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故事 > 「懂我的人,一個就夠了」

「懂我的人,一個就夠了」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文?| 有書燕穿楊?·?主播?| 阿成

有書君說

我國的詩人多如群星,然而至今在文學界、設計界、紡織界,以及社會生活領域,仍有廣泛影響的人並不多。

而女詩人更是少之又少。

不過,東晉十六國時期的詩人蘇蕙卻做到了。

更為傳奇的是,她的傳世作品只有一幅圖,圖中不過840字,卻能組合出近10000首詩。

今天,就讓我們一探這傳奇背後的故事。

唐朝如意元年五月一日,一代女皇武則天揮毫潑墨,為她極為讚賞的一幅圖,洋洋洒洒寫下了序言。

這幅圖,就是蘇蕙的《璇璣圖》。

璇璣是北斗七星第二星天璇星與第三星天璣星的合稱,常用來指代北斗星。

因為北斗星會根據季節在天空旋轉,所以「璇璣」又有「旋轉」的含義。

《璇璣圖》的意思就是可以旋轉著讀詩的一幅圖。

《璇璣圖》

武則天在序言中,詳細地敘述了這幅圖的由來。

《晉書?列女傳》對蘇蕙的介紹不足70字,幸虧有了武則天的這篇序言,我們才得以詳細了解這個詩才驚人的女子,以及她那傳奇的愛情故事。

若蘭初嫁

蘇蕙,字若蘭,是東晉十六國時期前秦人士。

她出生在陝西省咸陽市武功縣,父親曾任陳留縣令。

蘇蕙清秀俏麗,安靜內斂。

很小的時候,她就非常喜歡讀書,尤其喜歡讀詩。

很快,她便會作詩了,而且水平頗高。

稍大一點,她又學會了刺繡和織錦。

成年以後,當同齡人紛紛定親時,她卻拒絕了不少親事。

原來,她並不想隨便嫁個人就好,而是希望嫁個能與自己心靈相通、志趣相投的人。

好在,她等來了竇滔。

蘇蕙

竇滔是陝西省寶雞市扶風縣人,是右將軍竇子真的孫子。

東漢時,扶風有四大朝臣「班、馬、耿、竇」,竇滔便是竇家之後。

竇滔不僅繼承了爺爺的武將風範,還自有一番文人氣質,是難得的文武全才。

他精通文史,常與人交流心得想法,在當時頗有名氣。

而且竇滔高大帥氣,從相貌上也堪配蘇蕙。

於是,16歲那年,聰慧美麗的蘇蕙披上嫁衣,嫁給竇滔為妻。

婚後的竇滔更加意氣風發。

前秦皇帝苻堅對他很是欣賞,命他軍中效力。

竇滔沒有辜負苻堅的期望,屢建軍功,步步高升。

很快,他便被升任秦州刺史,相當於今天甘肅天水的軍事行政長官。

婚後最初的日子,一如蘇蕙的想像。

兩人常常一起作詩,互相點評、欣賞。

這讓一向內斂,很少與人交流的蘇蕙覺得,竇滔不僅是丈夫,更是知己。

漸漸地,蘇蕙的創作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尋常的詩已經沒有多大意思了。

為了提高作詩和賞詩的難度,蘇蕙慢慢琢磨出一種迴文詩。

迴文詩,是一種詞句可以回還往複,正讀倒讀皆有意義的詩體。

例如,「潮隨暗浪雪山傾」讀起來很通順;倒過來讀「傾山雪浪暗隨潮」,也很通順。這就是典型的迴文詩句。

蘇蕙是迴文詩的開山鼻祖,歷代的迴文類詩文集,放在首位的作者通常都是蘇蕙。

後來,宋朝的王安石、蘇軾,明朝的湯顯祖等著名文學家,均有迴文詩問世,但都難以和蘇蕙相提並論。

蘇蕙和竇滔在迴文詩中發現了無數挑戰,也獲得了無數樂趣。

當然,與之相隨的,還有夫妻之間這種心心相通的和諧與歡樂。

然而,人生若只如初見,那該多好。

蘇蕙甜美如蜜的婚姻生活,終究還是有了苦澀。

等閑變作故人心

竇滔風流倜儻,不僅愛詩文,也愛歌舞。

那時有一位叫做趙陽台的歌姬,纖細艷麗,歌喉之婉轉、舞姿之妖嬈,無人能比。

竇滔把她納為妾室,偷偷安置在了一處別館。

但終究,這件事還是讓蘇蕙知道了。

一時間,蘇蕙如五雷轟頂。

她怎麼也沒想到,昔日那個疼她愛他、敬她懂她的人,竟會移情別戀。

然而,她卻無可奈何。

那個時代,納妾並不違法,有些妻子甚至會主動為丈夫納妾。

蘇蕙只能打落牙齒和血咽,將一腔心事盡付詩歌。

這還不是最殘酷的,更麻煩的是,竇滔在一次軍事行動中,因為抗旨不遵,被貶謫到了遠在天邊的敦煌沙漠。

竇滔

得知消息的蘇蕙,不禁懷疑是不是趙陽台迷惑了夫君。

因為以往的竇滔深得皇帝的愛重,怎麼會輕易抗旨?

