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園藝 > 《葬經翼》原文及白話註解

《葬經翼》原文及白話註解

原著/繆希雍【明代】

繆希雍,明代著名風水師,中醫家,所著的《葬經翼》是明代形法派的代表作,該書被收錄進《欽定古今圖書集成——博物彙編——堪輿部》中。翼有翅膀之意,同時又有輔佐、幫助的意思,即幫助學習理解《葬經》。全書一共十二篇。

1、原勢篇

夫山者,宣也,其氣剛。川者,流也,其氣柔。

白話註解:山有疏導的特性,它的氣勢剛勁。江河有流動的特性,它的氣勢柔弱。

剛柔相盪而地道立矣,是知五嶽四瀆,所以節宣天地之氣者也。昔者庖羲氏之府察其在乎!

白話註解:剛勁的氣和柔溺的氣掀發碰撞,就形成了大地的變化過程和規則。由此可知,泰山、華山、衡山、恆山和嵩山這五嶽,與長江、黃河、淮河和濟水這四瀆,是用它們來節制和疏導天地之氣的。古時候,始祖皰犧(伏羲)氏仰觀天象,仰察地理,其道理大概就在這裡吧。庖犧氏[páo xī shì]即伏羲。

氣有升降,變化莫測,擬之以龍者,潛淵飛躍,不可得而知也。

白話註解:氣可以上升下降,變化莫側,它化成龍有時隱伏,有時顯露,有時飛騰揚起,很難預知它的變化。

然其始發也,必有勢焉,是故《經》曰:「 千尺為勢,百尺為形 」 。曰:「 勢來形止 」 。曰:「 若馬之馳,若水之波 」 。言:形近而勢遠,形小而勢大也。

白話註解:但在龍脈開始發源時,一定有一種氣勢。所以《葬經》說:「 龍氣逶迤起伏千尺之遠。就是勢;龍氣在百尺之內聚結既是形。」 又說:「 勢,是奔弛而來的;形則是聚結藏蓄的。」 又說:「 勢象馬那樣奔弛,像水那樣波動。」 還說:形是近的龍氣,勢是綿遠的龍氣,形的格局氣度小,勢的格局氣度大。

審勢之法,欲其來不欲其去,欲其大不欲其小,欲其強不欲其弱,欲其異不欲其常,欲其專不欲其分,欲其逆不欲其順。

白話註解:  觀察和判斷勢的方法是:想要它來而不要使它離開,想要它大而不要它小,要它強勁而不要柔弱,想要它奇異而不要平常,要它集中場不要分過,要它朝迎場來而不顧向而去。

氣之積成體也,厥其狀有五:火言其銳也,水言其波也,木言其直也,金言其圓也,土言其方也,五體皆備,氣之至盛者也

白話註解:氣聚積成形體,它的狀態有五種:火形,是說它形態尖銳,水形,是說它形態波曲,木形,是說它形態聳直;金形,是說它形態圓滿;土形,是說它形態方正,這五種形體都具備的話,氣就最旺盛了。

伏而再發者,由粗出精,剛中柔也,上勢之伏,陟降以正,侍衛以嚴,水分旁達,相顧為關。其縱也,奔崩千里,其橫也,跨州連郡。

白話註解:龍脈在隱伏之後第二次發動,由粗變精,這是剛中之柔。最上一等的隱伏之勢,它的升降都很規正,護衛它的形態都很嚴整,水流恰當地分布在周邊,互相呼應象一個關塞一樣。這種氣順豎直方向,可以賓士千里之遠,橫貫過去則可跨越連綿著許多州郡。

其川源之襟帶也,迴環重複,情與之偕,會為江湖,以蓄其氣,嗇為尾閭,以固其去,故乎若九重,矯乎若萬馬,茫乎不可得而窺焉。

白話註解:它的源流所經過的廣大區域,地勢形態迴環往複,十分和諧協調。匯聚成江湖,用以積蓄氣勢,流歸大海,以保持它旺健之勢。所以,這種勢,深遠得象九重天;強健勇武象奔騰的萬馬;渺茫而不能夠看見它。

《經》曰:「 佔山之法,勢為難 」 。斯言盡之已。

白話註解:《葬經》說:觀測判斷穴山的法則,以審察勢為最難。

善觀山水者,審其長短而知旺衰,善辯衰旺者,問發源之水遠近闊狹,而知山力之大小,兼能鑒氣辯色,因吉凶而卜休咎,則精粗畢舉,靡有遁情,原其所始,要其所終,察其向背,度其所長,不出戶庭,而得方域之概,河山千里,指顧咸歸矣。

白話註解:這話真是把其中的奧秘都說完了。善於硯察山水的人,看到它的長短就可以知道氣勢的衰弱和興旺。善於辨別衰旺的人。只要問清水流發源的遠近闊狹就可知道山力的大小,加上能鑒彆氣勢,辨明顏色,按照吉凶局預知禍福善惡,那麼就會使粗秕和精華都顯示出來,沒有什麼能夠隱漏的了。探究他的原由,判斷它的結果,觀察它的正面和反面,衡量它的短和長,這樣,不用出門就可以知道整個地區的概貌,揮手指點之間,騁目掃視之際,千里河山都被攝取到了。

2、察形篇

《經》曰:「勢來形止」。是謂全氣,全氣之地,法葬其止。

白話註解:《葬經》說:「勢是賓士而來的,形是聚結藏蓄的。」這說的就是「全氣」。「全氣」之地,山水交會,龍脈結聚入穴,墓葬應當在這裡。

又曰:「其來若奔,其止若屍。」是知來與奔,言其勢之趨走者,動也;止與屍,明其形之端凝者,靜也。

白話註解:又說:「勢來系賓士著一樣,它停下來後象屍體一樣端凝不動」。由此可知,「來」和「奔」是說它的氣勢走得快,是動的,「止」和「屍」是說明它的形態端凝,是靜的。

勢即來龍,形即穴星,勢欲其來,形欲其止,故《經》曰:「過水所以止來龍」,又曰:「外氣橫行」。皆所以明其止也。

白話註解:勢就是來龍,它是向穴山伸展的山脈;「形」就是「穴星」,它是龍的氣脈聚結的地方。勢,應當要它賓士而來,形,應要它能停下來藏蓄生氣。所以《葬經》說:「經由水流以使來龍停下來,聚結融注生氣。」又說:「外氣橫形。」就是通過水流來止聚龍脈生氣。這些都是用來說明形的「止」。

穴星萬變不同,一如人形,雖大小、高下、肥瘠、俯仰、正側各狀之難齊,而其外貌之可必者,不出圓、扁、直、曲、方、凹之六體。六體之變不可勝窮,不合體者非穴星也,夫既明其體矣,又當求其氣之所鍾。

白話註解:「穴星」千變萬化,就象人的形貌,雖然大小、高低、肥瘦、俯仰、正面、側面等各種狀貌難以一致,但人們的外貌一定要概括為某些一類型的話,也不會超出圓、扁、直、曲、方、凹六科基本形體。這種形體的變化,是不能窮盡的。不合於一定體式的就不是穴星。已經認清它的形體,又應當探求氣集中的所在。

夫山體本靜,故穴宜求動,動屬陽,陽即生氣。故《經》云:「葬者,乘生氣也」。後之明師更其說為隱語,云:先看金龍動不動者,即此也。龍從左來,其氣倒右,故穴宜求之於右,龍從右來,其氣倒左,故穴宜求之於左。故云:次看血脈認來蹤。龍來正出者,落穴反多偏閃,龍來偏出者,落穴反多正結。故曰:梧桐葉上生偏子,楊柳枝頭出正心也。

