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職場 > 養成一種新習慣到底需要多久?

養成一種新習慣到底需要多久?

每天中午13:00?不見不散

主張幸福主義的哲學家威廉?詹姆斯說過:「習慣改變,人格就會隨之改變;人格改變,命運就會隨之改變。

英國詩人德萊頓也說過:「首先,我們培養習慣;後來,習慣塑造我們。」

現代管理學之父德魯克也說:「卓有成效是一種習慣,習慣的養成必須依靠反覆實踐。」

究竟經歷多少次「反覆實踐」才能轉化為習慣呢?

為了探究人類養成新習慣所需的時間,歷史上進行過大量實驗。

結論有一短一長兩個版本,分別為「21天法則」「66天法則」

「21天法則」由馬爾茨博士提出。馬爾茨博士是整形外科學界的權威,同時也是著名的臨床心理學家。

他在1960?年出版的著作《心理控制術》中提出了以下理論:

???改變心理意象通常至少需要21 天;

???接受了整形手術的患者通常需要21 天來習慣自己的新外貌;

???手臂或腿部截肢後,幻肢感(感覺手臂或腿部仍然存在)大約會持續21 天;

???搬新家後,大約經過3 周,住戶才會有「家」的感覺。

直到現在,關於習慣養成的研究仍在繼續。

為了探究習慣養成所需的時間,2010年倫敦大學的費莉帕?勒理博士進行了相關實驗。

實驗招募了96名學生,平均年齡為27歲(21 ~45 歲),讓他們選擇一項新習慣,每天重複一次,持續84天,看看有多少人可以養成習慣。

其中,27 人選擇「吃」(用餐時吃水果等),31人選擇「喝」(喝一瓶水等),34人選擇「運動」(跑步15 分鐘或50個仰卧起坐等),4 人選擇冥想。

結果表明:養成習慣平均需要66 天。然而,參與者之間存在巨大差異,有些人只需要18 天,而有些人則需要254 天。

根據該實驗結果,「66 天法則」備受關注。

儘管如此,由於實驗內容以及個體的差別,所需時間也會出現很大程度的變化。

事實上,選擇「運動」的參與者所花費的時間是選擇「用餐時吃水果」的1.5倍。此外,勒理博士的實驗也證實了,越是不間斷地長期堅持,養成習慣所花費的時間就越短。

「間斷1天」並沒有太大影響,但如果「連續間斷2天以上」或「頻繁間斷」,就會增加習慣養成所需的時間。

對所有人而言,將複雜的行為轉化為習慣絕非易事。當希望養成新習慣時,建議先選擇「儘可能簡單的事物」,或者從「小事」開始做起。不斷積累成功的體驗,才可以逐漸將複雜的行為轉化為習慣。

