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當一個人出現這三種跡象,說明他開始廢掉了,請小心

當一個人出現這三種跡象,說明他開始廢掉了,請小心

生活中,你是否有這樣的感覺:因為自身不努力的原因,錯過了很多發展自我的機會。等到接受失敗時,我們往往會感到懊悔,那些事情本來可以做得更好。

當你為了達到一個目標而制定了許多計劃,可是當計划出現一點意外,便索性全部放棄,到最後不得不接受後果的時候,我們又開始感嘆自己應該堅持。

這些狀態往往反映了一個人開始走向頹廢,成功需要我們在生活中一點一滴的累積起來,而不是一蹴而就。同樣,長時間擁有壞的習慣,也會讓我們一直走下坡路,得不到更好的發展。

作家王小波認為:人類的一切痛苦,本質上都是對自己無能的憤怒。

這個觀點與精神分析不謀而合,在社會文化中,我們需要壓抑憤怒,因為憤怒不僅消極,而且天生具有攻擊性。

心理學家卡倫·霍妮有這樣一個著名的理論:如果孩子感受到了父母的敵意,將自己的憤怒壓抑下來,而這種憤怒會逐漸轉化為焦慮,並且蔓延到孩子整個世界觀感中去。

總的來說,我們對回報期待的多,但是對付出給予的少。當期待與收穫不成正比時,人們便會感到痛苦。

這是因為眼前的生活十分頹廢,我們卻很難以改變這種頹廢的狀態。頹廢是墮落的開始,如果你感受到了以下三點特徵,就需要多加註意了。

一、沉迷當下,隨遇而安

現如今,很多青年人信奉「活在當下」,但是他們活在當下的方式就是:躺在床上打遊戲、學習稍微困苦一點就放棄。

俗話說,現在不吃學習的苦,剛來就會吃生活的苦。

那些能讓我們變得更優秀的作息習慣都是難以堅持的。例如每天學習、堅持跑步與健身、早睡早起、閱讀更多課外讀物,這些習慣所帶來的影響是點點滴滴的,暫時很難看出自己與他人的差距

但是,沉迷遊戲、深夜追劇、胡吃海塞的確可以讓我們當下立馬就感到十足的快樂,但是快樂背後,卻又是無窮無盡的後悔與空虛。

這是因為,當人們在吃下高熱量的食物的時候,大腦會分泌出多巴胺,讓人感到快樂,遊戲也是如此,人們刷短視頻也會立即得到觀感,這些事物的反饋是即時的

例如,學習跑步這種需要長時間積累才能看到效果的事情,會讓我們感到枯燥乏味,從而提不起興趣。

但是,如果你只是一味地沉迷沒有意義的事,精神便會感到匱乏,切忌用享樂主義來麻痹自己,享樂的背後,只有無盡的後悔。

二、常常向下比較

中國學生家長都有一個奇怪的特點:「成績總是向上比,而吃穿總是向下比。」而處於青少年時期的學生,也會常常暗自與他人比較,比較內容多為穿衣打扮、名牌服飾等等。

在成年人的世界中,當許多人處於困境時,總會將自己和那些能力低下的人相比,從此獲得心理的滿足感與優越感。這是一種極其虛榮的體現,他們總是自己麻痹自己,但殊不知這是頹廢的開始。

每個人的背景不同,成長經歷不同,造成了人與人之間的千差萬別。但我們需要清楚的是,這是我們自己的人生,沒有必要和其他人進行比較。

我們需要比較的是:今天較昨天的自己是否進步了呢?比起從前的自己,現在自己是否過得更好呢?

即使我們非要和他人比較,也應該向那些更有毅力、原本與我們處於同一起跑線的人相比,只有看向更遠,我們才能走得更遠。

三、拒絕改變,常常麻痹自己

許多人對於現狀都感到十分不滿,但比起想要改變所帶來的困難,他們選擇沉迷現狀,並常常自己安慰自己:「這樣也挺好的。」

就如溫水煮青蛙,當青蛙意識到水溫滾燙的時候,它已經無法跳出來了。當自己面臨糟糕至極的困境時,已無力回天了。

人生的意義在於追求自己的人生價值,沒有人希望自己這一生是毫無意義的。人的一生大概會活36500天,我們是活了每一天,還是將同樣的一天重複了36500遍?

人生中充滿了機遇與挑戰,我們需要迎難而上,為自己創造一個優越的條件,讓自己在人生的選擇中有更多的權利,不是一味地沉迷現狀,拒絕做出改變。當你感到後悔時,可能為時已晚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明明內心很愛你,卻表現得很高冷是什麼心理?
斷舍離心理學:定期扔這三樣東西,你會活得更高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