白話註解:山體原本是靜的,因此穴應該求得動態,動屬陽,陽就是生氣。所以《葬經》說:「葬,就是為了乘得生氣。」後代的地理先生把這個說法改為隱語說:「先看金龍動不動」就指的這意思。龍從左邊來,它的氣倒是在右邊,所以穴位應該在右邊尋求;龍從右邊來,它的氣倒時在左邊,所以穴位應該在左邊尋求。所以說:其次要看龍的血脈,認清它來的蹤跡。龍年的方向是正面的,穴位的落定反而多偏側;龍來的方向是偏側的,穴位的落定反而是正面的多。所以說:梧桐是在葉的偏旁結成果實,楊柳反而是在枝頭正中開花。

《經》云:「乘金、相水、穴土、印木」。何謂也?蓋五行中以圓為金,以曲為水,以直為木。凡真穴必有圓動處,窩鉗之圓在頂,乳之圓在下,突之圓在中。

白話註解:《葬經》說:「乘金,相水,穴土,印木。」這是說什麼的呢?因為五行中,把圓的作為金,把曲的作為水,把直的作為木,凡是真正有生氣的穴,一定有圓動之處,窩穴(前平後突、兩邊鞠抱的陽結之穴)和鉗穴(左右兩邊鞠抱特長而中平後凸的穴)的圓形在穴的頂部,乳穴(山勢垂下復又高起所結之穴)的圓在穴的下部,突穴(平中起突之間穴)的圓在穴的中部。

若窩鉗之中更有突泡,乳突之上復有窩鉗,名曰:羅紋土宿,即少陰少陽之穴也。孩兒頭下有球檐,球檐下有葬口,葬口之上有正中曰人中,葬口之下餘氣曰球髯,此皆入穴動氣證佐消息之異名也。

白話註解:如果在窩穴和鉗穴中還有泡突之形,在乳穴和突穴之上還有窩穴、鉗穴的形態,就稱為「羅紋土族」,也就是少陰少陽之穴。孩兒頭(指圓形部分)下有球檐(穴場前),球檐下面有葬口(即**),葬口上面正中之處叫「人中」,葬口下面的餘氣叫「球髯」,這都是印證說明穴之中有生氣發動的別名。

何為相水?蓋有此圓可乘,左右必有微茫曲抱之水交揖於小明堂前內,後人更之曰:蝦須、蟹眼、金魚等名者,此也。

白話註解: 什麼叫「相水」?一般具有這種形態的穴相,左右兩邊一定會有微茫水(穴場外略低處)曲徊護抱著相交在穴前小明堂(指葬口之下平坦窩聚處)內,後人改稱為:蝦須、蟹眼、金魚等名的,就是指這種情形。

何為印木?蓋微茫水外必有蟬翼沙兩片,隱隱隆隆直夾過穴前,然後逼得微茫水合於小明堂內。昔人云:「上出明肩,下開暗翼,股明股暗,邊短邊長者」,指此。非聚精會神含光洞視者莫能察見也。

白話註解:什麼叫「印木」?在微茫水外面一定有蟬翼沙(指穴前左右兩翼略最高起之處)兩片,隱隱約約,無形中有兩股力量對夾過穴前,然後逼得微茫水相會合在小明堂內。前人說:上面長出明肩(第二分水內側兩道高的地方),下面開著暗翼(指蟬翼沙),一股明的氣勢,一股暗的力量,一邊短一邊長,說的就是上面的情形。如果不是聚精會神,具有明亮的目光去洞察巨細,就不能看得出來。

有此三者,又須有五土四備,裁肪切玉之土,石山土穴取夫四備,土山石穴求乎肪玉。四征既具,中間必有暖氣,即火也,此占穴之要法也。是故求穴大勢所在,在乎水城堂局。而細察決疑則定於小明堂,次及近案龍虎鬼樂之情,看水城灣環所在即為有情,下砂須直面來收,即名「得水」,即穴不遠矣!

白話註解:具有上面三種形體,還必須有「五土四備」和裁肪切玉之土,要是石頭山泥土墓穴就取法「四備」,要是泥土山石頭墓穴就從「肪玉」方面去求取。如果四種徵象都已具備,中間一定會有暖氣,就是火。就是推求龍穴的最重要的法則。所以找穴的大勢所在,就在於水城(指圍繞穴最重要的水流)的規模格局,而仔細觀測判斷疑難則以小明堂為依據,其次考察龍虎(指穴山前左右兩山,稱青龍、白虎、二山具有護衛龍穴不受風吹的作用)鬼(指橫龍穴山背後手拖拽的小山)樂(龍脈由山側橫向入穴的穴山後方的山巒)的情態,看到水流彎曲環繞著的地方,就是富有情態,下砂(穴前水流的下方)應該當面朝穴,這就叫「得水」(指穴場四周水勢環饒,水聚而穴氣融結)這靠穴星就不遠了。

更審堂局何方平正,端的要以左右砂水相包適中處,對面登高望之合局處,自然而然不同,即穴不遠矣,必欲無疑。

白話註解:還要觀察明堂的格局,哪邊平正,重要的是看左右山水相環抱的適中之處,從對面登高遠望過來。整個格局相配合的地方,它自然得體,與眾不同,這就離穴不遠了,在那地方定穴就沒有錯了。

看穴前有小明堂微茫水合處,可容人卧。昔人云:水證明堂堂證穴者,此也。小明堂內回首望穴星頂相,於圓、扁、直、曲、方、凹中隨合一體,即是證佐。星體面上有窩、鉗、乳、突、雞心、魚胞、灰中線、盞中酥、草中蛇等一項動氣,即是真穴。

白話註解:看穴前面有小明堂微茫水相會合的地方,可容下一人躺著,前人說:以水來驗證明堂,用時堂來驗證穴,說的就是這種情形。從小明堂內回頭望穴星頂上的形相,在圓、扁、直、方、凹這幾種表態中只要且種相符合的,那就是證明。穴星的形體表面如果有窩穴、鉗穴、乳穴、突穴、雞心、魚胞、灰中線、盞中酥、草中蛇等任何一項勃發生氣,就是真穴。

或近案有情,或至此則砂水兇惡者皆消得穴中不見,名曰:神藏煞沒;或至此則龍虎方駕得住,或直來橫受到頭,穴星是橫山,則橫龍出穴必有鬼,當以鬼星征應求之,惟孝順鬼交抱於後,當從中取,又有無鬼者以托、樂證之,托樂之體不同,惟取逼近穴星為有力,又有無托樂者,或龍盡倒鉤,或逆盤向里,則不拘托、樂有無。凡大龍盡處山尖薄,局勢散,風吹水劫必不結穴,宜向腰脊求之。

白話註解:或者近案(穴山近前的矮山)很有情態,或者到這裡後砂(龍穴前後左右諸山的總稱)水的兇惡之形態都消失於穴中不見,叫做「神藏煞沒」或者到這裡後青龍、白虎才駕馭得住:或者是龍脈直來橫受到頭,穴星的山體是橫著的,那麼橫龍出穴(龍脈從穴山之側進入而結穴)一定有鬼山拖撐在後,應該以鬼星「即鬼山」徵象去求取。要是孝順鬼山交錯抱特在後面,應從中間擇取。還有的是穴山後沒有鬼山的,就以樂山來驗證。樂山的體態有不同,只要擇其逼近穴星的為有力,還有的是穴山後沒有樂山的,或者是龍脈已盡轉過頭,或者是反過來盤曲向星,就不論有沒有樂山。凡是大龍脈盡頭山形尖薄,格局氣勢分散,會受到風吹水劫,必然不能落結龍穴,應該向山的腰脊部位求取。

非腰結必騎龍,二者總須星辰端秀,穴情合法,夾從有情,局內水俱為之用,同稱干龍正盡。大抵騎龍之穴,穴雖多種,不出倒、順、橫、側這四勢。倒順之法不離龍脊,在龍脊者,山須開面,再出細**星如過峽關,穴前小明堂寬平不覺水跌穴中,不見大水去穴前,去都亦出真面朝向轉里,枝腳要抱回,當穴兩旁,要有夾耳,即天乙太乙,羅城要周密無缺,水流去數十里必合,必有真水口,捍門收住,此順騎龍之法也。

