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話說端午節的由來與習俗

話說端午節的由來與習俗

農曆五月初五,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端午節,它是中華民族的古老節日之一。端午也稱端五、端陽。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午日節、重五節、五月節、浴蘭節、女兒節、天中節、地臘、詩人節、龍日等等。

關於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紀念屈原說、「惡日」說、紀念孝女曹娥說、龍的節日說等等,說法不一。

紀念屈原說:

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北周宗懍《荊楚歲時記》的記載。「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張耒《和端午》)。楚國三閭大夫屈原力主聯齊抗秦,因讒被貶,流放沅、湘流域。流放期間,屈原憂國憂民,作《天問》、書《九歌》、吟《離騷》,創「楚辭」文體,開「香草美人」先河。因而,端午節也被稱作詩人節。楚國京都被攻破,屈原心如刀割,故國難棄,五月初五,屈原作《懷沙》,憂憤地抱石投江而死。楚國老百姓聽到消息,哀痛異常,紛紛涌到汨羅江邊去憑弔屈原。漁夫們划起船隻,在江上來回打撈他的真身。有位漁夫拿出為屈原準備的飯糰、雞蛋等食物,「撲通、撲通」地丟進江里,說是讓魚龍蝦蟹吃飽了,就不會去咬屈大夫的身體了。人們見後紛紛仿效。進而發展為端午食俗包粽子,煮雞蛋。人們划龍舟也是為了驅散蛟龍不至於損傷屈原的身體。

「惡日」說:

在先秦時代,普遍認為五月是個毒月,五日是惡日。《呂氏春秋》中《仲夏記》一章規定人們在五月要禁慾、齋戒。《夏小正》中記:「此日蓄葯,以蠲除毒氣。」《大戴禮》中記,「五月五日畜蘭為沐浴」以浴驅邪認為重五是死亡之日的傳說也很多。《史記·孟嘗君列傳》記歷史上有名的孟嘗君,在五月五日出生。其父要其母不要生下他,認為「五月子者,長於戶齊,將不利其父母。」《風俗通》佚文,「俗說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論衡》的作者王充也記述:「諱舉正月、五月子;以正月、五月子殺父與母,不得舉也。」 東晉大將王鎮惡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給他取名為「鎮惡」。宋徽宗趙佶五月初五生,從小寄養在宮外。可見,古代以五月初五為惡日,是普遍現象。可見從先秦以後,此日均為不吉之日。這樣,在此日插菖蒲、艾葉以驅鬼,薰蒼朮、白芷和喝雄黃酒以避疫,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紀念孝女曹娥說:

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

龍的節日說:

這種說法來自聞一多的《端午考》和《端午的歷史教育》。他認為,五月初五是古代吳越地區「龍」的部落舉行圖騰祭祀的日子。其主要理由是;(一)端午節兩個最主要的活動吃粽子和競渡,都與龍相關。粽子投入水裡常被蚊龍所竊,而競渡則用的是龍舟。(二)競渡與古代吳越地方的關係尤深,況且吳越百姓還有斷髮紋身「以像龍子」的習俗。(三)古代五月初五日有用「五彩絲系臂」的民間風俗,這應當是「像龍子」的紋身習俗的遺迹。

端午節習俗

吃粽子:

據說當初屈原投江之後,每到五月五日屈原的祭日,人們都把米飯扔到河裡紀念屈原。一天晚上,有人夢見屈原面黃肌瘦,就連忙上前詢問。原來,百姓投往河裡的米飯,都被魚鱉蝦蟹吃掉了。屈原無食充饑,所以日漸消瘦。他左思右想,不知怎樣才能不讓魚鱉蝦蟹吃米飯。屈原告訴他,如果用箬竹葉包飯,做成尖角的角黍(即粽子),魚鱉蝦蟹見了,以為是菱角,它們就不敢再吃了。那人醒後,就把此夢轉告給鄉鄰。第二年的端午節,人們就照夢中屈原說的方法去做。不久,屈原又託夢給那人,感謝人們送去的粽子。後來,人們都這樣去做,漸漸形成了包角粽的習慣。「五月里有午端陽,粽子油條泡雄黃。」端午節時,人們不僅要吃粽子,還要吃油炸食品。像油條、麻花、麻葉等,都是人們常做的油炸食品。在眾多的油炸食品中,糖糕和菜角是最典型最有代表性的節日食品。