這些聽起來好像是很普通的方法,也經常出現在雞湯文章中。

實際上我們卻很難實現。

因此,我要繼續介紹下面的內容,也許會有點枯燥,但是相信會大家更有幫助。

我們這裡說的養成一種新的習慣,也就是指培養新的行為模式。而人類所有的行為,都是由大腦來控制的。

要想透徹理解大腦和行為之間的關係,我們還需要了解天生「懶惰」的大腦,還有什麼是多巴胺控制法。

01

大腦其實很「懶惰」

可能許多人認為大腦天生勤奮、專一,具有高效執行力。

事實上,人們過度評價了大腦。毫不誇張地說,大腦天生懶惰、喜歡隨大流,且禁不住誘惑。

這種消極的評價正符合大腦的天性。

人類的大腦生來極其「懶惰」。大腦偏愛固定的自動化處理模式,傾向於避開全新的挑戰或不熟悉的事物。一有機會就鑽空子偷懶。

無論是優秀的人還是勤奮的人,其大腦本質上都具有「惰性」。

大腦為什麼喜歡固定的工作流程呢?其原因之一在於大腦的「高能耗」。

成年人的大腦大約重1.4kg(相當於體重的2%)。但從能耗方面,大腦竟消耗了一日所需能量的20%。

除了大腦以外,其他人體器官均無須消耗如此之高的能量。正是大腦「高能耗」的特點才使其養成了「一切儘可能自動化處理」的習慣。

換言之,「大腦的惰性」合情合理。

從節約能量的角度來說,大腦傾向於保持靜止。

此外,科學研究表明:大腦禁不住誘惑。

例如,即使在吃飽的狀態下,看到美味的食物,聞到誘人的香味,也會刺激大腦的感覺中樞,向胃傳遞「想吃」的信號。

概括而言,大腦天生懶惰,喜歡隨大流,且禁不住誘惑。如果這是關於某個人的評價,應該許多人都會產生「不要將重要工作託付給他」的想法是吧。

然而很遺憾,這就是我們大腦的天性。

因此,我們才會產生「無法立刻行動」「無法持之以恆」「無法做選擇」「無法捨棄」「無法抑制情感衝動」等想法。

為了尋找控制人類大腦的「惰性」,許多科學家進行了相關研究。

絕大多數研究的目標都是利用外科手術(腦白質切除術)、用藥、電擊等「外界強制手段」,迫使人類「行動」。

2017 年,斯坦福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脈衝電網刺激老鼠的大腦,成功遏制了「引發厭食症的心理因素」。

當然這只是動物實驗,但很明顯該方法也可以活用於人類的厭食症治療。

在疾病治療中,我們迫不得已通過此類手段干預大腦行為。然而,為了實現大多數人的最大幸福,我期待大家學會運用簡單安全的方法控制大腦,使其高效率行動,追求各自的人生價值。

下面說一種多巴胺控制法。

02

決定行動力的基本物質——多巴胺

可能大家都聽說過多巴胺,他是一種神經傳導物質。

科學研究表明:當人類完成某項工作或克服困難時,即體驗成功時,大腦都會分泌多巴胺。

多巴胺讓人產生愉悅感。大腦為了「」再次感受這種愉悅感」,會增強對該行為的學習興趣,提高相關部位的活躍度。這種傾向被稱為「強化學習」。

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困難與艱辛常常伴隨我們左右。當成功克服這些困難時,多巴胺又將給予我們無限的悅感。所以一旦享受過成功的喜悅,大腦就會牢記這種愉悅感,獨自進行強化學習。

大量的實驗研究證明。只有多巴胺控制法可以將「不願行動的大腦」轉變為「主動行動的大腦」。

03

多巴胺控制法

多巴胺控制法是唯一一種能令人幹勁十足的方法。接下來向大家介紹相關技巧。

多巴胺控制法以3 個步驟為1 個周期,通過反覆循環這個周期,最終轉化為習慣。

讀者或許知道??PDCA?循環,所謂PDCA?循環,即指以Plan(計劃) Do(執行)

Check(評價) Act(改善)這四個部分為一個周期。

多巴胺控制法的具體步驟如下:

Step?1??自我暗示

Step?2??將大目標分解成階段性小目標

Step?3??促進多巴胺分泌

這3 步為1 個周期,反覆循環,就能將多巴胺控制法轉化為習慣。這種方法被稱為多巴胺循環。

「Step1??自我暗示」

自我暗示對於實現多巴胺循環至關重要。

據說,世界上首次將「自我暗示活用於疾病治療」的是一位出生於19世紀的法國人。他的名字叫作庫埃。

庫埃原本在藥店從事藥劑師的工作,有一次,顧客希望購買的藥品正好過期了,庫埃認為藥品「應該已經失效」,所以拒絕銷售此藥品。無奈顧客糾纏不休,庫埃只好將藥品賣給顧客。令人驚訝的是,幾天後該顧客痊癒了,為了致謝再次造訪藥店。

庫埃開始思考一個問題:成功治癒疾病的或許並非藥品本身,而是堅信「一定可以治癒!」的強烈信念(暗示)。

此後,庫埃放棄了藥劑師工作,開始了以精神療法為主的治療,成功治癒了多種身心疾病。

該理論體系被後人稱為「庫埃療法」,並在全世界推廣開來。

庫埃療法究竟是指什麼呢?我們可以用一句話概括它:每一天,我的各方各面都在不斷變好。

庫埃療法的精髓在於不斷重複這句話。關鍵就是在起床後、睡覺前等放鬆的時刻,大聲念出這句魔法般的話語,約重複20次。從腦科學的角度可解釋為:越是放鬆的狀態,大腦越容易滲透語言的真諦。

