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末「丁戊奇荒」有多慘烈?餓殍遍野,曾國荃:200餘年未有之災

清末「丁戊奇荒」有多慘烈?餓殍遍野,曾國荃:200餘年未有之災

相信很多人都看過馮小剛導的《一九四二》,這部電影是以1942年河南大旱,千萬百姓背井離鄉、外出逃荒的歷史事件為背景,進行改編拍攝的。看過這部電影后,很多人都對災荒和人生有了新的感悟。而比起1942年的河南旱災來,發生在光緒年間的「丁戊奇荒」更令人恐慌。

清光緒元年(1875年)至四年(1878年),中國華北地區爆發了一場罕見的特大旱災饑荒。由於1877年為丁丑年,1878年為戊寅年,所以史稱這場災荒為「丁戊奇荒」。丁戊奇荒波及地區廣泛,其中山西、河南、陝西、直隸、山東五省為重災區。這五個省份,大旱持續4年,農產絕收,田園荒蕪。此外,蘇北、皖北、隴東和川北等地區也受到影響。

光緒二年(1876年),隨著旱情的加重,京師及直隸地區全省收成減半。由於過多的鳥類餓死,所以又引發了蝗災,一路上餓殍遍野,白骨皚皚。餓死的人竟達一千萬以上。當時河南、山西旱情最重,所以這場災荒又被稱為「晉豫奇荒』、「晉豫大飢」。隨著旱情的繼續發展,能吃的食物都吃光後,「人吃人」的慘劇就發生了。

1877年的冬季,旱災的第三年,重災區山西到處都是人吃人的現象,老人和小孩都被無情地吃掉。一場旱災,將人間變成了地獄。除此之外,災民們組成了搶糧部隊,他們成群結夥地跑到有糧食的地方進行搶劫,填飽肚子後,便去下一個地方掃蕩。這一場景,在《一九四二》中復現,而主人公范殿元便是因為被人搶了糧食搞得家破人亡。

為何「丁戊奇荒」影響會如此之大呢?很多人都給出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認為這場持續四年的旱災,除了天災的因素外,還有人禍。晚清政府統治黑暗,向農民徵收的稅種非常之多。由於當時生產力低下,豐年老百姓尚且吃不飽,更不用說災年了。

還有人認為這場災荒是清政府公開支持種鴉片造成的。由於鴉片利潤高,所以很多人都跑去種鴉片,糧食種植面積減少,遇到災年自然容易引起恐慌。而且地方官員禁止本省糧食出口,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災情。面對如此慘烈的社會現象,曾任山西巡撫的曾國荃感慨道:「二百餘年未有之災!」這場災荒導致1000多萬人餓死,2000餘萬災民逃荒到外地,對晚清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那這場災情是如何平定的呢?主要靠的是民間賑濟。當時清政府已經千瘡百孔,自身財政十分困難,所以江南士紳便自發到重災區進行賑災,而他們賑災的重點對象則是兒童。除此之外,一些外國傳教士也在災區進行人道主義援助。當數百萬災民湧入江南時,江南官紳們竭盡全力將他們留在此地,同時開設「粥廠」賑災。朝廷派軍隊進駐災區進行戒備,抓收容、抓鎮壓。次年,李鴻章命各地官府發給災民路費和糧食,將他們遣送回鄉,安排災區的春耕播種。經過多番努力,終於是平定了災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送歷史個救生圈 的精彩文章:

老外10塊大洋買了一瓷罐,扔牆角92年,子孫卻把它賣了2.3個億
廣西男子隱居深山八年,後與女弟子結婚生子,現在生活咋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