成為中國的性別刻板印象。

到了現代社會,一些人認為男人更有力量,所以應該讓著柔弱的女性。

班杜拉的社會學習理論認為直接強化、模仿和觀察學習是獲得性別定型行為的基礎。

從直接強化的角度來說,一些男人在與女人的飯局中,因為請客而獲得了女人的好感,因此很多男人在以後與女人的飯局中都會選擇自己一個人付款。

從模仿與觀察學習的角度說,一些男人通過觀察其他人,而習得了「由男人付款」這一行為,因此他們就會在自己邀請女性吃飯的時候單獨付款。

因此,人們在這幾種機制的相互作用下,男人付款逐漸成為了大家所公認的、社會期望的行為,成為了男性性別角色的一部分。

那麼,為什麼社會對男性和女性的行為會有不同的期望和要求呢?

社會分工的不同導致了性別角色的分化。

男女兩性在體力和其他生理能力上的差異,導致了不同的社會分工,也出現了男女兩性的責任分化。

男子體格健壯,負責狩獵,女子要在家照顧子女、料理家務。長此以往就延伸出了人格和地位的分化:男子發展出了獨立性和果斷性,女子發展出了親和性和依賴性。

而男主外女主內則逐漸演變為一種社會秩序,由此才形成了社會對於不同性別行為的要求。

在不同的社會中,性別角色規範有所不同。

在我們國家,有擔當、謙讓女性是社會對於男性的期望,很多場合下男性都被要求寧肯自己吃虧也不能讓女孩子吃虧,因為女孩子是柔弱的,男人應該讓著他們。

而這種規範在男女的飯局中則表現為多是男人付款,男人要求AA是沒風度的體現。

大眾傳媒的影響

大眾傳播工具強化和穩定了文化中人們對男女性別的角色定型。

電影、電視、廣告等都在有意無意地但卻十分有效地傳播和強化著性別差異,例如,在廣告中,男性總是以成功人士、知識分子等形象出現在熒幕上。

在電影和電視劇中,貴公子一句「waiter,買單」便掏出一疊紅票子外加小費。這實質上是強化了男性有能力、有錢以及應該付錢的刻板印象。

除此之外,在網上很多視頻中,都出現了這些對話:「老公,我要這支口紅!」「老公,我要這個包包!」

雖然這些只是女生稀鬆平常的撒嬌,但是無數的這類視頻強化了「男人就是應該付錢」的觀念。

然而在另外的地區和文化中,男女的角色可能會完全對調,或許在某個原始部族,女性是掌權者與領導者,而男性需要依附於女性才能生存。

性別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也會影響女性對AA的看法。比如在商場中,一對男女正在購物,其中一個人說:「你能給我買這個嗎?」

我相信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是女性說的話,因為他們都這樣想:在大街上一個男的怎麼能讓女的給自己買東西?這還是男人嗎?這是小白臉嗎?

這是性別刻板印象的一個典型表現,是人們關於男女行為差異的相對穩固的、傾向性的信念和看法。

因此有些女性不願意同男性AA,正是因為性別刻板印象的作用。

女生不願意和男生AA,原因非常複雜,這裡僅僅討論了幾種,而且各種因素之間還存在相互作用。

也可能是因為網上頗為流行的一種觀點,這種觀點描述了一種情境:

你邀請我一個女生出來吃飯,我精心打扮一番才出了門,可你竟然在飯後才說要AA?

你邀請我出來吃飯,我是賞臉,而你是邀請,那麼肯定是誰邀請誰給錢,如果你想AA應該一開始就說清楚,怎麼能在飯後才說出來?

我在家玩得開開心心的,被你叫出來吃飯,吃完飯還得自己掏一部分錢,我為什麼不在家玩?

總之,這個話題是眾說紛紜,以上的一些心理學分析僅供參考。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Individual Psycholog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骨子裡抑鬱的人,具有3點明顯的優勢
如果你的朋友出現這三種表現,說明他相當嫉妒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