白話註解:如果不在腰部結穴,就一定是「騎龍」的取法,腰結和騎龍,兩種取法都應該使周圍諸山端整清秀,穴的形態合乎法度,縱橫之間富於情態,穴山形局之內的水流都能對穴有用,這兩種都同稱「干龍正盡」。一般來說,騎龍的地形,雖然可以有多種穴形,但不超出倒、順、側、橫四種勢態。倒和順兩種取法都要在龍脊部位,在龍脊結穴,山勢必須開闊,然後再呈現出細嫩柔知的景象,穴星要有像經過兩山相夾處那樣的情狀,穴前小明堂寬闊平坦,不感覺到水會跌流進穴中去,看不到大水從穴前而流去,即使有水流去也應該正面朝向轉里,枝腳(龍脈主體兩邊所伸出的短小山巒,為龍脈分氣所結。)要呈抱回之回勢,相向著穴的兩旁要有夾耳(從後邊左右夾護穴場的兩座山巒)。就是天已、太已兩座山。羅城即穴山前水出口處眾山布列,要周密嚴整,沒有空缺裂隙,水流去幾十里後一定會合,那裡一定有真水口(指穴山前水流出口處),被捍門(即穴山前水流出口處如門戶夾水對峙之山)收住,這就是順騎龍法。

若倒騎龍則多結於龍將盡處,倒望來龍結穴,元武須開大面,垂頭須細嫩,小明堂近案夾耳一如前法求之,近身枝腳通應抱回,大水倒合會於後,或有捍門在後,羅城水口俱須緊密,水口以交互者為上,左順側騎,右順側騎,左倒側騎,右倒側騎四法。穴必偏向一邊,亦以龍來左右定之,凡側騎之勢必偏,順則取當面出一橫案過宮收回,穴前之水,下砂枝腳趨來與橫案相親,如合盤之勢必方佳。逆則取穴上收一邊之水(凡言收一邊水者,即指前界水而言,必無收後界水之理,記取、記取)。

白話註解:要是倒騎龍法,則多把穴結在龍脈將盡之處,回過頭來望著來龍結穴,元武(即玄武,指穴場後山)的山勢要十分開闊,而且山勢漸漸向穴場垂近,呈現十分舒緩柔和的情狀,從小明堂去審察夾耳山的配合,方法如同順騎龍一樣;靠近穴場的技腳山全部應該呈現回抱之勢,大的水渡反向會合在穴山後,有的有捍門山在後邊,羅城水口都應該十分嚴整周密,水口以水澆交匯為上,左順側騎,右順側騎,左倒例騎,右倒例騎,這四種方法,穴都要偏向一邊,也應該看龍脈來向的左右而決定。凡是側騎的形勢其位置一定偏,如果是順向,則應擇取一座橫案山(穴山近前的橫山)經過穴場而收回勢,穴前的水流下砂和枝腳都趨向過來和橫案山相親近,有如合盤的勢態,這樣才好。如果是逆向,就擇取穴上收一邊之水(凡是說收一邊水的,就是指收前界水,而絕沒有說收後果水的道理。)

面前另有橫案遮闌,只取橫而有情抱我更佳。蓋逆勢小案多順,勿以為嫌。下砂逆砂收回,直面向里,明堂夾護應案羅城水口,一如常法檢察,不可疏漏。唯有橫騎龍結作不同各勢,直與大龍腰落一體,或出一節二節星辰即結者,尚名橫騎龍,若再抽數節,或開小障出脈作穴,方舟腰落,此其大略也。

白話註解:前面另外還有橫案山遮攔的話,就只擇取橫向而有抱峙穴山的為好。一般說,逆勢小案山就多為順向。不要嫌棄這種情形。下砂應該逆向插入收回,真面朝向里,夾護明堂的形勢,應審察羅城、水口,就以常用方法去檢驗,不能有疏漏。只有橫騎龍的結穴作法與各勢不同。而跟大龍脈從腰部結穴的體式差不多,如果在大龍脈上派生出一座兩座山巒,在那裡結穴的,還叫做橫騎龍,如果衍生出好幾座山巒,或者象張開一片帳幔,山脈之勢比較形闊,在這裡落穴。就稱為腰落。這些是察形的主要方法和原則。

大抵葬者,藏也。穴者,山水相交,陰陽融凝,情之所鍾處也。藏之欲乘生氣者,謂陽氣聚處則無風、蟻、水三者侵體之患難夫也,。夫情與無情其本無二,山川交會何殊?有情者哉!信斯言也,求穴者思過半矣!

白話註解:一般來說,葬,就是為了藏蓄生氣。墓穴,就是山水相交,陰陽相融和凝注,情所集中的地方。藏蓄,為了乘得生氣,是說陽氣聚結處就沒有風、蟻、水三者侵蝕骸體的憂患,而情和無情的本源都一樣的並沒有兩個,為什麼山水交會的地方就特別有情呢?要是相信了這話,求穴的人對察形的道理也就大體上都領悟超過一半了。

3、怪穴篇

亦做察形篇,竟形穴大意較然可知。唯是奇形怪穴非常法所可盡書,謹再春概,列之於後,學者以意求之可也。

白話註解:仔細研讀察形篇,風水形穴大意就可以知道了,但是奇怪的穴位,一般的書籍沒有講解,筆者將之大概列出來,放在後面,讀者可以自己揣摩其中要害。

穴有搖拳者,穴星蠅正,中間卻空,或結於左,或結於右。結穴一邊必然細嫩,或捻頸,或伏斷再昂,到頭必有動氣,動氣前必有小明堂而皇之,僅容一人側卧,則微茫之水方住房。若搖拳又兼沒骨,則看石紋兩邊左右相交中間有土,方是真穴。沙水必盡拱這邊,那邊只為應案相向而已。

白話註解:有一種叫搖拳的穴,穴星雖然端正,但中間卻是空的,穴只能或結於左邊,或結於右邊,結穴的一邊。必須細嫩柔和,或者扭轉龍脈之頸脖,或者龍脈跌伏似斷,然後再昴起,其頭部一定有氣發動,氣動的前面一定有小明堂,只容得下一人側卧,這樣微茫水才在此處停住,如果搖拳穴又兼有 「 沒骨 」 的特徵、就看石紋兩邊左右相交中間有土,才是真穴。砂水一定是全都趨向拱護這結穴的一邊,那一邊只是為了朝應(即朝山,在穴前較遠而高與龍穴遙相對應之山)案山相對向南已。

穴有入水者,楊公云:也有穴在深潭裡。是也,此必石脈邊根透下,聚水湖海平窪處,仍復昂起,星辰不拘大小,必有上好土色石紋相交,證佐分明,窩鉗、乳突、雞心、魚胞等動氣天然,方是真穴。

白話註解:有的穴是落入水中去的。楊公筠松說:也有穴在深潭裡。就是這種情形。這種穴,一定是石脈連根透水而下,水聚積在湖海平窪處。龍脈還會再昂起,周圍諸山不論大小,一定有上等好的土色和石絞相交錯,證佐分明,窩鉗穴、乳穴、突穴、雞心、魚胞等穴定形勃發生氣十分自然,這才是真穴。

大要在察後龍真來,別無結作,方可著眼。若果大龍度水,必然開障作勢,兩邊枝腳一齊湧來,臨水跌斷,方是真度水龍。若山不開障,來不洶湧,枝腳邊有邊無,便非真度水之龍,水中雖有小山,只作星散零斷者論,必不融結。