庫埃也曾激勵我們:「當你採取行動時,請告訴自己這很簡單。如此一來,事情就真的變簡單了。」

實際運用時,請確立小目標,並大聲念出該目標。「在多少時間內完成工作」,「今天之內必須完成」……念出的次數越多,效果越明顯。由於大腦天性懶惰,必須重複多次。

Step 2??將大目標分解成階段性小目標」

為了自由控制多巴胺的分泌,神經心理學家朱迪·威利斯女士建議大家設定小目標。

不要直接挑戰大目標,而是將大目標細分為階段性小目標。

如此一來,每次達成小目標時,都能品味成功的喜悅。即踏踏實實地積累小小的成功體驗。

Step3促進多巴胺分泌

一提起多巴胺,可能大家只會聯想到「這是一種快樂物質」。

的確,多巴胺與負責給予身體愉悅感的「獎勵機制」關係頗深。

有數據表明:患有PTSD(創傷後應激障礙)的士兵聽到槍聲後,其體內的多巴胺水平急劇上升。很顯然,該現象與「愉悅感」毫不相干,學界將該現象解釋為:聽到槍聲的士兵「為了保護自己免受傷害,大量分泌多巴胺以激發乾勁」。

上述案例可以說明,在獲取獎勵前,大腦也能分泌多巴胺。我們完全可以採取合適的方法利用該特性。

例如:享受運動(步行或散步、瑜伽等,輕度運動即可);

???冥想;

???專註興趣(閱讀、手工製作、手工藝、樂器演奏、攝影等);

???聽音樂(但請注意,由於大腦不擅長處理多重任務,所以不要邊聽音樂邊工作);

???挑戰新鮮事物。

但有一點請注意,不要使用易成癮性手段提高多巴胺水平,一旦習慣咖啡因、酒精、購物、賭博等易成癮性手段,就難以採用科學健康的手段促進多巴胺分泌。科學研究表明:在大量動物實驗中,一旦採用「非正常手段強行提高多巴胺水平」,就容易引發動物的瘋狂自殘行為。

04

容易半途而廢的共性

了解多巴胺控制法的具體步驟後,有一點請注意,你必須確定行為的動機。

動機分為外部動機和內部動機。

因為收入高……」「因為有面子「因為不想被罵」……?此類動機被稱為「外部動機」。在該模式中,獲得獎勵或「避免懲罰」等理由成為前進的動力。這種外部動機驅使設定的目標,即使採用多巴胺控制法,也難以做到持之以恆。

那麼,究竟哪種情況才能做到持之以恆呢?

那就是「自我意志」為前進動力的內部動機。「雖然不能增加收入,但工作內容很有趣,所以想做下去。」 「想為他人盡一份微薄之力,所以做下去。」……?此類動機被稱為「內部動機」。

從長遠來看,受內部動機驅使而設定的目標更加強大,即不易半途而廢。

當然也存在兩種動機相結合的情況,隨著時間流逝,兩者的佔比會發生變化。有時,明明以外部動機為開始,不知不覺變成了內部動機(在年輕人中,這種傾向尤其明顯)

比如:孩子與學習的關係。因為僅僅依靠外部動機,無論花多長時間,都難以令孩子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教育專家一般都不推薦「學習後給予糖果(獎勵)」的教育方法。其原因正在於此。

先以外部動機促使其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然後誘導外部動機轉換成內部動機」——這是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其中」誘導」至關重要。

事實上:一味依賴外部動機容易漸漸喪失幹勁。

理查德??尼斯貝特教授進行了有關破壞效應的經典實驗,即「獎勵的隱性成本實驗」(1978 年)。實驗中,將幼兒園小朋友分為三組,並讓小朋友們畫畫。

·? A 組:事先約定「畫畫可以得到獎勵」,且實際給予獎勵;

·? B 組:不作事先約定,單純讓小朋友們畫畫,畫完後再給予獎勵;

·? C 組:不作事先約定,單純讓小朋友們畫畫,且不給予獎勵。

研究結果表明:A組自發繪畫的時間有所減少。這說明過多的獎勵反而可能降低個體的內在動機(B 組與C 組自發繪畫的時間均有所增加)。

這說明受內部動機驅使而設定的目標不易半途而廢。

「習慣改變,人格就會隨之改變;人格改變,命運就會隨之改變。」

希望大家能快速培養出良好的習慣。

作者:菅原道仁,神經外科醫生,菅原神經外科診所院長。有長達20年的診療經驗。

本文來源:網路。由人力資源心理學整理編輯, 所推送文章非商業用途,著作權歸作者所有。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人力資源心理學」立場。

支持我們,點個在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人力資源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為什麼總有人「一根筋」?
怎樣規劃職場的三個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