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明朝的「雲養兒」,賠了金錢又折兒!把兒子交給乳母養真的可靠嗎

明朝的「雲養兒」,賠了金錢又折兒!把兒子交給乳母養真的可靠嗎

「雲養」是最近一個比較時髦的概念,不僅雲養貓、雲養狗大行其道,什麼雲養夫、雲養妻(追星或給自己喜歡的主播打賞)更是屢見不鮮。尤其是伴隨著5G技術的普及,使人們不僅足不出戶就可以享受「雲」世界的便利,更使人們與互聯網世界聯繫愈加緊密。尤其是,隨著5G風口來臨,許多互聯網巨頭也開始布局線上「雲養」,而「雲養殖」顧名思義就是,利用「互聯網 知識+產業金融」的新發展模式。今人在雲養上大下功夫,但殊不知,早在古代,時髦的古人們已開始「雲養」了!

今天咱們就來聊一聊,明朝的「雲養兒」;

奶媽,這個職業的存在,大多數是來自於封建社會等級差別所造成的一種舊習俗。奶媽,在古代又被稱作乳娘、奶姥、奶娘、嬤嬤等,雖然稱呼五花八門,但作用卻往往殊途同歸。即,專門為有權有勢之人或富裕人家哺乳、養育嬰兒的行為。當然,也有的人家是因為,養母生下孩子後,身體得不到有效的恢復,被病症所纏繞,或是生母奶水少。因此,才不得已之下雇養乳母。

在古代歷史中,尤其是皇室中,或是接生水平不行給妃子留下了身體隱患、或是妃子出於後宮爭寵的需要,一般在皇子剛出生時,就會早早地給皇子尋覓到一位乳母,讓乳母伴著皇子長大。

在這朝夕相伴和哺乳之私中,皇子們與奶媽不斷熟悉,也總會滋生一種特殊的感情,奶媽也在皇子的成長發育過程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歷史上最終成為皇帝的皇子們,與親生母親的關係不是太親近,反而與養母的關係比較親近。

眾所周知的案例有兩個:

一個是兵伐大宛、北征匈奴,一生強硬至極,唯獨對奶媽獨留溫情的漢武帝劉徹。劉徹的奶媽是東武侯郭蒙的母親,漢武帝長成後,郭母深得漢武帝喜愛,甚至還被漢武帝封為「大乳母」,深受公卿將相的尊重。「大乳母」家的兒孫們,經常仗這位劉徹乳母的勢力,「在長安城裡胡作非為,青天白日攔路擄掠,奪人車馬,扒人衣裳」。一向嚴刑峻法的劉徹,知道乳母子孫的這些行為後,也不了了之。

第二個是明熹宗朱由校的乳母客氏,朱由校的父親朱常洛即位一個月,便暴斃而亡。朱由校便自此榮登帝位,這時的朱由校才年僅15歲,奶娘便是年僅18歲便進宮當了皇孫乳娘的客印月(即客巴巴)。登帝後的朱由校,早把自己早死的母親,放到一邊,第一件事就是封了自己乳母為「奉聖夫人」,地位凌駕於後宮諸位妃子之上,乳母的兒子,朱由校的便宜「兄弟」、客印月之子侯國興,竟也被破格提拔,封為了錦衣衛千戶。

據史料記載,客印月不論深夜還是清晨,都守在皇帝身邊,深受朱由校喜愛和信任。客印月每次在皇宮行走,必定是清塵除道,香煙繚繞,太監宮女們在兩邊高呼「老祖太太千歲」,排場堪與帝王相比。

當然,客印月的住處也不簡單,按照按照明朝的慣例,宮中的女婢、乳母等都是住在西二所哦,但是客氏卻是住在咸安宮。明朝的咸安宮是什麼地方?經乾隆改建後咸安宮稱壽安宮為皇太后的住所。

即使後來,客印月為滿足私慾和魏忠狼狽為奸,心狠手辣到殘害皇妃、擅殺皇嗣的地步,搞到天怒人怨,大明社稷幾欲顛覆,朱由校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要問把兒子交給乳母養真的可靠嗎?這句話我們不敢輕易來說,因為是人皆有私心,皆有七情六慾,就拿明朝朱由校父親朱常洛的「雲養兒」來看,可謂是賠了金錢又折兒,還幾欲折進社稷!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歷史迷蹤:究竟是誰阻礙了火器的發展?
《明朝那些事兒》到底有沒有夾帶私貨?是否存在誤導歷史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