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樹樁的採挖分享

樹樁的採挖分享

作者:徐志苗

期待您分享給更多的朋友。

記得關注@愛木盆景,更多盆景圖文視頻分享給你。

歡迎轉發,贈人玫瑰手有餘香。

樁景創作大多以採挖野生樹樁為起點。野生樹樁長期經歷火燎樵砍、畜啃獸咬、蟲蛀蟻蝕,適合製作盆景。再加之生態環境各異,生於懸崖隙縫的,形成姿態奇特的樹枝;生於山澗溪岸的,形成盤根錯節的根頭;生於高山風口的,形成遒勁曲折的軀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為我們提供了千姿百態的樹樁,這是我們樁景藝術創作的基礎,途徑。

也是樁景創作的快捷隨著盆景創作隊伍的日益壯大,盆景自然資源已顯得十分寶貴。樹樁的採挖是否得法,直接關係到該樹樁的生死命運。這一關不把好,不但流失了寶貴的自然資源,也浪費了精力和時間。【關注愛木盆景,和愛木一起玩盆景】

採挖樹樁要抓好時令、工具、方法等環節。

一、採挖時令

我國幅員廣闊,地理要素不同,樹種習性各異,很難嚴格劃定採挖時令。以浙江一帶而言,大致可划出三段時令:其一,最佳採挖時間,即陽曆2月中旬至3月中旬。這段時間樹木的休眠期已結束,根系開始活動,樹木尚未發芽,樹體內儲藏的養料也未消耗,雨水較多,採挖的樹樁成活率高。其二,禁忌時令:1月、7月和5月,1月和7月是一年中嚴寒酷暑季節,惡劣的天氣直接威脅著樹樁的成活。5月正是樹木新芽已發,新葉未成熟時期,樹體內原儲藏的養料已消耗殆盡,這段時間挖樁,經過一番折騰和裁截,樁頭體質虛弱,新樁難恢復元氣,也影響成活。其三,一般可挖時令,除上述時間外,一年中還有相當時間也可以挖樁,只是要注重一些附加條件,如採挖時要帶土球,養坯中要注意遮陽、保濕、防凍等工作。

我們在選擇挖樁時令時,始終要切記樹木的生理習性。樹樁從採挖栽植到新芽長出這段時間是樹樁內外生死矛盾衝突的最劇烈階段,對樹本身來說是經歷—次大「磨難」。這段「磨難」時間越短成活率越高。比如,晚秋挖的樁一般條件下要待到翌年4月才發芽,6月和8月生長期採挖的樁,一周內就發芽,時距何等懸殊!期間管理工作量的差距更是不言而喻。

二、採挖工具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採挖樹樁工具十分重要。挖樁在野外作業,往往交通不便,所帶工具尤其要求輕巧、靈活、耐用。多年來我所用的挖樁工具共有五種:手錘、鋼鑿、手鋸、枝剪、小鋤頭。有了這五件工具,不但中小型樹樁能挖下,挖大型樹樁也不成問題。這五件工具的功用簡述如下:枝剪和手鋸用來截斷干枝和根,能剪則剪,不能剪則鋸。小鋤頭用來挖溝,在樹樁周圍挖溝,挖到根時用枝剪和手鋸截除。用小 鋤頭比大鋤頭靈活,且不易傷根。如果用大鋤頭斬根和撬根,則易造成大面積根傷和根的扯裂,影響成活。小鋤頭無需太寬,但要有一定厚度,便於清除溝里的石塊。鋼錘和手錘也必不可少。碰上粗大的根,或底根,或手鋸難以伸達的根,就得用手錘和鋼鑿來對付。對於特別粗大的 根,先鑿個「Ⅴ」字形缺口,再進一步把根鑿斷。鋼鑿掉過頭來可作鋼釺使用。鋼鑿需要定製,鋼質要堅韌,使用中不落缺,不卷刃。鑿口有6cm~7cm寬就行了,刃口也無需太鋒利,長度45cm左右,太長無法裝包。