再加上蘇蕙常年在家侍奉公婆,管理家政。

而趙陽台卻不用盡一點義務,只知道歌舞取樂。

想到這裡,一向安靜的蘇蕙不由得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

她率領一眾婢女,找到了趙陽台居住的地方,揪住趙陽台就是一頓暴揍。

此時竇滔已經遠在敦煌,失去靠山的趙陽台只得挨了這頓打。

但不久後,皇帝苻堅攻下了東晉的襄陽城,卻擔心守不住。

考慮到竇滔的文韜武略,苻堅決定重新啟用竇滔,讓他鎮守襄陽。

接到命令後,竇滔即刻從敦煌趕往天水,想帶著妻妾一同向襄陽進發。

哪知趙陽台一見他,便哭訴蘇蕙的窮凶極惡,曆數蘇蕙的缺點瑕疵。

竇滔聽完,心中大感遺憾。他沒想到文氣優雅的蘇蕙,竟會向趙陽台大打出手。

但不管怎樣,竇滔仍然放不下蘇蕙,於是便讓蘇蕙、趙陽台陪他一起出發。

蘇蕙聽說趙陽台也要去,頓時心如刀剜,恨意滔滔。

於是她斷然拒絕了竇滔的要求,表示絕不和趙陽台一起去襄陽。

竇滔好說歹說,蘇蕙不為所動,竇滔只好帶著趙陽台走了。

而且走後音訊全無,似乎把她完全忘了。

此情此景,讓蘇蕙的剛強堅持很快變成了綿綿傷痛。

想我蘇蕙年僅21歲,從此就要守活寡了嗎?

事到如今,該怎麼辦?

重歸於好

蘇蕙一次次擦乾眼淚,打開已經看了無數次的詩集,去尋找力量。

當她看到卓文君用詩歌挽回司馬相如的心意時,不由得心中一動。

她想到:詩歌恰是我所擅長的呀,況且夫君原本也是極愛詩歌的。

不如就作一首迴文詩,既能讓竇滔憶起舊情,又能讓他明白我愁腸百結的心情。

於是,她打起精神,開始設計一首新的迴文詩。

這首詩總共840字。

這麼多字,混在一起,竇滔能讀出來嗎?

不行,必須把字詞分區。

怎麼分呢?

她想到,可以把所有字詞分為5個區域,用5種不同顏色的絲線來編織。

於是,她拿出絲線,架上織機,開始把這840字織入一幅八寸見方的手帕之上。

一天一天過去了,一幅玄妙的迴文詩圖樣,漸漸展現在蘇蕙眼前。

這幅圖,五色鮮明,光澤晶瑩。

最令人叫絕的是,這方方正正的一幅圖,不論正讀、倒讀、輪轉讀、迴轉讀、退字讀、借字讀、蛇行讀、放射讀,還是向心讀等,均能組成嚴整的詩句。

蘇蕙把這幅圖叫做《璇璣圖》。

當她身邊的人看到這幅圖時,都紛紛搖頭,表示根本看不懂。

而蘇蕙卻笑著說:「非我佳人,莫之能解。」

意思是,只有我的知心人,才能看得懂。

不久後,她便讓人把這幅圖送到了襄陽竇滔手中。

竇滔展開這幅圖,細細琢磨、慢慢品味,但見其上儘是思念之意、傷感之情。

他不由回憶起當年他和蘇蕙二人一起琢磨、創作迴文詩的場景——何等默契,何等歡愉。

他日夜翻看,不肯釋卷。

終於有一天,他送走了趙陽台,把蘇蕙接了過來。

從此二人琴瑟和鳴,白頭偕老。

多年以後,蘇蕙寫過的絕大部分詩歌,已經散失殆盡。

但這幅《璇璣圖》卻被世人狂熱追捧,成為了象徵愛情的文化符號。

從此以後,「錦書」、「錦字」、「迴文」成了古典文學中不可磨滅的愛情意象。

歷朝歷代,都有人借蘇蕙和她的《璇璣圖》吟詠愛情。

唐朝時,武則天為《璇璣圖》寫了序言。

明朝時,李汝珍把武則天的序言寫入了《鏡花緣》,並對《璇璣圖》進行了解讀。

清朝時,據《扶風縣誌》記載,這840字的《璇璣圖》已經被解讀出9958首詩。

直到今天,仍有人千方百計想去解讀上面的詩句。

至於蘇蕙的愛情故事,更是被不斷搬上戲台、熒幕。

蘇蕙的影響力不僅遍及文藝界,也擴展到了其它領域。

在紡織領域,設計師把迴文錦字作為一種特殊紋樣,加以變形、改造,廣泛用於各類紡織品的圖案設計上。

在社會生活領域,蘇蕙的迴文織錦手帕,歷經千百餘年,已經演變為關中一帶女子出嫁時的必備物品。

關中女子出嫁前,最早用五色線織就一幅幅手帕,待出嫁之日散發給親人和幫工人員;後來逐漸變成購買印花手帕。

蘇蕙恐怕很難想到,她當年寫給丈夫的情詩,會讓億萬人銘記。

一方面,因為《璇璣圖》實在太過玄妙,前無古人,後無來者。

另一方面,它背後的故事,說出了大家對愛情的期待:

相知相愛、直到永遠......

記 得 拉 至 文 末 為 有 書 君 點 贊 哦 !

【腹有詩書氣自華,歲月從不敗美人】系列

正在連載中

明天我們要講的是

班婕妤的故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有書 的精彩文章:

一首「告別歌」聽哭無數人:錯過一次,便是一生
人有正氣,才有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