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華為這次真的要拼了

華為這次真的要拼了

距離美國商務部升級對華為的禁令,剛剛過去一個月。

他們……又反悔了。

最近,美國商務部表示,將會修改禁止與華為進行生意往來的禁令。

這個消息雖然已經流傳一段時間,不過等到最近才真正被相關單位確認。

就在幾天前,新規終於在《聯邦公報》上正式發布。

關於參與標準制定的組織

向實體清單內特定實體發放「技術」的規則

新規表示:「實體清單」中,和華為組織制定、建立5G應用標準有關的技術,將附加許可要求排除在外。

說句人話,就是和大家之前猜測的那樣。

允許美國公司和華為合作,制定下一代 5G 網路標準。

等等,這差點把機哥給整暈嘍。

字面上看起來,好像是美國對華為「格外開恩」了一回。

可實際上,誰主誰次還真的不好說。

機哥先給大家簡單介紹一下。

咱們所認知的 5G 標準,都是由一個叫 3GPP 的組織提出,並且由國際電信聯盟 ITU 最終拍板決定。

這網路標準的制定,從頭到尾都不由得美國決定。

而且由於美國禁令的關係,美國公司不能在制定標準時和華為交流,反而失去了很多話語權。

美國商務部去年將公司列入黑名單後,一些美國科技公司的工程師停止與華為合作開發標準。這也使美國公司不確定其員工可以與華為共享哪些技術和信息。

工業界和政府官員說,這使美國處於不利地位。在制定標準的會議上,允許來自不同公司的設備協同工作,制定協議和技術規範。華為非常積極發聲,而美國工程師只能默默地聽。

所以,這才有了修改禁令一說,讓美國公司能和華為合作交流。

新規下,美企在特定場景就可以直接和華為披露、討論相關技術細節,不再需要先向美國政府申報。

說是討論,但是制定 5G 標準這件事,更多的是在過程中找到對方的漏洞,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

合作開放之後,美國企業就能有更多的發言機會,讓美國技術參與到標準制定當中。

然後,就更努力地試圖排擠華為。

So,能看得出來美國的目的,一直都沒有變過。

前段時間,有研究報告顯示,全球六家公司擁有超過 80% 的 5G 專利技術。

其中華為擁有的專利數最多,而來自美國的高通僅佔了一小部分。

即使美國再怎麼給華為 5G 使絆子,還是必須向中國公司支付專利費用,因為華為為開發該技術,做出大量智力上的貢獻。

所以嘛,讓部分美國技術成為 5G 標準,削弱華為話語權之餘,倒是還能省下一丟丟費用。

不過,真的省不了多少。

機哥看到有組織發聲,表示限制華為 5G 將損害全球經濟。

但很明顯,有的人就是沒聽進去。

話說回來,不僅是 5G,如果華為在智能手機製造上,也能做到這麼有底氣,才可以不受美國的掣肘。

就光說晶元吧。

美國一個禁令就能違背市場運行規則,強制叫停核心技術對華為的供應。

如果華為在自研晶元技術上,能有 5G 那樣的話語權,那各種花里胡哨的損招都沒什麼用。

雖然路是有那麼一點難走,但是總比逆來順受的強呀。

華為目前也正在一步步地探索著。

與三星商討代工

機哥之前給大家介紹過,美國升級禁令之後,任何利用美國 CCL 清單上的軟體、技術生產出來的產品,供應給華為時,都將受到限制。

連續幾年給華為代工麒麟晶元的台積電也不例外,未來將無法再給華為供貨。

不過,晶元代工這件事,最近似乎出現了轉機。

台積電不行,三星或許可以。

有媒體爆出,三星目前正在試圖搭建出,一條採用非美系設備的 7nm 小型產線。

其中,光刻機由荷蘭阿斯麥爾公司提供,測試晶元的機器則是從日本購買。

原則上來說,只要繞開美國技術,就能不受美國禁令的限制。

而華為也需要為此付出一點代價,把部分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份額讓給三星。

(外媒:三星和華為的交易可以確保半導體供應)

但是嚯,機哥還是覺得辣有一點不靠譜。

畢竟三星前腳剛被爆出拒絕華為,不讓對方購買 Exynos 處理器。

轉身就幫忙搭一條生產線救急,似乎不太符合劇情發展邏輯。

(三星將拒絕華為購買Exynos處理器)

而且,智能手機市場份額說分就分,聽起來就像小孩子過家家一樣,非常兒戲。

前段時間華為智能手機出貨量,剛剛超過三星位居世界第一。

就算華為願意少賣一點,也要消費者願意買三星才行啊。

供應鏈本土化

突破美國的圍追堵截,這事最後還是得靠自己。

道理也非常簡單,誰都有可能擺你一道,但是牢牢掌握著的技術不會啊。

這段時間華為也的確朝著這個方向,在逐步邁進。

雖然沒有辦法一口吃成大胖子,但是慢慢吃還是有可能的。

華為的最終目的,當然是供應鏈的本土化。

但目前在國產技術仍然沒有辦法滿足需求之前,讓供應商在國內進行生產,也能增加對供應鏈的掌握。

看看美國著急著讓富士康去設廠,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不過比起去美國,到中國設廠無論是成本還是效益,都要划算得多。

華為當然是希望半導體的所有製造環節,都能挪到國內來。

不過光刻、蝕刻的等各種工序分散在全球各地,並且已經形成相應規模,移動起來比較困難。

目前來看,最有可能轉移到國內的,就是封裝和測試。

(半導體加工工序)

So,有消息稱華為已經向國外的供應商提出,希望這些相對簡單的工序,能轉移到國內完成。

雖然尚無法掌握這些技術,但是供應鏈本土化還是邁出了一步。

另外,華為此前也曾派駐大量技術人員,幫助國產半導體封裝測試供應商升級技術。

布局 VCSEL 晶元

除了掌握已有的技術,對未來新技術的研發,華為也不能落後。

華為近期投資縱慧芯光,大概就是這麼個意思。

機哥先跟大家介紹一下這個縱慧芯光,它是目前為止全球少數幾個,能實現 VCSEL 晶元量產的公司。

而這個 VCSEL 晶元,是一項被廣泛應用在智能手機 3D 感測器上的技術。

在 Mate 30 Pro 上,華為就用上了這個技術。

(華為 Mate 30 Pro)

華為布局這項技術,一部分當然是因為智能手機供應鏈的需要。

但是 VCSEL 還涉及到物聯網、無人駕駛等多個方面,可以說在 5G 時代非常重要。

如果華為未來需要拓展相關的業務,必然也需要掌握這方面的核心技術。

其實從華為的各種應對措施來看,雖然每一步都充滿挑戰,但是也充滿機會。

可能短期要看到成效有點難,但其意義卻又非同一般。

但是比起無法掌握核心技術帶來的掣肘,這些都不算什麼。

機哥相信,華為的投入終將換取一個光明的未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卓中國 的精彩文章:

安卓11測試版它來了!OPPO官宣:Find X2系列可率先升級
年度「真香」遊戲手機:OPPO Ace2 高能優惠持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