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佛學 > 362.達到這種程度,修習聖道比較順利

362.達到這種程度,修習聖道比較順利

卷二十四丨十迴向品第二十五之二

唐于闐國三藏沙門實叉難陀譯

美國萬佛聖城宣化老和尚講述

開經偈

無上甚深微妙法 百千萬劫難遭遇

我今見聞得受持 願解如來真實義

【爾時,金剛幢菩薩,承佛神力,觀察十方,即說頌言。】

這時,金剛幢菩薩,仰承著十方諸佛、釋迦文佛、和毗盧遮那佛,諸佛的大威神力,而普遍觀察十方一切眾生的因緣,和法會的大眾,用偈頌的方式,把前面的長行,重複再說一遍,以便一切眾生更容易明白。

菩薩已得不壞意 修行一切諸善業

是故能令佛歡喜 智者以此而迴向

菩薩,是指的修不壞迴向的這位菩薩。這位菩薩「已」得。「已」得的「已」字,在中國字里有三個相仿的字樣。如:「己、已、巳」,這三個字很少不同的地方,但意思則大不相同。第一個讀「幾」, 是自己的意思,又是天乾的第六位(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天干是中國古時用以計時的字,配合十二個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戍、亥),計年號用。第二個讀「以」,就是已經得到,已經過去的意思。第三個讀「似」,如上午九時到十一時就叫「巳時」,是地支的第六位。

這句偈頌說菩薩已得,說他已經得到了不壞的智慧。不壞的意思,一則善根迴向,皆通事事無礙。二則不會被天魔外道所破壞。菩薩已經得到了這種智慧。

「修行一切諸善業」,這一句乃是解釋第一句頌的。第一句頌是修不壞迴向的果,這一句就是因。因為修行一切的諸善業,所以能得到不壞的智慧。如果不修諸善業,就得不到這種智慧。菩薩成就「不壞意」,實在是修諸善業功德的關係。

「是故能令佛歡喜」的「是」字,是承上頌句,說:就是這個原因,所以菩薩能夠令十方三世諸佛生大歡喜心,諸佛歡喜,菩薩歡喜,皆大歡喜。如果你、我、他任誰發心修此不壞迴向,行諸善業,得到不壞意,十方三世諸佛同樣都會歡喜。智者,就是有智慧的人。他用這不壞的善業善根所成就的不壞智慧,來迴向給眾生,迴向給菩提,迴向給實際。

供養無量無邊佛 布施持戒伏諸根

為欲利益諸眾生 普使一切皆清凈

修不壞迴向的這位菩薩,他所修的善業,是從供養無量無邊的諸佛做起,在三寶前種諸善根。他又對眾生廣行布施,所謂內財──頭、目、腦、髓、皮、肉、筋、骨,如有眾生向他乞求,他沒有一樣不樂於施捨的,而無吝惜懊悔之心。外財──國、城、妻、子、七寶,凡是身外之物,他都能慷慨給予。還有法施──法施就是教化眾生,為眾生宣揚佛法,闡解法義,接引眾生皈依佛門,令眾生行八正道,普使眾生身心安樂、法喜充滿。無畏施──眾生如有內憂外患,遭受厄難恐懼之時,菩薩不惜犧牲自己,在精神上,實際行為上,都能給予眾生一種安全之感,使令眾生如獲一位依護者。

菩薩又嚴持清凈戒──戒是止惡防非。戒律分多種,普通受五戒──殺、盜、淫、妄、酒。受戒以後,有戒神保護,每一戒有五位戒神,倘若你犯了一戒,就少了五位戒神。如能在內心、外行為上都守著清凈戒,那些戒神就永遠保護著你,所以我們持戒要清凈如滿月,就像十五的月亮,圓滿無缺。

布施、持戒都做到了,最重要的還要「伏諸根」,才能成就無上道。伏諸根,根是指我們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要把六根調伏,使它不亂馳。如眼歡喜美色,你要令它不受色塵所轉,這就是調伏了眼根。耳歡喜聽好聽的聲音,就要不令它受聲塵所轉,這就調伏了耳根。鼻能不被香塵所轉,舌不為味塵所轉,身不為觸塵所轉,意不被法塵所轉,這樣就調伏了諸根。達到這種程度,修習聖道,比較順利。

菩薩忍苦耐勞苦修,他不是為自己,而是為想要利益諸眾生,希望能令一切眾生,普遍地得到清凈智慧,恢復清凈本原,妙真如性。

一切上妙諸香華 無量差別勝衣服

寶蓋及以莊嚴具 供養一切諸如來

菩薩供養十方諸佛的供養物品,吃的、用的、裝飾道場的,沒有一樣不是上好的。譬如供養香華,一定拿最名貴、稀有、顏色鮮艷、香味清幽的。衣裳服飾,無量無數各種式樣,都是上好質料。差別的「差」字,有三種讀音,三種意思,看它用在哪兒,與上下文有關係,所以讀音就不同,講解也不同:

(1)讀「叉」:兩數相減的餘數,叫差數。事情有錯誤,謂之差錯。東西不同,謂之有差別。數目不夠有欠缺,差一點兒。貨物不精良,說太差。做事不努力,說太差勁。

(2)讀「雌」:形容東西不整齊,常說參差不齊,等級不同,謂之等差。

(3)讀「柴」字的陰平:叫一個人去做事,叫差遣。被人使喚的人,叫差役。代表公家出去辦事時,叫出公差。

中國字,常常有一字幾個讀音的,有語音有讀音的區別。跟著讀音,它的用法就不同,意思也有改變。這只是順便淺淺地舉個顯淺的例說說,如果想知道得多點,還要求詳細,那最好是研究中國文字學,對文字的變化沿革、構造、用法,就更能詳細了解。

