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時尚 > 紐約華人金領9·11死裡逃生後從醫,如今從死神手裡救人

紐約華人金領9·11死裡逃生後從醫,如今從死神手裡救人

口述者:Thomas Lo(紐約麻醉醫生,華人第二代移民)

口述時間:5月底

執筆者:Tribecca Choi

我是華人第二代移民,在美國紐約生活、工作。2001年9月11日,正好是我23歲生日,紐約的雙子塔大廈遭恐怖襲擊,我從74樓辦公室逃出生天后,更懂得了生命的意義。我毅然從金融巨鱷摩根大通離職,成為了醫學院的學生,不過在讀醫學院之前,我給了自己1年時間,先成為一個廚師。

2020年,我已經是紐約城中著名的麻醉醫生,還連任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校友會主席,一場疫情,我衝到了最前線。

當地媒體對奮戰在新冠肺炎疫情一線的醫務工作者的報道,前副總統拜登在推特轉發。受訪者供圖

每救回一個人就會響音樂

我們像打贏了一仗

我在紐約的一家醫院工作,這裡也是接待新冠肺炎病人的重點醫院。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我們醫院暫停了其他非必要的手術。其實從三月底開始,為了避免集中擠兌醫療資源,非肺炎重症患者不能住院,非必要醫療像是眼科、牙科都得延後,有癥狀者可先打311與醫生電話問診開藥。那時,紐約州確診案例已超過7000人。為此,紐約還把會展中心改成了醫院,中央公園也建起了野戰醫院。

我也成為了呼吸科前線工作人員,幫助呼吸困難的重症患者插管、上呼吸機。我會穿上全套PPE(抗疫裝備,包括N95口罩、手套、隔離服、眼罩),有時更會穿上PAPR,看起來像宇航員一樣。我們是與病人接觸最緊密的人,從踏入病房,讓他們張開嘴,插管,整個過程風險都很大。我們必須保證能保護好自己,這樣才能保護更多的人,拯救更多的人。

四月份是紐約疫情的高峰期,我每天都要背著一個急救呼叫機,一響,我就知道我要上前線,為病人插管。那時一天要經手十幾個病人,忙到不可開交。到五月底時,疫情發展到達一個比較平緩的局面,一天一般面對2-3個病人。

四月的情況不太好,曾經活生生的紐約客,被看不見的敵人擊敗。那些天聽到死亡的新聞,我都會悲慟不已,自己身為醫者,沒法拯救這些生命,會有深深的無力感。

不過,每次若有病人成功救回來,醫院就會奏起特別的音樂,聽到這些音樂,我們會為彼此感到驕傲,又把一個兄DEI從死神那邊帶了回來。經過生命的大起大落,我也深刻體驗到,我們只能往前走,走到下一個新的正常。也許,這些記憶與創傷就是下一個正常。

從死神身邊走過的我

更珍惜每條生命

2001年9月11日,是我23歲的生日。那時,我剛從耶魯大學畢業,在摩根大通上班,我們辦公室在74樓。後來那場浩劫發生了,我從74樓一路跑下去,揀回了一條命。可能也就是那刻吧,我更懂得了生命的意義,決定成為一個醫生,專門和死神談判。

沒想到我的人生遭遇了911後,還會遇到這個新冠肺炎疫情。紐約,這個美國最繁華、人口最稠密的大都會,面對恐襲的經驗豐富,這次卻成了新冠肺炎病毒攻擊下的重災區。

疫情暴發初始,來自哥倫比亞大學、倫敦帝國大學、麥肯錫顧問公司等各個電腦模擬專家們的估計,都顯示紐約疫情會很嚴重,需要30000個呼吸器給重症患者使用。當時州長已下了居家令,但專家們明顯對這些政策以及紐約客的合作程度不樂觀。所以州長一直通過各種辦法增加醫療資源,這段時間,我們真的是在打仗。

一直到復活節前幾天,紐約的重症住院人數曲線開始平緩了,專家指出似乎已經過了高點,維持現狀的話曲線應該會慢慢下降。這表示,紐約的政策有效,效果比想像中好很多。

來自世界各地的愛與希望

能趕走害怕與恐慌

紐約到今天有40多萬人確診,這在任何一個城市都會是致命打擊,很多前線工作人員也會受不了這種壓抑,患上心理疾病,好在,來自社會各界的支持,又給了我們無限力量。

平日里,紐約是一個亂鬨哄的城市,有各個階層各種文化背景的居民,官方防疫團隊在宣傳中會給紐約客傳輸使命感與榮譽心,要大家用「愛」來保護其他人。

防疫團隊在一開始就發起 「stay home, save lives」 的口號,給紐約人使命感,讓他們覺得此時待在家是很神聖的事情。還有設社交媒體上的主題帖子,讓大家一起分享自己是為了保護誰而待在家裡。每到晚上七點,很多人開始鼓掌,為我們這些前線工作人員加油。

