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北朝時期我國已經出現原始火柴但並未得到廣泛應用

南北朝時期我國已經出現原始火柴但並未得到廣泛應用

所謂「洋火」,其實指的就是火柴,乃是鴉片戰爭之後從西方傳入清朝的日常生活用品,因是從外國進口的東西,故而在前面加了一個「洋」字。那麼,在「洋火」傳入清朝之前,古人們又是如何取火的呢?其實早在南北朝時期,我國便已經出現了早期的原始火柴,可惜沒有得到廣泛流傳。

鑽木取火:遠古時期到唐朝

鑽木取火,其實就是用硬木棒對著木頭摩擦或鑽進去,從而靠摩擦取火。鑽木取火的發明目前尚不得知,目前廣為流傳的則是源於中國古代的神話傳說。

相傳在遠古那個茹毛飲血的時代,有一位升任見到鳥啄燧木出現火花,便認為木中含火,於是折下燧木枝進行試驗,由此發明了鑽木取火的方式,之後他將這種方法交給了其他人類,從此人們便掌握了人工取火的技巧,開始製作熟食、以火取暖,使得人類的生存能力大為提升,而人們則將聖人稱為燧人氏,並奉其為「三皇之首」。

鑽木取火

到周朝時期,鑽木取火的方式已經廣為流傳,成為了人們生火的主要方式。由於古人較為迷信,認為火是上天賜予人類的禮物,因此取火的木頭應該與春夏秋冬四季相對應,這樣才算是遵循天理,因此《周禮·月令》規定:春天用柳木,夏天用棗杏和桑柘,秋天用柞樹,冬天用槐檀,這叫「改火」或「更火」。

杜甫在《清明詩》中曾寫道「旅雁上雲歸此塞,家人鑽火用青楓」,由此可見一直到唐朝時期,鑽木取火仍然是民間百姓生火的主要方式。甚至在上世紀的農村,仍然有人在生火是採用鑽木取火的方式。


擊石取火:魏晉時期到清朝

這種方式可能是受到了製作石器時迸發出火花現象的啟發,即用小刀等鐵器,通過敲擊石頭產生火花,然後使火花落到引燃物上。當引火物開始冒煙時,緩緩地吹或扇,使其燃起明火。而通過擊石生起的火,古人將其形象地稱之為「石火」。

西晉文壇三大家之一的潘岳便有詩曰「煩如敲石火」,可見這種方式在魏晉時期便已經出現。南北朝時期的文學家劉勰在《新論·惜時》中,則形容人的短促一生,猶如「石火」。到唐代時,擊石取火的方式已經廣為流傳,柳宗元便有詩曰「夜發敲石火,山林如晝明」,白居易也有詩曰「深爐敲火煮新茶,石火光中寄此身」。

古人取火之時,用鐵片和石頭相撞,下面放著用艾或紙加硝水製成的「火絨」,當火星落在絨上燃燒時,再用「取燈」(也叫發燭,以褪皮麻秸做成小片狀,長五六寸,將硫磺塗抹在一端,遇火即燃)進行引火。

到了清朝時期,在火柴還沒有出現之前,取火技術又進了一步,出現了一種叫「火鐮」的工具,這應該算是最早的攜帶型取火工具了。這種火鐮,縫皮為包,安鐵為刃內裝火石一片,火絨一團,如果要用火,取火絨豆許,放在石上,再用鐵刃撞擊,能發出火星,頃刻間就得火。


陽光取火:因取火材料太過貴重而沒能廣泛流傳

《周禮》有載「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夫燧是一種取火用具,即用金屬製成尖底杯,放在日光下,使光線聚在杯底尖處,杯底先放置艾、絨之類,一遇光即能燃火。可見,從周代開始,人們便已經掌握了利用陽光取火的方法。

宋朝的沈括在《夢溪筆談》則有一段更為詳細的記載:用凹面銅鏡放在太陽下,其光都聚向內,在離鏡一二寸處,光聚為一點,大如麻菽,觸物即著火。實際上這就是利用凹面鏡來聚集陽光,從而通過聚集熱量取火,這其實非常類似於現代的太陽灶。

火鐮

不過,這種取火方式雖然出現較早,但由於取火工具都是金屬和銅鏡之類的貴重器物,普通百姓條件極為有限,因而並沒有廣為流傳。


早期的火柴:南北朝時期已經出現,但並未廣為流傳

我國最早的火柴其實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時期,《資治通鑒》有載「陳宣帝太建九年,齊后妃貧苦,至以賣燭為業」,這裡的「燭」其實就是早期最為原始的火柴。

元末明初學者陶宗儀的《輟耕錄》中的《發燭》條說,「杭人削松木為小片,其薄如紙,熔硫磺塗木片頂端分許,名曰發燭,又曰粹兒,蓋以發火及代燈燭用也。史載周建德六年(577年),齊后妃貧者以發燭為生,豈即杭人之所制矣。」明末清初的高士奇在《天祿識余》也有類似記載。

當時北齊腹背受敵,物資短缺,尤其是缺少火種,做飯都成問題。當時后妃和一班宮女將硫磺沾在小木棒上,藉助於火種或火刀火石,能很方便地把「陰火」引發為「陽火」。

北宋陶谷在《清異錄》則記載,「夜有急,苦於作燈之緩。有智者,批杉條染硫磺,置之待用,一與火遇,得焰穗然。既神之,呼引光奴。今遂有貨者,易名火寸」。這是說當時民間百姓非常流行用一種塗上硫磺的杉木條引火,大家可以想像一下,一個木製的小棒,一頭塗著硫磺之類的易燃物,是不是很像火柴。

不過,這種原始的火柴雖然出現較早,但由於硫磺易燃且有毒,製作起來比較危險,再加上難以儲存,因此並未得到廣泛流傳。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北朝 的精彩文章:

中國傳統服飾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風格和審美理念
殿和堂在南北朝以前是同一種建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