白話註解:最主要的是,觀察後龍真來,不在別的地方結穴,才能著眼。如果是大龍渡水,一定會象拉開帳幕一樣,造成開闊的氣勢,兩邊的枝腳山一齊奔涌而來,臨近水之處,地勢跌斷,這才是真渡水的形勢。如果山不開帳,來勢不洶湧,枝腳山一邊有一邊無,就不是真渡水之龍,水中雖然有小山,只能作分布零星散亂的來看、必然不能融結為穴。

穴有影光者,如太陰金星,整齊圓匾,而面上或急或滿,別無動氣,前餘氣圓暈,即是影光。或以得水一邊有微動處,扦掛角穴,或正中取魄穴,必有小明堂,及應案方真。蓋太陰者月象也,以其圓匾而滿急,故不求之面而求之氣,此至理所存,非臆說也。

白話註解:有一種穴叫作影光的,象太陰金星、它的形相整齊圓扁,但面上顯得過急過瞞,沒有什麼生氣,前面有餘氣圈暈(穴場處微茫隱顯的暈圈),這就是影光之穴,或者在得水中那邊有微動處插入掛角穴,或者在正中擇取魄穴,一定有小明堂和朝山案山才算是真穴。太陰、是月的徵象、因為它圓扁而滿急,所以不求它的面上而求它的氣,這體現了最正確的道理,並不是隨意無憑的說法。

穴有仰瓦者,法曰:兩金扛一水,穴在軟中裁。,凡天財體多是背後仰瓦,只以有乳為真,及鬼星托樂為準,大地亦有此法,唯別於來勢尊特,羅城闊大而已。

白話註解:有一種穴叫仰瓦,葬法說:「 兩金扛一水,穴在軟中裁。」 凡是天財星(體方頂平的山峰)的體形都是呈仰瓦狀,即穴場後的 「 玄武 」 位兩邊高中間低,這種情形以有乳穴之形為真穴,並以有鬼星樂托星為標準,在大地也有這種穴法,其區別只在於龍脈的來勢厚重突出,羅城闊大而已。

穴有拖槍形、將軍踏弩形,皆是餘氣不住,所謂:元武嘴長高處點,三腳金星頂上扦。同一例也。

白話註解:有的穴叫拖槍形、將軍踏弩形,都是餘氣不停駐,常說:元武嘴長高處點,三腳金星頂上扦,都是指同一種例子。

穴有上聚者,凡纏護龍虎周回捆夾得緊,其氣必拶聚於頂,除小明堂外則以外洋為局,總亦須入穴細嫩,藏風不露為妙。若後龍近處,從無抽細作蜂腰鶴膝狀及輳地跌斷者,必無此法,誤下立致敗絕。慎之!

白話註解:有一種穴叫上聚,凡是青龍白虎圍護捆夾得緊密,它的氣就一定會逼壓聚集在穴頂部,除了小明堂之外,就以外洋大明堂構成形局,總的說也應以入穴細嫩,藏風不露為妙。如果後龍近處從沒有衍生出細小的山巒成蜂腰鶴膝的形狀,以及接地跌斷的;就一定沒有結穴,誤用這種方法,會馬上導致敗絕。應該非常的慎重!

穴有下聚者,凡後龍未嘗跌斷輳地,或入穴氣急,或星面匾大,穴出弦棱之類,通名下聚。

白話註解:有一種叫下聚的穴,凡是後龍沒有跌斷地,或入穴氣急,或者穴星面形扁大,穴中出現弓弦稜角狀等,通稱為下聚。

要以低而不沉,平而不脫,四山高而不壓,小水應案相稱,方為合格。

白話註解:取穴的要點是,低而不沉,平而不脫,四邊山高但不壓迫小水,朝山案山要相稱才是合格的。

穴有脫龍就局者,來龍雖大,拋蹤閃跡,穿田度水,脫卸在一邊,初看若與大龍不邊屬,細察則大龍正面卸下,伏而再起,本山別不結地。

白話註解:有一種穴叫脫龍就局的,龍脈來勢雖然大,但其蹤跡隱露拋閃,穿越原野,渡過江河,閃脫拋卸在一邊,初看好象和大龍脈不相連貫,仔細觀察則發現是大龍脈擴張形勢而卸下,隱伏之後再發起,在原來的主脈上並不結穴。

如新建伯王公祖地,乃大豐山正面卸下,平地數里無脊,忽於平田中起小小兩枝倒地本,一橫一直,正中落穴有窩,界龍之龍甚遠,而大豐山反在一邊,並不坐障,惟見江水繞流,遠朝是面,局勢寬平而已。觀此可以類推。

白話註解:比如新建伯王公的祖地是大豐山正面卸下,數里內都是平地而沒有山脊,忽然在平田中突起小小兩枝象倒地木一樣的土壟,一橫一直,在正中落穴,有窩界龍之水在遠方,而大豐山反在一邊,並不坐幛,只見江水環繞,遠遠地朝應著這一面,局勢寬闊平坦而已。從這可以類推其它。

穴有四空者,脈從一隅入首,斜倚受氣,四正俱空,四隅有山照應。若姚江邵氏柳氏家祖地是也。須來龍真確,活動飛舞,局勢完秀,四山面拱方可為準。

白話註解:有一種穴叫四空的,龍脈從一角進入,頭偏斜倚靠看受氣,四個正面都是空的,四個邊角有山照應。象姚江邵氏柳家澳的祖地就屬這種情形。必須是龍脈來得真確,呈現出靈活生動,飛騰起舞的氣象,形局氣勢完整清秀,四周山拱護,這樣才合乎標準。

穴有皮者,凡木星開大口,懸乳或發水泡,微有微茫,略見而難分者,多是皮。蓋木之生氣在皮,故木星入穴土亦不厚,壙不宜大深。

白話註解:有一穴叫皮的。凡是木星(頂圓身端直的山峰)開大口,呈乳穴或發水泡之形,有微茫水,隱約可見而不能辮認得很清楚,這種情形多屬皮。因為木是從皮生出氣來的,所以木星入穴土也不厚,墓穴不宜大和深。

夫葬者,藏也。故穴以藏聚為主,蓋藏聚則精氣翕集,暖而無風,暖則無水,無風則無蟻,三害不侵,則穴得矣。

白話註解:葬,就是藏,所以穴以藏聚生氣為主要目的,能藏聚則精氣融和凝聚,溫暖而沒有風吹,暖就沒有水沖,沒有風吹就沒有蟻蟲,風、水、蟻這三種禍害都不侵蝕,那麼就成為好穴了。

穴雖怪不出乎動氣,小明堂及應案鬼樂以求之。乘金、相水、穴土、印木等相法以證之。砂水聚散有情無情以別之,眾為我用,則我為主,身為人衛,則我為奴,氣精力強故為主者,個細而數斷,粗雄偏側,故為從者,擁護而趨隨。穴星之山形,宜大入手處落穴,動氣宜小,大抵所喜者潤嫩小巧,所忌者粗大老拙,斯求穴之大法也。

白話註解: 即使有怪穴,但不外乎是動氣,以小明堂以及應案鬼樂的配應原則去探求,用乘金、相水、穴土、印木等方法去驗證,以砂水聚沒,有情無情的標準去辨別,這就可以了。眾人為我所用,則我就是主人自己;當別人的侍衛,就成了奴僕:氣精力強的就能成為主人,而個小,零星散斷、粗拙、偏側的就成為護從者,起著跟隨擁護的作用。穴星的山形,應該在大人手處落穴,動氣應該小,大體來說,喜歡潤嫩小巧,而忌粗大老拙:這是求穴的重要法則。

悟之者,自能成其變化,達其元微,書不盡言,圖不盡意,往聖尚欲自得,況後賢乎?

白話註解:能領悟它,自己就可以隨其千變萬化而靈活應用,達到精妙深微的境界。用書來敘述,是寫不完要說的話的,用畫圖來表示也難以完全傳達出本意來。以往的大師們尚且還想從自己的實踐中獲得精義,更何況後學呢?

