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達·芬奇和宋代畫家告訴你,世上還有散射現象

達·芬奇和宋代畫家告訴你,世上還有散射現象


  來源:科學大院


  別動!快速回答我,現在你的眼前有什麼?


  你可能會說:手機、電腦、書桌、小蛋糕。。。。。。好像還有點兒什麼一時想不起來。


  這被你忽略的空氣,就曾是令列奧納多·達·芬奇(Leonardo Da Vinci,1452-1519)樂此不疲的研究對象。


  我們先來仔細觀察達·芬奇這兩幅畫里的山水景,並思考一個問題:為什麼風景中遠處的山的輪廓越來越模糊,且顏色越來越接近天色呢?

《聖母、聖子與聖安妮》,1510-1513年;

《聖母、聖子與聖安妮》,1510-1513年;


《紡車邊的聖母》 ,1501年

《紡車邊的聖母》 ,1501年


  達·芬奇在探索大自然時,敏銳地觀察到肉眼與景物之間的介質——空氣,並非是透明的,其效果是使離視點遠的物體的形體輪廓變模糊,明暗對比和色彩冷暖對比變弱,所謂近強遠弱,近暖遠冷,近濃遠淡。而且,遠的物體會漸變成背景的顏色。


  所以,問題的答案就是:


圖 | 科學大院

圖 | 科學大院


  氣質:組成地球大氣的物質


  首先,我們每時每刻呼吸的空氣是由各種氣體組成的混合物,是保護地球的大氣層的主要成分。如以體積比表示,乾燥空氣的主要成分及含量為:氮(N2)78%、氧(O2)21%、氬(Ar)0.94%、二氧化碳(CO2)略高於萬分之四。其他氣體極少,有氦(He)、甲烷(CH4)、臭氧(O3)等。

  除了這些,瀰漫在大氣中與空氣共存的還有水蒸氣和懸浮顆粒物(SPM 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包括塵土、煙灰和煙塵)。後者在自然界中由火山爆發、風和沙塵暴等產生;此外,人類社會的發展也造成了大量污染氣體和塵粒的釋放,比如粗顆粒物(PM10)和細顆粒物(PM2.5)。


 以體積比表示乾燥空氣的成分。強調:不包括水蒸氣,水蒸氣的含量根據空氣蒸發量和溫度的不同,也就是說因地區和氣候而異 | 科學大院

 以體積比表示乾燥空氣的成分。強調:不包括水蒸氣,水蒸氣的含量根據空氣蒸發量和溫度的不同,也就是說因地區和氣候而異 | 科學大院


  當陽光遇見大氣:同學你擋了我的路~


  其次,我們知道太陽光看似白色,其實是由不同波長的電磁輻射組成的,輻射99.9%的能量集中在紅外區、可見光區和紫外區。其中可見光區尤為顯著,波長在400~770納米之間。波長不同的電磁波,引起人眼的顏色感覺不同,比如770~620納米,感覺為紅色;490~460納米,為藍靛色。


不同波長的電磁輻射,人眼能感知的只有一小部分,我們稱之為「可見光」,電磁波譜圖比蒙娜麗莎肖像還有名,你肯定見過 | http://snowyying.site

不同波長的電磁輻射,人眼能感知的只有一小部分,我們稱之為「可見光」,電磁波譜圖比蒙娜麗莎肖像還有名,你肯定見過 | http://snowyying.site


  大家都知道,1納米(nm)非常小,是1米(m)的十億分之一。直觀點說,我們細細的頭髮的直徑約60000~90000納米。


  當陽光照射到物體表面時,會發生不同的物理現象,如吸收、反射、散射等。一個均勻不透明的物體被照射時,一部分特定波長的光會被它吸收,其它波長的光則會被反射出去,反射出的光和人眼的生理機制決定了我們看到的物體的顏色。


一個均勻不透明的物體,如紅蘋果,被陽光照射時,其它波長的光被它吸收,反射出的顏色和人眼的生理機制決定了蘋果的紅色 | Quora,圖有改動

一個均勻不透明的物體,如紅蘋果,被陽光照射時,其它波長的光被它吸收,反射出的顏色和人眼的生理機制決定了蘋果的紅色 | Quora,圖有改動


  散射,是光通過不均勻介質時發生的光傳播方向改變,擴散至四面八方的現象。散射和入射光的波長,介質的大小、形狀、折射率有關。為方便理解,我們可以想像一個均勻球狀粒子的介質,如它的半徑為r,入射光波長為λ,那麼我們定尺度數χ為:



  當χ<<1,也就是說當粒子的尺度遠小於入射光波長,就會發生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由英國物理學家瑞利勛爵於1900年提出):光被擴散至各個方向的強度不一致,該強度與光波長的4次方成反比。所以,波長越短的光,如藍紫光,散射能力越強;而波長越長的光,如紅光,則相反。


