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瑜伽師地論》論生:別廣胎生異熟攝住胎位(2)住位差別

《瑜伽師地論》論生:別廣胎生異熟攝住胎位(2)住位差別

lun sheng

文/觀諸法如

《瑜伽師地論》論生(32):別廣胎生(19)異熟攝(16)住胎位(2)住位差別

《瑜伽師地論》卷第二

二、二、二、一、二、三、住位差別

複次,此之胎藏八位差別。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一(之下):其八位中《五王經》說︰一七日、如薄酪。二七日、如稠酪。三七日、如凝酥。四七日、如肉摶。五七日、胞成熟,(《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一:乃至七七日、位圓滿)起風入胎、吹其體身,六情開張。在母胎中,生藏之下、熟藏之上,乃至十月。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一:今言八位,理應八七。始終三月、眾相宛然,次第配此。若已結凝箭內稀,名︰羯邏藍。

胎藏中之八位差別:胎兒住在母胎裡面總計起來有八個階段的不同。

何等為八?

謂羯羅藍位、遏部曇位、閉屍位、鍵南位、缽羅賒位、發毛爪位、根位、形位。

第一個階段叫做「羯羅藍位」,又叫做「雜穢」。

第二個階段叫做「遏部曇位」,譯作「泡」。羯羅藍的時候,猶如薄酪;「遏部曇位」猶如稠酪。

第三個階段是「閉屍位」,翻譯為「凝結」。

第四個階段是「鍵南位」,「鍵南」譯作「堅厚」,這時候就是一個肉摶了。

第五個階段是「缽羅賒佉位」,「缽羅賒佉」翻個「支分」的意思。這個時候支相現出來了,現出個頭來,二足、二臂現出來了。

第六個階段是「發毛爪齒位」。這時候發、毛、爪都現出來了。

第七個階段「根位」。「根位」,就是五凈色根現出來了。

第八個階段是「形位」,就是扶根塵也現出來了。一共是有這麼八個階段。

二、二、二、一、二、三、一、羯羅藍

若已結凝,箭內仍稀,名羯羅藍。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一(之下):「羯羅藍」者︰此名︰雜穢,亦名︰和合。此為最初眾苦因起,損惱既廣,喻立「箭」名。《俱舍》名︰剌。稀末稠也。

有情住在母胎的第一個七日,第一階段:「羯羅藍」。

「結」是和合的意思。就是父親、母親的遺體組合起來了,而是一個凝、凝結在一起的。這個時候的境界,「箭內仍稀」,這個「稀」就是不稠的意思,是一種流質的相貌。這個「箭」字怎麼講呢?入胎的這一段的不凈,現在給它個名字叫做「箭」。

佛菩薩說法,佛菩薩有名言的善巧,給它一個名字叫做「箭」。這個在本論有現成解釋,這個「箭」有隨逐不舍的意思。煩惱現前,猶如身中毒箭,未拔除前,痛苦萬分,多不寂靜;而煩惱種子,雖然還沒有現行,將來遇緣必定當生,難以制伏,就好像已經射出的毒箭,遠遠地朝向自己,就要射中自己。這是說生命的開始的時候,就是大苦惱聚,使令人受了很多的苦。現在中有入胎,果報現前,如中毒箭,身心不得寂靜;而此果報中又有諸多的煩惱種子隨逐著,就好像已經發射出的毒箭,若沒有障緣就會射中自己,所以用箭來譬喻住胎的羯羅藍。就是對這個身體怎麼好,身體隨時頭疼、生出來種種的病、叫人苦惱。《俱舍論》翻個「刺」,不是箭,這個刺和箭差不多。

「箭內仍稀」,表面上看是凝結的,但是裡面還是不凝結,還是很稀的、稀薄的,這個時候叫做羯羅藍,雜穢。這個雜穢,用個穢字來形容它,就是可厭惡的意思,不是可愛的。

二、二、二、一、二、三、二、遏部曇

若表裡如酪,未至肉位,名遏部曇。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一(之下):「遏部曇」者;此名為︰皰。亦名︰息肉。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一:猶如瘡皰,表裡如酪,未至肉位,如豆瘡,故名皰也。