男女送情:

青年女子給情人送香包,來表達對情人的愛慕。蘇軾晚年謫居南荒,端午節是愛妾朝雲的生日,端午前夕為朝雲作《浣溪紗》:「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詞中的朝雲性感迷人,美崙美奐。詩人願與愛妾相依相攜,一同升仙。一段老少愛情讓人眼羨。

喝雄黃酒:

喝雄黃酒據說可以驅避五毒。這裡有一個動人的傳說,白蛇娘子修行五百年修得人形,化作楚楚女子,在斷橋遇許仙,二人一見鍾情,結為連理。金山寺和尚法海卻認為白蛇為害人間,設計讓許仙在五月初五這天給白蛇娘子喝雄黃酒,已懷身孕的白蛇娘子盛情難卻,酒後露出原形,嚇死許仙。後來白娘子為救夫捨命盜靈芝,演繹了一場千古愛情的絕唱。

掛艾葉菖蒲:

民諺說:「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節,人們把插艾和菖蒲作為重要內容之一。家家都洒掃庭除,以菖蒲、艾條插於門眉,懸於堂中。並用菖蒲、艾葉、榴花、蒜頭、龍船花,製成人形或虎形,稱為艾人、艾虎;製成花環、佩飾,美麗芬芳,婦人爭相佩戴,用以驅瘴。食菖蒲可以成仙,可以長生,漢武帝欲求長主之術,曾吃菖蒲兩年。

佩香囊:

香囊又叫香袋、香包、荷包等,有用五色絲線纏成的,有用碎布縫成的,內裝香料(用中草藥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製成),佩在胸前,香氣撲鼻。這些隨身攜帶的袋囊,內容物幾經變化,從吸汗的蚌粉、驅邪的靈符、銅錢,辟蟲的雄黃粉,發展成裝有香料的香囊,製作也日趨精緻,成為端午節特有的民間藝品。戴香囊頗有講究。江南部分地方,「佩香囊」的習俗,內裝香料,送給戀人,以示忠貞之心。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並蒂等形狀的,象徵著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驅瘟之意,而且有襟頭點綴之風。香囊內有硃砂、雄黃、香葯,外包以絲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絲線弦扣成索,作各種不同形狀,結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瓏奪目。青年人戴香包最講究,如果是熱戀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製作一二枚別緻的香包,趕有節前送給自己的情郎。小夥子戴著心上人送給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圍男女的評論,直誇小伙的對象心靈手巧。

鬥草:

端午節人們群出郊外採藥,回來時往往舉行比賽,以對仗形式互報花名、草名,多者為贏,兼具植物知識、文學知識之妙趣;兒童則以葉柄相勾,捏住相拽,斷者為輸,再換一葉相鬥。白居易《觀兒戲》詩:「弄塵或鬥草,盡日樂嬉嬉。」《紅樓夢》描述了當時鬥草的情景,頗為有趣。寶玉生日那天,眾姐妹飲酒作詩,丫頭們則采些花草,鬥草取樂。這個出「觀音柳」,那個對「羅漢松」。豆官突然出「姐妹花」,難住了大家,這時香菱對「夫妻穗」。豆官不服,香菱說:「一枝一個花叫『蘭』,一枝幾個花叫『穗』。上下結花為『兄弟穗』,並頭結花叫『夫妻穗』,我這個是並頭結花,怎麼不叫『夫妻穗』呢?」豆官被問住,轉而取笑香菱:「薛蟠剛外出半年,你心裡想他,把花兒草兒拉扯成夫妻穗了,真不害臊!」

划龍舟:

相傳起源於古時楚國人因捨不得賢臣屈原投江死去,許多人划船追趕拯救。他們爭先恐後,追至洞庭湖時不見蹤跡。之後每年五月五日划龍舟以紀念之。初五正午,即敲響鑼鼓,扛起龍舟到河岸,途都有居民燒香禮拜。俗語說:「五月五。龍船鼓,滿街路」。表示歡迎,稱為「接龍船」。賽過龍,還要於初十「送水神」,並舉行「謝江」的儀式。

微信號搜索:中華詩文學習,或shiwen_xuexi

歡迎讀者朋友以個人名義分享,未經授權,禁止轉載用於商業目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華詩文學習 的精彩文章:

個人觀:詩詞中有境之生
這八首古詩詞,哪一句讀來讓你心潮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