乃若諸家穴法,則三寶、寶照、楊、曾、劉、胡、廖、謝、司馬輩,咸究極其變,不可不參之以開廓知見,然而一領百會,非心通神解者,孰能與於此法外一句?唯有情則姤,可以暗會,難以形求。噫,大匠能與人以規矩,不能與人巧,昔人謂:有人識得明堂法,五百年中一間生!誠嘆此爾!

白話註解:至於各家的穴法,像三寶、寶照,楊筠松、曾文燦、劉潛、胡矮仙、廖禹、司馬頭陀等人,都把穴法變化探究窮盡了,不能不拿來借鑒,以開闊眼界,增加見識、但是一領百會,如果不是心通神解的,誰能在這些法則之外還能得出一句自己的見解呢?只有有心的才能遇到真正的精髓。可以在心中暗會,而難以通過直觀的形式去求取。大師可以使人懂得規製法度,但不能給人以智巧,前人說:五百年中或者才有一人能真正精通明堂穴法的。真是為此而發的感慨啊!

4、穴病篇

夫山止氣聚,名之曰穴。穴有真病,同乎廢人,雖具形骸,神氣傷於敗缺,則中無所存。如是者,法不可葬,葬之則三害臻。

白話註解:山脈停駐,生氣聚結的地方就叫穴。穴如果有真病,就跟殘疾的人一樣了。雖然具有形體,但因為它有缺陷神氣就被傷損了,形體之中已沒有什麼有用的東西了,象這樣的情況,按照穴法是不能落葬的,要是葬了,風、水、蟻三害都會齊集。

故穴有貫頂者,脈邊腦抽,星峰不現,上既無分,下何所合也?穴有折臂者,龍虎夾輔,當穴凹折,外風不蔽,生氣內散也。

白話註解:有一種叫貫頂的穴,山的脈理糾連不清,山頂癟縮,山峰不顯現出來。上面既然不分明,下面還能覆合什麼呢?有一種穴叫折臂穴,夾護穴山的青龍白虎二山,面對穴山而凹折,不能遮蔽外風。導致生氣內散。

穴有破面者,星體雖端,面則流破,一如浪痕,皮崩肉裂,生氣無傅也。穴有墜足者,脈從足出,星峰上壓,生氣不舒也。

白話註解:有一種破面穴,山體雖端正,但穴場卻被掘破,好象波浪形的傷滾,皮崩肉裂,生氣無法附著。有一種墜足穴,氣脈從山腳下入穴,往上逼壓星峰,致使生氣不能舒通。

穴有綳面者,星面繃緊,脈痕橫生,條數雖多,橫而無直,氣無所聚也。穴有飽肚者,粗如覆箕,圓如榧子,扁如瓜體,上下渾淪,分上弗具,雖有尖圓,法無所施也。

白話註解:有一種綳面穴,穴場繃緊壓填,脈理橫生,紋理數量雖然多。但都是橫生而沒有順直的,生氣就無從藏聚了。有一種飽肚穴。粗拙如覆蓋著的簸箕、圓得象榧子,扁得象瓜的體形,上下一團,沒有分界條理,雖然有突圓之形,但也沒有用處。

穴有割腳者,形勢雖正,水洗洇褥,掃割無餘,生氣已盪也。穴有漏腮者,貼身蟬翼,裹不過穴,小水既漏內,龍虎折邊,水不會於小明堂也。

白話註解:有一種割腳穴,形勢雖然端正,但水流衝擊困褥(長穴前的方形成長方形平整高地),把穴腳掃割掉,生氣就蕩然泄盡了。有一種漏腮穴,貼近穴前的蟬翼砂不能包裹穴場,穴庭邊倒有泉水長流而漏失,龍山虎山折邊,水流不能匯聚在小明堂。

虎蹲者,形反而凶僭且逼也。龍踞者,勢凌而壓強且竄也。

白話註解:虎蹲,是相穴場前右鍘的白虎山蹲踞昂頭,這是倒反的形勢,呈示出凶僭而且逼壓的徵象。龍踞,是指穴場前左側的青龍山高踞斜出,不拱抱相向,呈示著欺凌壓強而且背棄出竄的徵象。

元武拒屍者,星峰無降勢也。朱雀騰去者,水傾反而朝斜背也。

白話註解:玄武拒屍,就是穴場後山山勢高昂,不向穴場垂近,山峰沒有降勢,不願受人之葬。朱雀騰去,意即明堂水流不縈迴歸聚,朝山反背而不朝向穴場。

前花者,餘氣為官,二水雖交,尖露無睜,沙腳逼迫也。後假者,穴背鬼托,龍虎雖端,水涯必溜,出穴一望,眾不歸隨也。

白話註解:花,龍脈結穴後,餘氣在穴山前的朝山背後再結小山,就是官星,雖有二水相交,但尖露不開闊,沙腳逼迫。後假,在穴山後背拖抱的小山就是鬼山,龍虎山雖然端整,但鬼山卻為水涯所淹沒,出穴一望眾山都沒有歸隨的情態。

左右詭落者,其堂必傾,過宮回視,水卻趨會於真穴也。

白話註解: 左右詭落,它的明堂一定傾斜,經過穴場回首一看,可見水流都趨匯到真穴中了。

故凡山形高大,穴出貼身,縱見窩、鉗、乳、突,百稀一實也。形穴軟小,而眾水不歸,護纏不附者,雖巧嫩可觀,生氣微薄,必無尊特也。

白話註解:所以凡是見到山形高大,穴從貼近處出的,即使看到窩、鉗、乳、突的穴形,那也是一百次中才有一次是真的。要是穴形軟小,眾水流均不歸聚,護衛纏繞得疏漏,即使巧嫩可觀,也是生氣微薄,必定沒有尊貴特異的氣象。

要以先審向背,次察精粗,枝幹既得,主從因之,四應有情,分合無謬,眾勢既會,沙水自朝。

白話註解:總之主要應先看清向背,其次觀察粗精。認精枝幹以後,根據主從關係,求得前後左右四面的朝嚮應都有精態,那麼分與合都沒有錯了。各種形勢都齊備以後,山水會自然朝向穴山。

起自分龍,至於入穴,山水互交,由大及小,由外及內,直至入首動氣,小明堂分合分明,則枕圓向尖,眠干就濕之道得,而風、蟻、水三害不侵,天地之生機顯,而穴無所逃矣!

白話註解:從分龍開始,直至入穴。山水交匯,由大到小,由外到里,直至人首動氣,小明堂的分與合都分明,那麼就可得到真氣,風、蟻水三種禍害都不侵襲,天地的生機顯現,那麼吉穴就得到了。

不然,其誤可勝窮哉,占穴真偽可不慎歟!

白話註解:如果不是這樣的話,產生的惡果就無窮了。探測穴的真和假能不十分慎重嗎?