 圖 | University of Arizona, hydrology & atmospheric sciences

 圖 | University of Arizona, hydrology & atmospheric sciences


  如上圖所示,一束白色的陽光(白色箭頭)被大氣中的空氣分子(黑點)散射。因為空氣分子(想像它們為小小的均勻球狀粒子)的粒徑比陽光波長小很多(例如,氮(N2)和氧(O2)分子的尺度分別為0.305和0.299納米),所以陽光中波長短的藍紫光散射能力比波長長的紅光更強,被散射至各個方向。因大氣中某些成分會吸收紫光,而且人眼對紫光不敏感,故而在風和日麗的日子裡,我們看到的天空是藍色的。


 圖 | University of Arizona, hydrology & atmospheric sciences,圖有改動

 圖 | University of Arizona, hydrology & atmospheric sciences,圖有改動


  當你看近處的物體時,如上圖中的近山,你所感知的大多是山表面反射的光(綠棕箭頭)。而觀看比較遠的山時,就會感知更多的空氣分子散射至四周的藍光(藍色箭頭);山與你的距離變得更遠時,介於你和山之間的空氣分子越來越多,散射的藍光幾乎覆蓋了反射的光,因此你看到的便是藍色的山。

  所以,距離越遠,介於你和山巒之間的空氣分子越多,能到達眼睛的散射的光便越多,直到覆蓋反射的光。


  因此,當你欣賞風景時,悄悄地觸碰你的眼角膜的不止是景物表面反射的光,還有空氣分子散射的光。


  當0.1<χ<50,比如當空中有霧或薄雲時,也就是水蒸氣遇冷凝結後飄浮在空中的小水點,因為水滴比可見光波長大的多(直徑小於200微米),不同波長的光一視同仁地被散射,所有光組合起來便又是白色。


  此外,前面提到了大氣中的懸浮顆粒物,這些顆粒物的粒徑是可見光波長量級或比後者大,比如,粗顆粒物(PM10)的粒徑小於10微米,細顆粒物(PM2.5)粒徑小於或等於2.5微米。如果在大氣中存在較多,陽光一定範圍的長短波都會被同樣的散射,使能見度降低,人眼看到的遠景變得模糊,只剩一片白茫茫的景象(PM10 與PM2.5都是造成霧霾天氣的「元兇」)。這種沒有選擇性的散射,通常被稱為米氏散射(Mie scattering,由德國物理學家古斯塔夫·米於1908年提出)。



  微米是米的百萬分之一,是納米的一千倍。不想揭你的心傷哦,不過我們再拿頭髮作參考,一根細發的直徑約60~90微米 | 好奇心日報網,圖有改動


  而當χ>50,就不能再以散射模型來研究,而是需要幾何光學的理論,所以這裡就先不談了。


  大氣透視:立體&空間感&深遠意境


  達·芬奇早在他那個時代,就結合對大自然的觀察,從生理和物理光學的角度研究了大氣對人眼看到的遠景的影響。在他的繪畫手稿中,他首次提出了「大氣透視」(atmospheric perspective)的概念。這個概念被他運用到作畫中,不僅在平面的畫面上加強了縱深感,使他筆下的景物栩栩如生,還營造了一種獨特的意境。


《聖母領報》。上:1489-90年,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聖母領報》。上:1489-90年,桑德羅·波提切利(Sandro Botticelli)


下:1452年,達·芬奇。

下:1452年,達·芬奇。


  兩幅畫同為基督教傳統的繪畫題材,聖母領報,指天使向聖母瑪利亞告知她將受聖靈感孕而即將生下耶穌。不同於達·芬奇的作品裡的遠景,波提切利並沒有運用大氣透視來造景,導致其作品欠缺空間深邃感。


  不過,達·芬奇並不是第一個運用大氣透視的畫家。在我國,宋代是傳統山水畫的高峰時期,這個時代的畫家也特別注重寫實,對季節氣候的多樣變化捕捉得極為準確和巧妙;而且,雖無顏料上色,卻能以水墨近濃遠淡的形式暈染出煙塵飄渺的景緻,構成清遠高曠的意境。


《溪山獨釣圖》,[宋] 李唐

《溪山獨釣圖》,[宋] 李唐


  仔細觀察李唐的作品,可以看到近處的山和樹被勾勒得精微細緻;而遠處的景物只是以幾筆水墨輕描淡寫,使其隱映於煙塵之中,卻營造了深遠的意境。


《山腰樓觀圖》,[宋] 蕭照

《山腰樓觀圖》,[宋] 蕭照


  蕭照的作品中近景渾厚凝重,遠景則簡樸淡泊。兩者對比強烈,展示出無限遼闊的空間意象。


  「遠山叢叢,遠樹蒙蒙,咫尺萬里,江行其中。短長何岸,高低何峰,彼坻彼峙,彼瀑彼洪。晴嵐乍豁,煙靄蔥蘢,或斷或續,且淡且濃。」描述了《千里江山圖》([宋] 江參)出神入化的意境。因為圖片太長,故不放上,只留下這段詩給讀者你無盡的遐想~ 感興趣的話可以自己搜索哦。


  因此,下次觀賞風景時,不要忘記,這個世界不只有詩、遠方、繪畫,還有空中大氣散射的物理現象。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新浪科技 的精彩文章:

重組蛋白新冠病毒疫苗進入臨床試驗
切掉的眼睛還能再生?這是什麼神奇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