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家居 > 撿過垃圾的黃光裕一生有3個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撿過垃圾的黃光裕一生有3個品質,值得我們學習

黃光裕出生於1969年5月。小時候,黃家家境清貧,黃光裕曾拾過破爛、撿過垃圾。16歲初中未畢業就輟學了,跟著20歲的哥哥從老家廣東汕頭北上內蒙古做生意。  1986年,17歲的黃光裕(那時叫黃俊烈)跟著哥哥黃俊欽,揣著在內蒙古攢下的4000元,又連貸帶借了3萬元,在北京前門的珠市口東大街420號盤下了一個100平方米的名叫「國美」的門面。在那裡,黃氏兄弟先賣服裝,後來改賣進口電器。  1987年1月1日,「國美電器店」的招牌正式掛出來了。黃氏兄弟走「堅持零售,薄利多銷」的經營策略,而當時那個賣方市場背景下,很多商家正在採用「抬高售價、以圖厚利」的經營方式。  1991年,黃光裕第一個想到利用《北京晚報》中縫打起「買電器,到國美」的標語,每周刊登電器的價格。當時國營商店對於廣告的認識還停留在「賣不動的商品才需要廣告」的層面,即使後來也有人想...

黃光裕在中國,不僅僅是一名企業家,更多情況下,他是廣大創業者、普通老百姓的一種精神信仰!草根逆襲的故事,在中國有很多,但是能夠成為街頭巷尾熱議的人物,不是很多,黃光裕是其中之一!

第一,勵志-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

其實黃光裕的原名叫做黃俊烈,出生在廣東省汕頭市銅孟鎮鳳壺存,這個村子很窮,而黃光裕一家又是整個村子最窮的一家,從小黃光裕就很懂事,8歲的時候,就給家裡做飯,兩手端著熱騰騰的飯,即便是小手被燙的紅紅的,他都是強忍著眼淚不哭。黃光裕知道家裡很窮,但是絲毫沒有抱怨,於是輟學經商,一開始為了賺錢,就跟哥哥一起做起了舊家電翻新的生意。

第二,第一桶金-北上內蒙古,意外發現商機

當這條生意越來越好的時候,1985年兄弟倆毅然決定,去家電稀缺的內蒙古發展,從最簡單的擺攤開始干起,很快,兄弟兩人在當地開始小有名氣,被稱為「小廣東」。一邊賣家電、一邊賣服裝, 結果服裝生意沒做起來,電器生意越做越好。

從1993年到1995年,黃光裕一連開了10家連鎖店,營業額猛增,黃光裕說自己的生意經就是:「只要有三分把握就干。」

第三,誠信是生意之本

薄利多銷是黃光裕當時的核心理念,絕對不賺老百姓多一分,所以當時國美的家電價格很便宜,這樣換來了許多多多老百姓的好評。大家買電器,都選擇去國美了。

在當時那個商業環境, 顧客的口碑就是最好的財富,大家都知道國美的家電價格比其他地方都便宜,所以,國美越做越大,規模優勢,銷量優勢,也使得國美繞開了代理商, 拿到了廠家最低價。

第四,捉住機會,堅忍不拔,包括選對老婆

黃如何追到老婆。當時黃光裕因為經常跑銀行,認識了在銀行上班的杜鵑,但苦於沒有駕照,於是便找了一個本地司機,這個人正是張志銘。兩人多次「出謀劃策」幫黃光裕追到了年輕漂亮的杜鵑。

在二審中黃光裕力保自己的妻子,最後杜鵑當庭釋放。黃光裕在2010年被判有期徒刑14年,原定2020年11月刑滿。但2012年、2015年先後兩次減刑後,黃光裕出獄時間被提前至2021年2月16日。

黃光裕在獄中曾對杜鵑說:國美有你在,我放心。而杜鵑則說:沒事兒,老公,你出獄時,我給你一個更好的國美。

黃光裕成為中國首富,其實最大的原因是當時的時勢,因為時勢造英雄,上個世紀90年代開始,中國經濟騰飛,老百姓突然有錢了,但是物質匱乏,所以,激發了巨大的內需,加上互聯網還沒有覆蓋,人們購買家電的方式,不就是通過實體店么,所以,黃光裕就是中國經濟歷時浪潮中的抓住了那一波浪潮的前浪,之所以沒有急流勇退,導致身陷囹圄,也有其不足之處。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此山中!看透了,錢不就是一場空嗎?千萬不要為了錢,喪失了我們身上最寶貴的東西。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深度評論 的精彩文章:

膠合板、中纖板市場震蕩不安,後市走向成謎!
時下流行的「岩板」,如何與定製木作合拍,這篇文章說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