菩薩供養香華衣服之外,還供養許多寶蓋、香蓋、華蓋、幔蓋等等之外,及其它莊嚴道場用的裝飾珍寶各物。菩薩用以上這些莊嚴物品,供養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如是供養於諸佛 無量無數難思劫

恭敬尊重常歡喜 未曾一念生疲厭

菩薩像前面所說的方法,供養十方三世諸佛,他並不是偶爾一兩次,也不是高興就供養,不高興就算了。菩薩他根本不在時間上著眼,他是日日如是,年年如是供養。經過無量無數的大劫,他都是這樣供養諸佛,恭敬諸佛,尊重承事諸佛,歡歡喜喜地親近諸佛。雖經無量大劫,他也未曾一念生過疲厭的心。

專心想念於諸佛 一切世間大明燈

十方所有諸如來 靡不現前如目睹

這位修不壞迴向法門的菩薩,恆常是專一其心,思惟諸法之外,就只是觀想思念於十方諸佛。因為十方諸佛,就是照明一切世間,驅除一切黑暗,使一切世間都光明,像一盞大光明之燈。菩薩修行達到了這種境界,能不動於身,十方三世的諸佛,隨時都可以現在他的面前,不異於親眼目睹。

不可思議無量劫 種種布施心無厭

百千萬億眾劫中 修諸善法悉如是

菩薩在不可心思、不可言議的無量大劫以來,他總是沒有間斷地做種種布施。不計內財外財、法施、無畏施,他從沒有生過吝惜心和厭倦心。他總是布施給人,絕沒有想到要別人布施給他,或者希望得到如何的報酬。我們出家人接受別人的布施,固然不算非分,但也應該多少布施於人。出家人千萬不要貪圖利養,要學菩薩難捨能舍的布施精神,要有再多布施,也覺不夠的思想。不要學貪心鬼,只想別人對他布施越多越好。菩薩在百千億那麼長的時劫中,他修種種的善法,都是這樣的無厭足。善法是包括眾善奉行,布施當然是其中之一。

彼諸如來滅度已 供養舍利無厭足

悉以種種妙莊嚴 建立難思眾塔廟

菩薩所供養的諸佛,功德圓滿具備了,行化的因緣已滿便滅度,即是入了涅槃。但菩薩供養諸佛的誠意仍不改變,供養諸佛的舍利亦如生佛,殷勤恭敬同樣沒有厭足的時候,依舊用種種最上好最奇妙的物品,尊重恭敬供養和莊嚴諸佛的舍利塔。

「難思」,是不計較財力的困難和來源,也不考慮自己的力量能否達到目的,不計一切就勇往執行,以建立塔廟為己任,以宏揚佛教為家務。故說「建立難思眾塔廟」。

造立無等最勝形 寶藏凈金為莊嚴

巍巍高大如山王 其數無量百千億

菩薩發心建造的塔廟,其數量之多,其形式的殊勝,沒有任何的塔廟可與它等比。他用種種的寶藏,最有價值的純凈金子,莊嚴粉飾塔廟的內外各地。塔廟的高廣,巍巍然好像須彌山王似的。像這樣的塔廟,並不是造了一個兩個就算了,而是造了無量數的百千億個。他看到什麼地方沒有塔,就造一個塔;什麼地方沒有廟,就起一座廟。

凈心尊重供養已 復生歡喜利益意

不思議劫處世間 救護眾生令解脫

菩薩以他最清凈的至誠心,尊重供養諸佛之後,隨即又生起一種歡喜心,和利益眾生的心。菩薩上恭敬諸佛,下化一切眾生,除這兩種心意之外,再沒有任何的心念,可以分佔他的心思。

菩薩修菩薩行,行菩薩道,於不可思議的時劫,他都與眾生同居處在這世間上。他並非貪圖世間五欲之享樂,而是為要救護一切受苦難的眾生,希望這些眾生都能脫離苦縛,而得到真正自由自在的大樂。可是眾生對於菩薩的苦心,一點也不認識,不明白,不了解,不知以恩報德,故勞煩菩薩跟著眾生在六道中奔波。

看起來菩薩沒有知音同道,好像很不合算,但菩薩救護眾生的心,是永不疲厭,永不退轉的。有許多人認為做菩薩太辛苦,不如做個鬼還好一點。你們可以考慮一下,究竟做哪樣好!

了知眾生皆妄想 於彼一切無分別

而能善別眾生根 普為群生作饒益

如果你有了做鬼比做菩薩好的思想,這就是愚痴的眾生的妄想。做菩薩即令沒有人了解,沒有知己同道,他還是要做菩薩。那做鬼的,再有多少人認識他,再有多少的鬼知己同伴,他還是個鬼。

菩薩明白世間上種種眾生皆是妄想所生出。眾生的意識,就是眾妄所成。眾生是從虛妄而生,又隨虛妄而死。你看有的人,希望讀個博士,成個專家,努力到差不多要成功了,忽然又死去。在生所學的,所明白的一切,死了就沒有了。如果能再轉得人身,又要從頭學起。等於一塊鐵,投入洪爐中冶煉,煉來煉去,剛要煉好時,又死了。這就是比如眾生總在妄想中打滾,而妄想終歸幻滅。

雖然如此,菩薩對於眾生總不捨棄,他明白這些眾生都是妄想所成,所以他對眾生不生分別心。而且他能很清楚知道眾生的根性,針對著眾生的根性,用種種方便善巧的方法,教化、接引他們。根性已成熟者,就先度。還未達到成熟機緣者,就等一等再度。菩薩對於眾生不生分別親疏愛惡的心,普遍為這些眾生做有利於他們的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宣化上人專弘平台 的精彩文章:

42.念一聲「阿彌陀佛」,對世界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不被一切境界所搖動,這就是「定」,怎樣得到這個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