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朝第一帝劉裕:被世人誤認為出身寒門,其實也是士族子弟

南朝第一帝劉裕:被世人誤認為出身寒門,其實也是士族子弟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辛棄疾的這首詞是對傳奇皇帝劉裕一生的最佳寫照。劉裕利用戰爭和權術,統一了分裂多年的東晉。而後又發動兩次北伐戰爭,滅燕平秦,差點一統中國,提早結束華夏大地南北割裂狀態。毫無疑問,劉裕是一位卓越的軍事家與政治家,他也一直被後世所稱頌。

對劉裕的印象,世人往往認為他是寒門子弟翻身崛起,打破了東晉門閥政治局面。劉裕通過政治鬥爭和軍事力量擊敗了不少老牌門閥,這確實不假,但他卻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寒門出身。那麼劉裕的出身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父親任郡功曹,弟弟學於國子監

分析一個人的出身地位,首先要從他的家族入手。劉裕少時家貧,母親生下他後沒多久就病死了,父親劉翹甚至因為請不起奶娘而一度想要拋棄劉裕,最終在親戚的撫養下劉裕才得以長大。雖然劉家經濟條件不好,但在漢魏晉時期,貧窮並不意味著出身一定低下。比如,曹魏時期的賈逵,他到冬天甚至要和姐夫穿同一條褲子,但賈氏家族依然是當地的名門望族,賈逵在成年後不久即出任郡吏、再遷縣令;再比如,崔林,他出身於清河崔氏豪族,卻仍需要徒步赴鄔縣做官,連車馬都沒有;東晉琅琊王氏的王韶之,甚至貧窮到三日絕糧,這聽起來顯得更為誇張。

宋武帝畫像

劉翹家族本在彭城,是永嘉之亂後遷至南方的「僑人」,儘管東晉政府特地為這些「僑人」設置了「僑郡」,但這類家族在南方大多沒有經濟基礎,所以才變得比較貧窮。雖然貧窮,但在當地僑族之中劉翹仍屬於上等出身,故可以做郡功曹,其父劉靖更是東安太守。

郡功曹是郡中掌管郡吏人事任命、官員功績核定的官職,它與督郵一同被稱為「郡之極位」,這類官職往往由郡中最為顯赫家族中的子弟擔任,寒門中是很少有人能做這個官。甚至有些寒門子弟根本不敢做這個官,比如當時吳興太守王韶之曾委任吳逵做郡功曹,吳逵就因為自己是寒門子弟,堅持辭讓此官,生怕任功曹後會得罪郡中大族。

劉裕的弟弟劉道憐少時便入學國子監,這亦可證明劉裕家族的身份並不低。西晉時新創的「國子學」,將大族子弟盡數收納進國子監學習,而原本的太學機構慢慢只剩下了寒門學子。故國子監的學生常被時人稱為「蘭」,太學的寒門學子則是「艾」。蘭香艾臭,用以暗喻雙方身份地位的貴賤之別。劉道憐學成後任徐州從事,州從事亦是州中要職,往往由州中大族擔任,一州大概設置十多個從事,掌管著州中政治的方方面面,這樣的官職同樣是寒門難以染指的。

劉氏姻親之族皆為士族

魏晉南北朝時期,在門閥政治的背景下,家族聯姻尤為講究門當戶對。大族與大族結姻可以獲得對方的政治資源,強強聯合方能在政治上不倒。彭城劉氏的姻族主要是趙、蕭、臧三姓。

劉裕母親名為趙安宗,她的父親是一郡之太守,級別並不低。她的哥哥趙宣之則是江乘縣令,繼母蕭文壽的父親蕭卓亦是縣令。縣令這類地方長官,因為可以輕鬆受賄、剝削百姓,所以門閥之間非常眼紅此官。在門閥政治下,寒門想成為縣令非常困難,各大家族為了把持縣官的任命,甚至公開抵制皇帝任用寒庶為縣令。皇帝若想用寒門為縣令,此人必須是「人才可拔」,否則便會「談者紛然」。可見大族對縣令這種官職的競爭也很緊張,故而會堅決排斥寒門子弟。子弟中能頻繁有人做縣令,這種家族已然不簡單。

劉裕夫人臧愛親

劉裕的岳父臧俊為郡功曹,功曹之重,前文已有敘述。劉裕的父親亦是功曹,兩族聯姻還真如那首歌所唱的「我們的愛情到這剛剛好」。

臧俊的父親臧汪官至尚書郎。尚書省的尚書郎在東晉也一貫被士族所把持,《顏氏家訓》中記載「晉朝南渡,優借士族,故江南冠帶有才幹者,擢為令仆已下,尚書郎、中書舍人已上,典掌機要」。我們耳熟能詳的琅琊王氏的王准之等人,荀彧後人、潁川荀氏荀伯子都擔任過尚書郎一職。雖然頂級門閥漸漸不看重吏部以外的尚書郎,但這也絕非是寒門子弟所能充任的職位。

從彭城劉氏的劉翹、劉裕兩個世代三姻親家族來看,劉氏定然不會是什麼寒門,不然也不會與這三個典型士族聯姻,劉裕家族總歸還是有一定的政治資源,條件遠比真正意義上的寒門強得多。

既非寒門子弟,劉裕為何從軍?

劉裕畫像

在人們的普遍認知中,往往只有門第低下者才會當兵從軍。劉裕明明門第不低,又為何只能通過參加北府軍這種方式發跡呢?我覺得,這只是因為劉裕自己沒有混出名堂,所以才只能通過這種較為低俗的方式發跡。畢竟家族出身只是敲門磚,真要混出模樣,還是得靠自己的努力。舉個例子,東晉大將楊佺期,他出身弘農楊氏,自漢至晉始終是高貴門第、數世三公。可到了楊佺期這,他也只能以武仕人,其情況與劉裕幾無二致。

劉裕年少放蕩,喜歡賭博,因此欠了刁逵一大筆錢。劉裕在家鄉的聲譽並不好,家族當然不會把政治資源投入到劉裕身上,所以他的弟弟可以去讀國子學,而志立功名的劉裕自然只能參軍,通過自己的努力奮鬥。好在劉裕確實打出了一片天,得到了北府軍高層的賞識,最後爬得反而比弟弟劉道憐更快。

魏晉風流

既如此,劉裕又為何常被世人稱為「寒微」呢?其實這主要是因為人們總是習慣將劉裕家族與那些頂級門閥對比,所以才被稱為「寒微」。彭城劉氏雖為士族,但也只是較為低級的士族而已,只比那些真正意義上的寒門強出一頭,比起那些高級門閥,他們確實只能算是「鄉巴佬」。當然,高級門閥也喜歡將比自己弱勢一些的家族稱為「寒門」。比如渤海刁氏,雖已是東晉名族,族中高官不少,可還是被王謝等族視為寒門。同理,劉裕被視為「寒微」並不能說明他真是寒門。事實證明彭城劉氏仍屬士族,在仕宦上也遠比那些真正的寒門子弟具備優勢得多。

琅琊王氏·王導畫像

可見南朝第一帝劉裕確確實實並非是出身寒門,而是士族子弟。但在他的事業上,其實並沒有依靠多少家族政治資源。並且劉裕深感門閥政治弊端,在掌握國家政權以後,不斷出台政策壓制士族力量。劉裕還大力提拔了一批寒門,劉宋政權呈現一派「寒門崛起」之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北朝 的精彩文章:

玉器發展史上的低谷——魏晉南北朝
論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特殊美學:《女史箴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