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女兒,請從母親身邊獨立出來

女兒,請從母親身邊獨立出來

女兒

成為你自己

對自戀母親的女兒來說,治療的最終目的,是成為一個真誠的、完整的人。提供給你的下一個建議,就是要在心理上從母親那裡獨立出來,成為一個成年人,從而發展自己內心的情感部分。因為一旦你的內部情感存在得到發展,你就能變得剛健自強。你可以不依賴他人,能夠承受被剝奪了母愛的事實,能夠容忍你媽媽嘴裡難聽的抱怨,也能忍受其他任何人的指責。你會成為一個既能待在母親身邊,又能跟她保持距離的人,而在這兩種情況下,你都能保持自身的獨立性。有了這種能力,你就能和某人既親近又獨立,同時保持著一種完整的自我意識。

為什麼心理上從母親那裡獨立出來對你的心理健康很重要?

當小孩2歲大,開始說「不」和「我的」的時候,個性化過程,作為個體發展的常規部分,就開始了。這一過程隨著孩子逐漸成熟、發展出自己的愛好、需要和慾望、從容不迫地從父母那裡獨立出來、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識,貫穿人的一生。正常的父母,會允許這一過程有條不紊地、自然地發生。

但對自戀母親的孩子來說,個性化的過程受到了阻礙,媽媽不是管得太多,就是完全忽視他們。被忽視的孩子的情感需要得不到滿足,無法發展個性、並成為獨立的人,因為她一直試著用想像中媽媽的愛來填補自己的空虛。她嘗試像一個小嬰兒一樣和媽媽粘在一起,努力博得媽媽的讚賞和關注。被管得太多的孩子,則沒有學會把自己看成一個獨立於媽媽的個體,沒有發展出自己的需要、慾望、想法和情感。這兩類女兒的情感需要都沒有得到滿足,在發展自我意識方面都有困難。

如果你已經努力對自己的生活和情感進行過控制,或者你無法享受自己的成功,那麼,就像大部分自戀母親的女兒那樣,你還在掙扎著獨立出來。也許你現在還處在找尋自我、讓自己完善的過程中。

多年來,每當我感覺無能為力時,就喜歡對自己說;「我還小,這對我來說太難了。」我發現每當我面對一個大項目,或者不得不做出一個重大決定時,就會這樣對自己說。有一天,我突然明白,這是對一種更加深刻的事實的無意識表達。在一次治療中,當我正在處理分手後的情緒時,我那不知情的治療師問,為什麼我還要住在和前男友共同生活過的房子里?那所房子一個人住太大了,為什麼我不搬走,找一個小點的、更方便的,而且是「屬於自己」的家呢?記得我當時懵了一下,好像麻木了,答道:「我還小,沒法搬家。」我的治療師眼睛一亮,笑了。我立即戒備起來,還有點生氣,他溫柔地解釋說:「這就是問題所在。」

我確實感覺到自己「太小了」。如果你還沒有從母親那裡獨立出來,那麼你的個性發展還不完全,情感是不成熟的,你想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但你只是「半個人」。如果你的情感自我受到了阻礙,它就不會跟你的生理自我、智力自我、靈性自我保持同樣的發展步伐。想要變得完整,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多年以前,壓力大的時候,我會無意識地重複:「哦,媽媽呀。」感謝上帝這種衝動現在已經沒有了,但我還記得當時有多麼孩子氣,好像自己成了孤兒一樣。如今,寫下這些事,我不禁對自己微笑,因為我能夠承認這件事,而且對自己超越了這個階段心懷感激。

從母親和童年那裡獨立出來的一方面,是讓自己從消極的自我暗示中擺脫出來,比如:「我做得不夠好。」「我不值得被愛。」「我沒法信任自己。」由於這些觀點被你內化了,它們現在對你產生的作用,就像以前媽媽在你耳邊嘮叨一樣。你應該下決心不要讓這些觀點浮現,把它們擋住,克服它們。這樣做,你就能以一種健康的方式,從你那不稱職的母親和她那自我挫敗的觀念中獨立出來。你會把自己當做一個獨立的女人看待。

摘自《母愛的羈絆》

卡瑞爾·麥克布萊德 著 於玲娜 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自我挫敗 的精彩文章:

心理學家:別再喝雞湯式的提升自信了,結合這3個辦法,告別自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