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古代行軍主要吃什麼?漢朝的麥飯,宋朝的菜粥,明朝以後更講究

古代行軍主要吃什麼?漢朝的麥飯,宋朝的菜粥,明朝以後更講究

兵家有句話說「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古往今來,帶兵打仗前首要之舉是籌備糧草。軍中無糧容易鬧兵荒,總不能讓將士們餓著肚子,晃晃悠悠地上戰場,皇帝不差飢餓兵說得正是此理。特別是冷兵器時代,兵士要身披重甲,手執精銳,腰佩利刃,若是沒有充足的糧食供應來保持體力,想要達到「兵貴神速」的狀態簡直比登天還難。

從軍是項苦差事,自古以來沒有多人自願從軍,大多是出於完成朝廷攤派的徭役目的,所以有句老話說「好人不當兵,好鐵不打釘」。生產落後、生活條件差的封建社會,從軍入伍更是苦不堪言,拋開衝鋒陷陣的風險不說,平時還要過著風餐露宿的乏味生活。古代軍營生活中到底有多單調,日常飲食都以什麼為主呢?

漢朝以麥飯為主

司馬遷在《史記》中記載,漢朝已經普及「五穀」種植,「黍、粟、麥、菽、稻」成為漢朝社會的主食。然而,粟稻都是相對珍貴的糧食,往往只有那些王侯將相擁有大量食用的機會。相比而言「小麥」由於適用於旱地種植,且種植歷史悠久,麵食應該是漢朝社會,包括漢朝軍營的日常主食。

漢朝的軍事重心一直以「邊塞」為主,《說文·食部》中記載「陳、楚之間食麥飯日蜚」,說的是關東地區基本依靠食用麥飯為主。所謂漢朝「麥飯」實際上是用小麥粗糧烙出的麵餅,漢朝的戍邊將士基本上依靠它來維持生活。

唐朝軍營「一兵一天一斗粟」的用餐標準

自古以來,軍人戍邊打仗所需的軍糧,不以口感為首選,往往更加註重「易保存,能充饑」的標準來選擇。眾多糧食中,唯有粟谷最容易保存,唐史文獻記載說,隋朝滅亡20年後,儲備長安的存糧粟谷尚能食用。「粟」的俗稱叫「小米」,唐朝的軍人按照每天每人頭一斗小米的伙食標準。一斗約摺合12斤糧食,平均下來每個士兵一頓飯將吃掉4斤小米,咋聽起來古人的食量很大。由於從事體力消耗的職業,再加上沒有菜品供應,所以一頓吃4斤小米完全合情合理。

唐朝的軍糧分配製度承襲秦漢,且在秦漢基礎上有所增減。秦朝有著尚武,崇尚軍功爵制的傳統,規定軍人早午飯各半斗小米,晚飯三升小米,加起來共一斗三升。漢朝的軍營按月供應,每人每月發放二十九斗三升,相比秦朝減少許多。

宋朝的軍營盛行做「菜粥」

宋朝是封建文明空前發達的歷史時期,大量的陶瓷用具被應用到生活。在陶瓷盛行的影響下,宋朝軍營流行做「菜粥」。「菜粥」叫普通的粥有很大的不同,它是用穀物和蔬菜、肉類混合熬制而成,這種做法的好處是能夠既當飯有當菜,可以減少吃飯的時間。

宋朝之所以要發明「菜粥」,更多是迫於無奈。因為以農耕文明為主的宋朝,所面臨的勁敵都是游牧民族,造成雙方的兵種配置差距很大,游牧民族以騎兵對戰宋朝的步兵,具有很大的機動性優勢。迫於無奈,宋朝只好改變過去以「麥飯」為主的傳統,用方便快捷的「菜粥」作為主食。

宋朝經濟雖然十分發達,但多以商品經濟為主。自從太祖至真宗三朝開放宵禁制度和允許海外貿易後,宋朝人普遍喜歡以經營買賣為生,所以宋朝的糧食儲備沒有前朝充足。這便使得宋朝的軍人所能分配到的軍糧更少。宋史記載,禁軍月糧二石五斗,合每月二十五斗糧食。到北宋末年縮水到月糧八九斗,即便如此,還都是以糙米充好米,小斗便大斗。南宋末年時,朝廷經常無法正常供應糧草,將士只能面黃肌瘦,還得披著數十斤的重甲抵擋游牧鐵騎。

明軍吃燒餅,人發一串

明朝軍隊吃燒餅的傳統,傳說是明太祖朱元璋發明,因為朱元璋是窮苦草莽出身,對於燒餅有種天然的喜愛。明軍所食用的燒餅,是在普通燒餅的基礎上,進行打孔穿串,每人發一串背在行囊。

燒餅製作簡單,只要有面和水,取來乾柴烤制即可,又能夠長期保存。閑暇之際,可以一次備好數日的燒餅,以備不時之需,這種軍糧的製作方法很像是後來的壓縮餅乾。

另外,若是遇上戰事,明軍還有著特殊的軍糧做法。以一石米為單位做成米飯,再除濕烘乾運往戰場。讓將士用熱水沖食,這種方法叫做「泡飯」。所以,後來東瀛人相仿明軍的做法,發明出「速食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明朝 的精彩文章:

塑造世紀風格:在明朝瓷器中獨樹一幟,它為何深受人們追捧?
明朝奸臣遍地走,海瑞是如何做到出淤泥而不染,並得以善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