5、峽論篇

夫峽者,祖山中干行度之次,斂大為小,變粗為精,兩山相夾以成之也,故同峽必斷伏,旁必有夾,謂迎送也。

白話釋意:峽指的是祖山(龍賣發源處的山嶺)的龍脈主幹在行走過程中停下,把形體收攏變小,由粗擴變為精,由兩山相夾護而形成的,所以峽一定是斷伏的,旁邊一定有山相夾,這叫做迎送。

過必中出得正氣也。其伏也至地,其拔也干霄,水分左右,山轉關闌,蓄而迴環,可建州邑,則干之所鍾,枝之所止,概可想矣。

白話釋意:干龍經過這裡一定是從中間出去而得到正氣,它低伏時貼著大地,它挺拔而起時直衝雲霄,左右有流水環繞,眾山徊護,形勢含畜而迴環往複,可以在這裡建州立邑。

是故平夷千里,王者之宅,奔騰不息,山陵之格,迢迢鬱郁,作鎮方岳,自余偏斷宅墳已而。

白話釋意:所以平原千里,可建王者之宅,其氣奔騰不息,山陵疊障,其氣深厚錦遠,可作鎮守一方之將種的宅墳。

6、分龍篇

崇山忽起,作鎮一方,莫之與京者,是曰祖山。

白話釋意:高山忽然隆起,成為一方之險要形勝,沒有別的山能與之相競爭,這就是祖山。

群壟橫出,力有長短,眾之所趨,彼獨開張,斷續拱護,是為正干。或各分而勢小,或因干而再抽,此分龍之始也,各分欲其成體,再抽欲其出面。

白話釋意:群峰橫出,山力有大小長短之分,如果為眾山所趨隨,它本身卻能不斷地張開擴大,得到諸山的拱護,這就是正干,即大龍脈的主幹。有的從大龍脈分枝而氣勢弱小,有的從主幹再分長出支脈,這就是分龍的開始。從大龍脈分出的要各自成體,從干龍再衍生出的應要能長出形面

成體者尚須變化,出面者唯求特達。又當觀其始分再抽之際,護從岡巒,孰多孰寡,孰短孰長,則得水得局,可概見也。昔人謂:起家須用好公婆。是也!

白話釋意:成體的還須有變化,出面的應求其特異發達。還應刻觀察始分、再抽之時,所護衛趨從的岡巒,哪裡多哪裡少,哪些長哪些短,這樣就可大體知道是否得水得局了。前人說:起家須用好公婆,就是這樣了。

7、四獸砂水篇

夫四獸者,言後有真龍來住,有情作穴,開面降勢方名元武垂頭,反是者為拒屍。

白話釋意:四獸說的是:穴場後有真龍來往,後山山勢漸向穴場垂近,象接受人之安葬,極有情態,這就叫元(玄)武垂頭,如果與此相反,穴場後山山勢高昂,不向穴場垂近,狀如不肯受人之葬,這就叫拒屍。

穴內及內堂水與外水相輳,瀠洄留戀於穴前,方名朱雀翔舞,反是者騰去。

白話釋意:穴內和中明堂水流與外水相聚匯,在穴前縈迴留連,這才叫朱雀翔舞,如果相反,明堂水流不縈迴歸聚,就叫朱雀騰去。

貼身左右二砂,名之曰龍虎者,以其護衛區穴,不使風吹,環抱有情,不逼不壓,不折不竄,故云青龍蜿蜒,白虎馴服,反是者為銜屍,為嫉主,大要有情於穴,於主不欺,斯盡拱衛之道矣。

白話釋意:穴前貼近的左右二山,把它們叫做青龍、白虎是因為用它們來護衛穴場,不讓風吹,二山對穴場環抱有情,高低相稱,不是逼迫欺壓和凹折逃竄之狀,這就叫做青龍蜿蜓,白虎馴服,和這相反的就叫銜屍,叫嫉主。關鍵是對穴現出馴順之情,對主山沒有欺壓的勢態,這就盡到拱抱護衛的作用了。

至於砂之插回收水者,必須開面向里,不拘遠近,俱名有情。遠朝及前後左右之砂,皆以真面相向,無破碎、尖射、凶頑為融結證佐。唯曜氣飛揚,穴中不見者不忌,大地多有此類。

白話釋意:至於砂(穴前後左右諸山)之中,那些插回收水的,必須開面向里,不論遠近,都叫作有情。遠朝和穴前後左右的山,都以真面相向,沒有破碎、尖射,凶頑的形態作為融結氣脈的證明。

欲知砂之背面,當分厚薄頑秀。背厚面薄,背頑面秀,背挺面灣。面來必有情而長,背則無情而短。

白話釋意:想要知道砂的反背和正面,應該分清厚薄頑秀。如果背厚,面就薄,如果背粗頑,而就秀麗;如果背挺直,面就彎環,正面朝向一定有隨意而且深長,背面反向則無情而且短淺。

故砂之灣者水必灣,砂之秀者水必秀,砂之走竄者水必不收,砂水之形實相比附者也,吉凶征應,可不方而喻矣!

白話釋意:所以山彎水必彎,山秀水必秀,如山勢走竄,水流就一定不歸聚。砂和水的形勢是相互比照依附的,吉和凶的徵象應驗,可以不言而喻了。

8、明堂篇

夫明堂者,穴前水聚處也。其名有三:大約有窩、鉗、乳、突四體,則自然有蟹眼、金魚、蝦須三法之小水皆自球檐分下,微茫界合處,可容一人側卧,名小明堂。

白話註解:明堂,就是穴前有水聚交流的地方。它的名稱有三種:第一種,凡是有窩、鉗、乳、突四種穴形的,就自然會有蟹眼、金魚、蝦須三種繞穴的幹流水(指穴場附近略低段,下雨時有水淋流,雨停則水止)這些幹流水都從球檐處分下來,至微茫水的交合處,可容一人側卧,這就叫小明堂

兩邊必有蟬翼砂,似有似無,包裹於外。佔山正法必有此堂,入穴方真。

白話註解:它的兩邊一定有蟬翼砂,看上去像是有,又像無,包裹在小明堂外。按正宗的佔山求穴法則,一定要有小明堂,入穴才算是真穴。

其二,龍虎內二水合處,名中明堂,專以窩、平、圓、扁為常體,然亦有真地無此者,或穴結高山,龍虎夾緊,直垂向穴下,穴中小水聚成一線,從中流出者,勢使然也。

白話註解:第二種,穴場前青龍、白虎二山內的倆支水流聚合處,叫中明堂。一般以窩、平、圓、扁為常見形體。但也有些真地沒有幾種形體,有的是在高山上結穴,龍虎二山夾護得很緊密,直接垂向穴下,穴中小水匯聚成一條線,從中間流出來,這是地勢造成的。

或穴結臨江臨溪,洋朝當面,直至山腳,若非龍虎夾緊,直走至水邊,則水衝堂則氣散,且兼有洗腳之患,便不成地。此山川自然之情,造化之妙,非人所能為者。

白話註解:有的靠近江河小溪結穴,水面朝穴,直到山腳。如果不是龍虎山夾護緊密,直走到水邊,則水就會衝擊明堂而導致生氣消散,而且兼有洗腳穴的弊端,這不能成為真地了。這些都是山川本身的情勢,大自然的力量所造成的,不是靠人力所能夠做到的。

總之,落穴處開睜,則小明堂已真,外雖夾緊無害。吉水蕭氏白砂祖地,牡丹滴露形,即此格也。時人誤安金簡銀槽之名,又從而援之以誤,後世俾無堂局亦得濫此,可慨也。

白話註解:總之,落穴處開睜,則小明堂已真,外雖夾緊無害,吉水蕭氏白砂祖地,呈現牡丹滴漏型,就屬於這種類型,當時的人誤把此形安上 「 金簡銀槽 」 的名稱,人們都跟著沿用而錯上加錯,後世的人們即使並不懂得明堂形局的也濫用這名稱,真令人慨嘆不已。

其三,乃外洋大勢自少祖分水,總聚於大龍虎外,或從太祖分水,併入外堂,或無此二者,而外來大水橫過中明堂前,後面幾節分水俱流入橫水內,或遠江遠溪來朝,抱於橫水外,通名之曰:外洋大明堂。

白話註解:第三種:外洋大勢從少祖山(接近穴山的高大山巒,可收束氣脈並將之輸入穴場)分水,總聚於大龍虎山之外,或者從太祖山分水併入外明堂,或者不是這兩種情況,而是外來大水橫流過中明堂前,後面幾節分水都流入橫水內,或者是遠方的江河溪流來朝向,環抱於橫水之外,通稱為外洋大明堂。

風中明堂即是內堂,其水有逆有順有橫,大地龍虎多層大水在外,非橫則逆,則此內堂之水雖欲之元,行走終必當面而出與大水會,此小順大逆,上地之局也。

白話註解:凡是中明堂,也就是內明堂,它的水流有逆、有順、有橫,在大地,龍虎山之外有多層流水,不是橫向就是逆向,那麼這種內堂的水流即使想它成為一處,但流走的趨向最後一定是面向明堂與大水會合,這是小順大逆,是上等穴地的形局。

唯大水勢順而內堂水逆,有龍虎下砂收回,名小逆大順,此中下地也,亦有層層交互過宮環抱者,此名大順局,亦主力量綿遠,此非龍真穴的山勢大者勿下。

白話註解:如果是大水勢順而內堂水逆,龍虎山下穴前大流下方有眾山關欄收回,這叫大逆大順是中下等的穴地。也有流層層交互穴場而環抱的,這叫大順局,也象徵著力量綿長深遠,如果不是龍脈穴地真確,山勢雄大的不能落穴。

大抵明堂以聚水為上,橫抱次之,朝水又次之,交互有情,不見水去而順流者,又次之。四局既定,義備於斯,唯明者詳焉!

