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漫談古典詩詞中的「通感」

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漫談古典詩詞中的「通感」

《莊子·秋水》有一段有趣的對話。莊子與惠子游於濠梁之上。莊子曰:「鯈魚出遊從容,是魚之樂也?」惠子曰:「子非魚,安知魚之樂?」莊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魚之樂?」莊子知魚樂,是憑他的直覺,又稱第六感。而惠子的質問,表明他的遲鈍與隔膜。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說,「有我之境,以我觀物,故物莫不著我之色彩」,說的其實就是「通感」。通感是指在文學描寫中,人的五官感覺可以互相貫通。通感是文學作品中常見的修辭法。人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和味覺,在文學描寫中可以彼此打通。顏色可以有溫度,聲音可以有形象,冷暖可以有重量,氣味可以有體質。寥寥幾筆,就可以調動人的五官感覺,充分領略事物的美感。

在中華古典詩文中,一直都存在通感現象,最著名的例子,要算那句「紅杏枝頭春意鬧」了。枝頭的春意,屬於眼睛觀察的範圍,「鬧」卻把事物無聲的姿態,說成好像有聲音的波動,在視覺里獲得了聽覺的享受。清代著名批評家李漁,嘲笑這句詩是亂用,可見,李漁與惠子一樣,也是不太懂得通感的。

在中華古典詩文中,有很多對聲音的創造性描寫。聲音可以有氣味,如「芳氣隨風結,哀響馥若蘭」;聲音可以有熱度,如「乾風隨馬竹聲焦」;聲音可以有顏色和光亮,如「竹色笑語綠」、「猶吹花片作紅聲」、「風隨柳轉聲皆綠」、「笑語誰家簾幕,鏤冰絲紅紛綠鬧」、「月涼夢破雞聲白,楓霽煙醒鳥話紅」;鳥聲可以利快如剪,如「避人幽鳥聲如剪」、「燕語明如剪」,也可以圓潤如丸,如「鳥拋軟語丸丸落」

王維用「色靜深松里」來形容深凈的水色;劉長卿用「寒磐滿空林」來形容聲音的清遠和熱鬧,清遠的磐聲,回蕩在幽靜空曠的樹林里,寒意頓生;而杜牧則用「歌台暖響」來形容喧繁的樂聲。

李賀的比喻更有新意,「歌聲春草露,門掩杏花叢」,歌聲圓潤如珠,露滴也像珠子一樣圓亮,所以把歌聲比作露珠,但又多了甜美滋潤的效果;李賀的《李憑箜篌引》里,有「崑山玉碎鳳凰叫,芙蓉泣露香蘭笑」句,即是通感。

郎士元的七言絕句《聽鄰家吹笙》,「鳳吹聲如隔彩霞,不知牆外是誰家。重門深鎖無尋處,疑有碧桃千樹花。」就運用了「通感」的描寫手法,把視覺、聽覺、嗅覺、味覺和觸覺,一一溝通起來。「碧桃」是天上王母娘娘的,千樹桃花,灼灼其華,何等的繁華絢麗,那奇妙的音樂,如同人世間的靈境,一個「疑」字,寫出了如幻如真的感覺。

李白的《與史郎中欽聽黃鶴樓上吹笛》,「一為遷客去長沙,西望長安不見家。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結句「江城五月落梅花」,就是從《落梅風》的曲調名聯想到的。

無獨有偶,高適的《塞上聽吹笛》,「雪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後兩句也是運用了「通感」的描寫手法,拆用《落梅風》三字,寫笛聲寫出了視覺意象,構成一種幻覺或虛景,彷彿風吹的不是笛聲,而是四處飄散的落梅花片,一夜之中和色和香撒滿了關山,由聽曲而想到梅花之落,表達了了戍邊將士濃濃的思鄉情緒。

運用「通感」作為表現手法的古典詩詞,還有很多,如劉方平的《月夜》「今夜偏知春意暖,蟲聲新透綠窗紗」、蘇軾的《惠崇春江曉景》「竹外桃花三兩枝,楚江水暖鴨先知」、蘇軾詞《念奴嬌·赤壁懷古》「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等等。讀者在鑒賞古典詩詞時,需仔細加以體會,方能更好地領域中華古典詩詞獨特的藝術魅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花葉寒月夜 的精彩文章:

直播預告|檸檬合伙人走進武漢街頭,看見牙套也無法禁錮的燦爛
活血散寒、美容養顏的桑葚,農民掌握一點,就會有收不完的的桑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