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瑜伽 > 一年一度的咸甜粽子之爭,結果它C位出道

一年一度的咸甜粽子之爭,結果它C位出道

.粽子.

咸、甜之爭的前世今生

俗話說:

「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

粽子在歷經千載傳承之後

各有南、北一派

互有忠粉不相讓

又是一年端午節

一場吃貨界的咸甜之爭又開始了

PART 01

粽子的前世

南咸以肉粽為代表,北甜以棗蜜為傲,不過,從歷史上看,最早的粽子其實是分不出甜鹹的,甚至還有點兒苦。

這是因為最早的時候,粽子是用來祭祀的,它的儀式性要遠遠大於食用性。

在當時,北方稱它為?角黍(shǔ),南方稱它為筒糉(zòng)。

______

角黍是將黍(黃小米)飯用茭白葉包成牛角形狀,筒糉就是將大米放入竹筒中烹熟而成。

雖然東漢末年《風俗通義》中有提到:「俗以菰葉裹黍米,以淳濃灰汁煮之,令爛熟,於五月五日及夏至嘗之。」

但到了晉代,粽子才被正式定為端午節食品。

相對來說,甜粽可以說是歷史悠久。

早在唐朝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形狀各異的粽子,而且在唐朝的《韋巨源燒尾宴食單》中就提到一種淋上蜂蜜的粽子——「賜緋含香粽」。這是中國記載最早的有味道的粽子。

在那之後,宋朝《歲時雜記》《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中關於粽子的記載幾乎都是甜粽。也出現了果品入粽,詩人蘇東坡就有「時於粽里見楊梅」的詩句。

明朝時,《西湖遊覽志餘》中也有記「市食則糖粽、粉團、荷梗、孛婁、瓜子諸品果蓏」。

豆沙粽子

直到有文字記載的咸粽子之時,已經到了明朝中期,當時粽子的發展已經達到了巔峰,興起了一種「豬肉醬」餡的粽子。

清朝的時候,吃貨袁枚在他的《隨園食單》中也寫了咸粽子的做法

「揚州洪府粽子、洪府制粽,取頂高糯米,撿其完善長白者,去共半顆散碎者,淘之極熟,用大箸葉裹之,中放好火腿一大塊。封鍋悶煨,一日一夜,柴薪不斷。」

鹹蛋黃豬肉粽

PART 02

粽子的今生

即使是文化交流極為發達的今日,粽子的口味偏好仍有一定的地域規律:北方人吃粽子偏愛甜口,而南方人青睞咸口。

有人分析到這是由於我們一般有「主食為咸,輔食為甜」的飲食習慣,食粽呈現「南咸北甜」就可能與粽子在飲食中扮演的角色有關。

我國北方多地居民以麵食為主,因此粽子一類含糯米的食物,一般作為飯後甜點等,故粽子愛甜的。

而南方氣候溫暖潮濕,適宜水稻生長,居民以大米為主食,所以粽子一般會當正餐,早中晚餐當中都有可能出現,既為主食,吃咸粽也就順理成章了。

發展至今,粽子的餡料已是極為豐富,同為甜粽可以區分為蜜棗粽、八寶粽、豆沙粽、紅豆粽、花生粽等;而咸粽大多與肉結緣,有鮮肉粽、鹹肉粽、燒肉粽、火腿粽、香腸粽等,配料也分綠豆、蝦米、香菇、蛋黃、板栗等。

甚至,現在還出現了一些特殊口味的粽子:小龍蝦、辣條、榴槤等。當然,還有集咸甜於一身的雙拼粽子。

不過對於真正的吃貨來說,是咸是甜不重要,吃就完事~

BUT,粽子雖好,也不能貪吃。不管是哪種口味的粽子,吃多都會讓胃感受到負擔。

而且,據專家研究,晚上9點以後吃粽子會難以消化,從而轉換成妹子們最討厭的脂肪。

所以,面對老傳統,我們必須要有新講究。

PART 03

助消化瑜伽C位出道

消化道系統的堵塞阻礙食物的消化過程,就會引起噁心嘔吐、口臭、腹脹痛、反酸、腹瀉、便秘等。而瑜伽有利於激發和平衡消化系統的功能。

瑜伽體式能對腹部進行擠壓與釋放,使腹內消化器官得到深度的按摩。當消化器官受到擠壓時,陳舊的血液,膽汁與淋巴液被擠出臟器;而當它被鬆開時,新鮮的血液和能量又得以湧入其中。

比如,當我們練習扭轉體式時,身體的腹腔器官會隨著練習受到擠壓和按摩:胃、肝臟、大腸、膽囊和脾。

扭轉體式解剖示意圖

練習扭轉時,血液很少被輸送到消化系統,當從扭轉中退出,血液有力的流動便可以衝出毒素,被血液帶走,同時胃口、消化和排泄都有好轉,有助於防止和治癒便秘。

分享一套促進消化的瑜伽序列,可以幫助緩解積食和腹脹氣:

半魚王式

弓式

雙腿祛風式

站立前屈

蝗蟲式

金剛坐式

好課推薦

讓你的消化系統更健康

Kristen(睿叔夫人)將系統帶領大家認識到消化-排泄系統,深入探索體式的內在,直至器官層面,這不僅有益器官的健康,更重要的是培養對器官的覺知力。

Namaste!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YogaMala 的精彩文章:

消除側腰和臀部脂肪的習練秘籍
為什麼女生的手臂普遍沒力?這幾個加強手臂力量的體式安排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