白話註解:大體來說,明堂以聚水為最上等,水流橫過明堂而環抱的屬其次,遠處水流來朝向又次一等,水流層層交互有情態,看不到水流離開順流的更次一等。四種形局已能判定,道理都包含在期中了,只有明智的人能弄清楚它。

9、餘氣篇

羅城者,祖山分障,包羅於外,以成大局者,即龍之餘氣也。

白話註解:羅城,是由祖山分脈衍生出來的眾山,它們在穴山前水流出口處,從外面保羅布列著,以形成大局勢,這就是為餘氣。

穴已結而前出者為官,穴後拖抱不見者為鬼,此即穴之餘氣也。曜氣者,龍虎外飛揚反張者,即砂之餘氣也。

白話註解:龍脈結穴後餘氣從前面出來結成的山,叫做官,氣脈結穴後從後面出來拖抱的小山叫做鬼,這都是穴的餘氣。曜氣,是龍虎山外面尖利巨石,即砂的餘氣。

順騎者,餘氣前去,倒騎者,餘氣後拖,二者雖拋假穴,畢竟虛花,若不以乘氣之法及開睜與否、石紋轉否證之,鮮不誤者。

白話註解:如果是順騎龍,餘氣就往前面走,如果是倒騎龍,餘氣就向後拖。這兩種都是拋假結穴,畢竟是虛花,如果不用乘氣之法以及開睜與否,石紋轉否來驗證的話,很少不錯的。

昔賢謂:餘氣不去數十里,決然不是王候地。正指此類,非專為穴前餘氣一端而設也。

白話註解:過去的大師們說:餘氣如果不行走數十里之遠,必定不是王侯之地。就是指這類情形,不是專為穴前餘氣一類情形而定的。

10、水口篇

夫水口者,一方眾水所總出處也。昔人謂:入山尋水口。又云:中士求水口。又云:平地難得者水口。

白話註解:水口,就是一個區域內眾多水流的總出口處。前人說:入山尋水口。又說:中等水平的地理先生就懂得找水口。又說:平地難得的是水口。

蓋局之大小,山之貴賤,咸於是乎別也。必祖龍開障,展作羅城,羅城餘氣去作關闌,重重關鎖,纏護周密,或起捍門相對峙,或列旌旗,或出禽曜,或為獅象,蹲踞回互於水上,或隔水山來纏護,大轉大摺不見去水為佳。

白話註解:因為形局的大小,山的貴賤都要根據水口而分別出來。一定要祖龍開障擴展成羅城,羅城的餘氣形成關欄,重重關鎖。纏護緊密,或在穴山前水流出口外形成捍門,夾護對峙,或列成笙旗,或出現禽星(水流出口處的水中之石)和曜星,或成獅子、大象的狀勢,蹲踞回互在水上,或隔著水流去的蹤跡才好。

若在山中,必得交互水口方為有力。若結都會及帝王山陵必有北辰尊星坐鎮水口,高昂聳異,望之驚懼者始合。上格唯取兩面合抱收回者為正局,一邊真面單卷,一邊借輳無真面同收者為偏局,皆以跌斷成星體者為貴。此總水口也,亦名大水口。

白話註解:

如果是在山中,一定要能交互水口才是有力。如果是選擇作都會以及帝王陵寢之地,就一定要有北辰尊星(穴山前方水流出口的高山)坐鎮水口,應高昂聳立,挺拔特異,一看到就讓人心驚膽懾,才合乎要求。合乎上面說的情況以兩面合抱收回者為正局,一邊真面單卷,一邊借無真面合抱收回者為偏局,都以跌斷成星體的為貴。這是總水口,也叫大水口。

若中間只結一地,余皆為用者,其近身必當有小水口。中洋外洋亦必層層有收水之砂,此為專結,昔人謂:關門若有十重鎖,必有王候居此間。可概見也。

白話註解:如果中間只結一地,其餘都作為它的護衛之用,那麼它的貼身處一定有小水口,中洋外洋也層層有收水之砂,這叫專結,前人說:關門若有十重鎖,必有王侯居此間。其道理大體可見了。

若局內龍非一枝,地非一穴,則各各有近身小水口或有羅星收水,昔人謂:大水之中尋小水者,指此。

白話註解:如果形局內不止一枝龍脈,地不止一穴,則各自有貼近的小水口或者有羅星(穴山前方水流出口外水中突起的丘埠)收水,前人說:大水之中尋小水,指的就是這種情形。

蓋水口乃地之門戶,王候有王候之垣城,將相有將相之閫地,方岳藩鎮可以類推,觀外即可知內,當與望勢參合,亦佔山之要訣也。

白話註解:水口是穴地的門戶。王侯有王侯的城牆。將相有將相的門第,那些能當封疆大吏的也可以類推,察看外面的情形就可以知道內中的真相,應與望勢參照起來,這也是佔山的要訣。

11、望氣篇

山崗,體魄也,氣色,神理也。故知山川為兩儀之巨跡,氣質之根蒂,世界依之而建立,萬物所出入者也。

白話註解:山岡,是體魄,氣色,是神理。因此可知,山川是天地陰陽的最大的形跡,是氣質的根本所在,世界要依照於它而建立,它是萬物生長和消亡的處所。

然則氣,其形之本乎?知形勢而不知神氣,臂之貴人已死,不如賤生,壯夫病困,未若弱強。

白話註解:雖然如此,但氣不正是形的根本嗎?懂得山川形勢,但不懂得神氣,就像是:死去的貴人,還不如活著的貧賤百姓;強壯的大漢一旦隱於病困還比不上健康的弱小者。

凡山,形勢崩傷,其氣散絕,謂之死;形勢雖具,生氣未舒,謂之枯;死者不可以復生,枯則有時而潤。

白話註解:凡是山的形勢崩敗傷損,它的氣就散絕,叫做死;形勢雖然具備,但生氣不能舒通,叫做枯,死的不能夠復生,枯萎的,則還有滋潤的時候。

關中者,天下之脊,中原之龍首也;新冀州者,太行之正,中條之干也;洛陽者,天地之中,中原之粹也;燕也者,北隴之盡,鴨綠界其後,黃河挽其前,朝迎萬派,擁護重複,北方一大會也。

白話註解:關中,是天下的脊柱,中原的龍頭;冀州是太行山的正脈,是中條幹龍;洛陽,是天龍的正中,中原的精粹所在;燕都,是北隴的盡頭,鴨綠江在它的最後邊,黃河在前牽著它的頭,朝向迎接千山萬水,被擁護環抱,重疊往複,成為北方一大都會。

之數者自三代以來,靡不帝王之宅,然興衰迭異者,以共氣有去來之不齊也。

白話註解:上面這幾個地方,自從商周三代以來,無不成為帝王之都,但是興衰變迭各有不同,是因為氣的來去不一樣。

凡山,紫氣如蓋,蒼煙若浮;雲蒸靄靄,四時彌留;皮無崩蝕,色澤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冽,土香而膩,石潤而明,如是者,氣方鍾而未休。