住在母胎的第二個七日,第二個階段叫「遏部曇」。「表裡如酪」,表面上是如酪,裡邊也是如酪;可是還沒有到肉的那個階段,這個時候名之為「遏部曇」。

二、二、二、一、二、三、三、閉屍

若已成肉,仍極柔軟,名閉屍。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一(之下):「閉屍」者︰此名︰凝結。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一:雖已成肉,仍柔軟故。西域呼︰熟血。亦名︰閉屍。彼相類也。

住在母胎的第三個七日。「若已成肉,仍極柔軟」,名字叫做「閉屍」,這就是成為酥了。前面是酪,這是酥。

二、二、二、一、二、三、四、鍵南

若已堅厚,稍堪摩觸,名為鍵南。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一(之下):「鍵南」者︰此名︰堅厚。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一:「鍵南」者︰此雲︰堅厚。可摩觸故,仍成肉摶,未有支相。至五七日、支相方現,故名︰鉢?羅賒佉。

住在母胎的第四個七日。「若已堅厚,稍堪摩觸」,這是第四個階段,它比較堅強了一點、厚實了一點,可以堪摩觸了,名之為「鍵南」,就是一個肉摶了。

二、二、二、一、二、三、五、鉢羅賒佉

即此肉摶增長,支分相現,名鉢羅賒佉。

釋遁倫集撰《瑜伽論記》卷第一(之下):「鉢羅賒佉」者︰此名︰支分。若依十二支、攝此八位︰初一︰通在識支、名色支中,以體多剎那故。次,遏部曇、乃至發毛爪等五位︰唯在名色支中。根形二位︰在六處支。

《瑜伽師地論略纂》卷第一:「鉢羅賒佉」者︰支分義。業風所吹,從內擊外,上有一支、以為頭相。次吹兩支、以為膊相,下吹兩支、為髀相故。此初相、氣從內出,後死之時、氣不更入。余位可知。八七日後、但漸增長,更無位別,乃至三十八箇七日方滿,以十乘七,總成二百六十六日,支分皆具。更經四日、方乃出生,轉趣下故,總經二百七十日。凡經九月,名︰極圓滿。初後月相兼,數成其十,實唯滿九。

住在母胎的第五個七日。增長到這個時候,支分的形相現出來了。在這個肉摶的上面現出一個泡來,中間又變出兩個泡,下面又生出兩個泡,就是有四肢了,名「缽羅賒魅」,就是有手足了。

二、二、二、一、二、三、六、發毛爪位

從此以後,發毛爪現,即名此位。

住在母胎的第六個七日。從此以後,發毛爪也現出來了。「即名此位」,就是這個位也就名之為「發毛爪位」。

二、二、二、一、二、三、七、根位

從此以後,眼等根生,名為根位。

住在母胎的第七個七日後,「從此以後,眼等根生」,名之為根位。眼、耳、鼻、舌、身本來就有;意根本來是有的,就是阿賴耶識最初所寄託的那個地方,那就是意根了。

二、二、二、一、二、三、八、形位

從此以後,彼所依處,分明顯現,名為形位。

住在母胎的第八個七日後,「從此以後,彼所依處,分明顯現」,彼根所依處,就是扶根塵。扶根塵這個時候的眼、耳、鼻、舌、身看上去就不同了,很分明地顯現出來,名之為形位。

韓清凈《披尋記》:「若已結凝箭內仍稀等者:謂從最初阿賴耶識托精血生,名已結凝。未至表裡如酪,名內仍稀。齊爾所時,名羯羅藍。於此位中,生苦為依,余苦隨逐,故喻箭名。如說羯羅藍位,如是後後乃至形位,諸漸次相得名分齊,隨應亦爾。

從最初阿賴耶識托父精母血而生的時候,稱為已結凝。還沒有到達表裡如酪,稱為內仍稀。在那個時候,名羯羅藍。在這個位次中,由所生出的名色五蘊苦器為依止,其餘老病死等諸苦隨逐,所以用箭來形容。如說羯羅藍位,如是後面幾個七日乃至形位,漸漸有不同的相狀出來,隨其分位的相狀不同,也就給與不同的名字。

喜歡作者可讚賞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象佛學圖書館 的精彩文章:

《瑜伽師地論》論生:別廣胎生異熟攝入胎位一切種子識所依分別、凈依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