空中還會有飛機表演,既安撫居家的民眾,也為我們繼續鼓勁,紐約不少餐廳給前線工作者送來了免費食物,一些酒店甚至開放給醫療工作者休息,免去通勤之苦;歌者、音樂家、歌劇演唱家,會分批在晚上7點到醫院前為我們歌唱,走在街上任何一些地方,我們都感受到大家的支持。

瑞典駐聯合國大使給我們送來了食物。受訪者供圖

哥大中國校友會

送來了源源不絕的醫療物資

今年,我有幸連任了哥倫比亞大學醫學院校友會主席,疫情一開始,紐約醫療物資就陷入了緊張與缺乏中,很多醫院的前線工作人員,甚至要改裝垃圾袋來做醫療防護用品。

我動用了哥大校友會在全球的影響力,收到了很多物資援助,特別是中國校友會幫我找工廠,驗物資,給我們帶來了源源不絕的醫療物資,包括N95口罩、防護衣及面罩等。雖然疫情開始時,出現了針對中國人、亞裔的謠言與歧視,可無論是中國人,還是亞裔,在這場抗疫大戰中,付出的努力與幫助不可磨滅,大家真正團結一心,化解了許多困難。

工作之餘,我處理很多來自世界各地的郵件,並將來自哥大醫學院校友會200多個捐助者的100萬美金現金捐款、醫療物資、11000個N95口罩發放到紐約各中心醫院,包括了最缺物資的皇后區醫院。

很多有愛之人送來醫療物資,包括中國寄來的N95口罩等。受訪者供圖

給紐約大學醫學院派送醫療物資。受訪者供圖

我已經說不清

上一次見我兒子是什麼時候了

因為是前線工作者,我不想給我的家人帶來任何風險,所以疫情開始,我就沒再見我7歲的兒子,他一直和媽媽住,但我們每天都會視頻對話一段時間。

作為一個父親,我對兒子感到很抱歉,我錯過了他的成長期,別人的父母隔離期在家帶小孩,說被小孩氣到發瘋,但那對我來說,是「幸福得要命」。

我也想在他居家上課的時候,為他輔導學業,解決小學生們的問題;我也想在居家避疫期間為他煮上拿手的菜,除了醫生我還是一個廚師,他一直都喜歡我燒的菜;我也想夕陽西下前,帶他出去踩踩單車,打打棒球……每個前線醫務人員,都犧牲了自己的天倫之樂,因為我們要讓別人依然能享有天倫之樂。

我有很多同事會在遵守「社交距離」的情況下見見兒子,我不敢冒險。因為我和確診病人離得那麼近,見過太多生與死,你就不會隨意讓自己愛的人受到任何可能的威脅。

雖然現在紐約疫情平緩了,但是我們依然不能掉以輕心,很多人是無癥狀感染者,回暖的天氣,全國各地放鬆的狀態可能會讓疫情二次歸來。

所以我也想請求各位少聚集,多用口罩隔離自己……這樣我可能可以早一點能見到我的兒子,看看他長高了沒有。

我知道,天氣變好,大家都想出去。前些天,紐約州長還繼續鼓勵人留在家,他要大家在危難之餘還可以想想一些意外之喜,every cloud has a silver lining(烏雲背後總有陽光)。比如說,若不是因為疫情居家隔離,州長就不會有這麼多時間可以跟女兒好好相處聊一些心事。一些想畫的圖終於開始畫了,廚藝變好了,大家可以藉此機會思考什麼是自己人生中最大的遺憾和最珍貴的事物。並考慮平時是否把太多事情當成了理所當然,包括生命本身?

經歷過9·11和各種恐襲的紐約,其實面對大型災難都算冷靜。我跟紐約一起經歷過911、金融風暴、飛機墜機、地鐵炸彈、無數大小恐襲,但這次真的很不一樣。不過即使不同,我仍相信紐約可以渡過這一關。

南方都市報(nddaily)報道

* 南方都市報(nddaily)原創內容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南都君特選(戳下方標題)

心酸!老人無手機出示健康碼,徒步千里到浙江打工!有新進展

執行死刑!

王帥發聲

火車上的女「擔擔」!每天跨省賣水果,「不勇敢也要勇敢」

點個「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蔡百萬 的精彩文章:

馬國明新女友湯洛雯,大小姐造型零缺陷,比黃心穎更適合做妻子
紀梵希任命新設計師,背後大有來頭,GQ編輯封他為男裝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