白話註解:凡是山,看到紫色的雲氣象車蓋,蒼煙有如漂浮在空中,美麗的雲氣,四季常在,山的表層沒有崩陷損蝕,色澤光亮如油,草木繁茂,泉水清涼甘甜,泥土散發出香氣而肥沃,石壁潤滑而明亮,象這樣的山,氣才能集中凝聚而沒有消散。

雲氣不騰,色澤黯淡,崩摧破裂,石枯土燥,草木零落,水泉乾涸,如是者非岡之斷絕於掘鑿,則生氣之行乎地方,有一於此,法不可葬,誤葬卜之者立躋乎淪喪。

白話註解:如果是雲氣不升騰,色澤暗淡。崩摧破裂,石枯土燥,草木零落,泉水乾涸,象這樣,山岡不是因為挖掘開鑿而斷絕,就是生氣行走到別的地方去了,只要有一種這樣的情況,按葬法是不能葬的。錯誤地選到這樣的穴地,馬上就會導致躋身淪喪的境地。

此氣機之變未始易窺,然而山川雖大,氣則有微,盛衰雖微,來非無自,審擇形勢,參以鑒氣辨色,微乎微乎,精義之至者乎脫不具,夫天縱之朗鑒,濟之以神明,無累鮮克舉此。

白話註解:氣的內在變化是不容易觀測得到的,但是山川雖大,氣還是有表徵,盛衰的原因雖然深微,但並不是沒有依據的,觀察選擇形勢,再以鑒氣辨色來參照,即命名十分深微的精義也是可以領悟到的。不管是天賦你具有明鏡一般分辨是非的心,還是明察秋毫般的智慧,卻很少能不為此牽掛。

故知庸人睹而弗見,聽而罔聞,幾微旁燭,亦何自而臻耶?與時消息,以乘生氣,此形勢之要,佔山之秘,故終之以望氣焉。

白話註解:這些庸人們有眼睛而看不見,有耳朵卻聽不到,怎麼能達到完美的境界呢?能夠對細小的徵兆得以明察,根據時令盛衰消長的規律而乘得生氣,這是觀察形勢的關鍵,推斷選擇穴山的奧秘,所以最終還需要通過望氣才能達到目的。

12、葬旨篇

山剛水柔,相比以求,喜其姤會,惡其囚流,遠勢近形,眾秀畢呈,勢來則聚,形止斯凝。

白話註解:山是剛性的,水是柔性的,應該加以區分對比而去尋求,山水配合相得,人們就喜歡,有弊漏缺陷,人們就會厭棄。遠看有勢,近成穴形。各種秀麗景象都呈現出來。龍脈之氣賓士而來的就會凝結成形。

或躍若龍,或馳若馬,萬派同奔,眾勢俱下,巍巍戾空,是祖是宗,睨而視之,神悚心驚,大以成大,眾中特尊,小以成小,特亦情存。

白話註解:或者象龍一樣騰躍,或者象馬一樣馳騁,千山萬水都一齊賓士,磅礴的氣勢逼壓而下。祖宗之山,巍峨入雲,不能正目而視,令人心驚神懾。大的依託於大的而成就。在眾山中顯得特異尊崇,小的依託小的而成,他特異而富有情。

凡物之性,負陰抱陽,陰背肅殺,陽向榮昌,向故使聚,背乃反張。向出口面,背則頹溜,唯口得食,唯後弗秀,寧為雞口,毋為牛後,向背若差,其失大謬。

白話註解:大凡萬物的特性,是背負陰而朝向陽,背陰的一面往往生物枯落,向陽的一面往往繁榮昌盛,所以向陽來使生氣聚合,背陰就會使生氣消散,向陽的就能展面張口,背陽則頹敗淹滯,只有口才能得到食物,在背後的就不是靈秀了,寧做雞口,不做牛後,陰陽向背如有差錯,那麼失誤就會很大。

陽若左旋,陰必右回,陰若左轉,陽亦右隨。陽窩陰脊,兩片為的,消詳變化,造物定式。

白話註解:如果陽向左邊轉來,陰就會往右邊過去,如果陰向左轉來,陽也隨著往右轉去,這種消長變化是大自然的規律。

陰來陽止,陽來陰承,毫釐有差,休咎反徵。左來鍾右,右來鍾左,入首察脈,氣歸止所。氣行地中,必與水比,淺深欲乘,明堂是例。

白話註解:陰來陽就停止。陽來陰就隨接著,只要有一絲一毫的差錯。吉凶福的徵象就會相反。氣從左邊來會集中在右邊,氣從右邊到就集中在左邊,要察看龍脈之氣是否入穴,生氣歸聚就成穴形。龍氣在地下運行,必然和水一起交合,水的深淺是否能乘氣,就要觀察明堂,以之依據。

江南無深壙,江北無淺穴,此地氣厚薄之下齊也。休若高昂,貴在包藏,葬者藏義,乘風弗藏。形若下聚,勢必得水,水來風去,氣融斯美。

白話註解:江南沒有深的墓穴,江北沒有淺的墓穴,這是因為地氣的薄厚不一樣。山體如果高昂,要求得福貴就需包藏;葬,它的意思就是要使生氣聚藏,如果被風吹割,就不好了。如果穴形下聚,一定會得水,水來風就會去,生氣就會融結在這裡。

金木相併,火金並體,葬其所會,挨生棄死,隱隱隆隆,生氣在微,動而弗著,故曰難知。

白話註解:來龍需要觀察其五行屬性,只有仔細觀察,才能尋找生氣所在,所以風水學說很難被掌握。

窩鉗乳突,動體之形,穴以之立,不合匪情,貫丁漏腮,綳面莫尋,割腳折臂,真氣不臨,元武拒屍,死氣勿咸。

白話註解:窩、鉗、乳、突等穴是生氣發動的形,穴就靠它來確定,如果不合要求就逆理無情。象貫頂穴、漏腮穴、綳面穴等都是不應去找,割腳穴、折臂穴都沒有生氣降臨;元武拒屍這種形勢,充滿死氣,不能結穴。

銜屍嫉主,壓竄災侵,有臨必合,無合必淋,蝦須蟹眼,金魚難別,三水四穴,豈可一律。

白話註解:銜屍嫉主這種形勢,逼奪走竄,會導致災害侵害。是蝦須、蟹眼、和金魚難以辨別,三種幹流和四種穴形,當然不能用簡單一個標準去判斷。

貼身蟬翼,股暗股明,水交氣止,明堂略平,來可人卧,不平則傾,球檐球髯,人中莫偏,正球架折,杖枕尖圓,緩急饒減。

白話註解:穴的貼近處有兩處蟬翼砂,一邊暗一邊明,水流相交,氣就停聚,明堂應略為低平,能容一人側卧,如果明堂不平正、穴就會水傾;穴頂有圓球, ** 下有球檐,明堂內有球髯,人中應正而不偏,點穴時杖桿後對穴山的圓頂前對朝砂、案砂的交會點、根據龍脈來勢的緩急而推移確定穴的位置。

接迎要端,消詳放送,就濕眠干,棺脈相枕,盈縮自然,水蟻不作,八風宴安,九害永辭,五福自駢,匠心燭遠,至理幽元,俯察道要,匪悟難言。

白話註解:接迎龍氣要端正,放棺入穴,靠著濕潤的而睡在乾爽的地方,棺與龍脈相對靠,伸長縮短順其自然。水和蚊都不會產生,八方之風平息,九害永遠辭別。五福自然接連而來,以智巧之心去體察幽深玄妙的道理,認真仔細地領悟其精義,這是一般語言所難以傳達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扁棱玉屬 的精彩文章:

紫砂名人坊~扁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