三、採挖的方法

樹樁採挖是否得法,也是關係到能否成活,能否成才的重要環節。

發現了有用的樹樁,下鋤前要仔細觀察判斷干枝的趨勢和根的走向,作出初步設計。為了便於挖掘、運輸、對樹冠進行初步修剪,除去造型不需要的干枝。有的樹樁藤本狀的干枝交織一起,形成了巨大棚架,樹冠洋洋洒洒一大片,修剪起來很費事,就採用和手鋸把樁頭上不需要的干枝截去一段,使人能蹲著鑽進鑽出就行。樹樁挖出來後,樹冠棚架仍保存完好。

在下鋤前還要確定土球的大小,開溝的範圍。挖掘時先下坡後上坡,先易後難。在開挖的整個過程中要始終注意根的情況,對造型根要考慮所留長度,還要不使其受傷。對那些側根、細根很少的老樁必須慎重行事。如發現有粗大的底根,要分析情況區別對待:表面側根發達的底根可留短些;否則,留長一些,地上部主幹過於低矮的底根也宜留長一些,以便日後提根。開溝的深度視根系分布而定,待樹根截斷後才可起樁,切忌根未斷清就急於將樁亂搖強拽。

樹樁起出後要細緻觀察,審 定設計造型方案,進一步修整根系和土坨。根系發達的,為減輕運輸重量可以清除宿土。對根系不理想的樹樁要保護好土坨,並用編織物或藤條之類加以包紮。樹樁挖後留下的土坑,要適當回填。這樣做一方面保護生態環境:另一方面使一些有根萌習性的樹種,如紫薇、榆、雀梅等能從根上萌生新株,填補空缺,也作為對大自然回贈的微薄回報。定設計造型方案,進一步修整根系和土坨。根系發達的,為減輕運輸重量可以清除宿土。對根系不理想的樹樁要保護好土坨,並用編織物或藤條之類加以包紮。

樹樁挖後留下的土坑,要適當回填。這樣做一方面保護生態環境:另一方面使一些有根萌習性的樹種,如紫薇、榆、雀梅等能從根上萌生新株,填補空缺,也作為對大自然回贈的微薄回報。

四、採挖注意事項

1.要初步了解樹樁分布的生態規律。各種樹木對光照的要求不同,有喜陰樹種和耐陰樹種之分,前者在陽坡上易找到,後者在陰坡上較常見。在人跡罕至的高山密林中是找不到好樹樁的,只有在人類生產活動干預大的地頭坎角,陡坡石隙,山澗溪峪等處才能找到好的樹樁。

2.要注意安全。必要時採用藤條做安全帶,不要站在下坡強拉硬拽起樁,以防連人帶樁滾下山坡。

3.要注意「盆德」。以道德規範來約束自己,不做損人利己、損公濟私的事。在挖樁中要做到「五不挖」:缺乏盆景藝術價值的樹木不挖;影響地坎、堤岸、路基安全的樹樁不挖;墳墓上的樹樁不挖;風景園林控制區範圍內的樹樁不挖;特大的古樹樁不挖。

對了,朋友們,?最近微信改了推送規則,現在公眾號已經不是按照時間先後推送文章,而是有一套權重了。也就是說,如果你看一個號看少了,或者從來不和這個號互動,那你以後可能就再也收不到這個號的推送了。我也很無奈,但沒辦法。

所以如果你以後還想收到我的推送,最簡單的方法,是給我標個星標。這樣絕對能收到。如果不想星標,可以經常給我點點贊,經常來看看我又寫了些啥。謝謝大家。

文末點個【在看】吧,與君共勉。

【分享】一次,都是您對正能量的支持!

關注公眾號,

送《小型盆景製作與賞析》電子書

愛木期待與您面對面的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愛木盆景 的精彩文章:

淺談石榴盆景壞果的抑制和補救
迎來山花爛漫,留得松柏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