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偷師日本禪宗大師枡野俊明:9條心靈富裕法則,趕走雜亂,享受極簡生活

偷師日本禪宗大師枡野俊明:9條心靈富裕法則,趕走雜亂,享受極簡生活

Unsplash:@bemerrychristmas

曾經風靡全網的「斷舍離」極簡理念,究其來源是日本的禪宗文化

對於日本建功寺住持、日本國寶級「枯山水」大師枡野俊明這樣的禪宗大師而言,少而美的極簡生活方式,不僅是他園林設計和藝術創作上的靈感,更是他每天直面自我的修行。

在枡野俊明這樣大師的眼中,禪意的生活方式到底是什麼樣的?

今天,小通就從枡野俊明的新作《少而美的極簡生活》中摘錄9條心靈富裕法則,分享給大家。

01

屋亂即心亂

「房間雜亂,是因為心緒混亂。自身雜念纏身,就是最大的煩擾。」

「房間雜亂還能若無其事地居住,是因為對髒亂已經司空見慣,對污垢已經感到麻木了。這一點真實地反映了自己內心雜亂的嚴重程度。」

搜索知乎總能看見類似「房間太邋遢怎麼辦?」「你見過最邋遢的男生/女生是什麼樣子的?」的提問。說明房間雜亂已經成為當代人的心頭病。

書中介紹了一些整理房間的方法,例如:「鞋子要仔細擺放整齊」。從玄關就能看出一個家的模樣。

內心的凌亂會體現在你的腳下。

Unsplash:@kirillz

去別人家做客時,進門第一眼看到的,往往就是門口擺放鞋子的玄關。

乾淨整潔的玄關,一定會讓來訪者感覺無比舒暢,內心也會對主人更加尊重吧。

02

使用時即掃除時

「掃除的目的在於把房間收拾整齊、打掃乾淨。沒必要真的愛上掃除本身。」

很多人都討厭打掃這種又臟又累的工作,有沒有什麼辦法讓打掃變輕鬆呀?書中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非常實用的思路,即「使用時即掃除時」,如何運用呢?例如:

東西灑落在地板上後立即擦拭

如廁後立即洗刷馬桶

洗手池使用後立即擦乾水漬

沐浴後立即用熱水沖洗浴缸以及浴室的地板、牆壁

烹飪後趁著餘熱立即擦拭灶台四周

燒水後趁著餘熱稍微擦拭一下水壺

使用冰箱時稍微擦拭一下冰箱內部、把手和冰箱門

基本上只要稍微擦擦就好。真正意義上的舉手之勞,算時間也不過十幾二十秒,但效果卻非常顯著。污垢不再積累,乾淨得出人意料。

覺得打掃累,大概是因為積攢了太多污垢,每次都要像新年前大掃除一樣吧。實則不必,日常多注意一些就輕鬆許多。

Unsplash:@bemerrychristmas

03

除了生活必需品,其他都無所謂

「雙十一」買買買,「618」買買買,「520」買買買……

一年四季都在被各種購物信息洗腦的我們,為了控制物慾、回歸充實的本心,應該怎麼做呢?

重點是不要被洪水般的信息吞沒。為此,可以把物品分為以下三種:

沒有的話會給生活造成困擾的東西,即絕對的生活必需品

有更好,沒有也無所謂的東西

有更好,沒有也無所謂的東西

如果覺得夠用就行而購買廉價品,就不會珍惜,而且很容易用完就扔,覺得用壞了再買新的就行。

這樣無法產生珍惜物品的想法,這也是造成物品越來越多的原因之一。

Unsplash:@herrherrmann

再往下想想,如果東西不珍惜,壞了就扔,扔了再買,那麼人呢?

這樣的心態長此以往,讓我們寧濫勿缺,買快消品,吃快餐,談閃電式戀愛,可這些真的是我們追求的嗎?

04

毋與他人做比較

直播購物,利用的就是衝動消費和攀比消費的心理。

人總是和他人做比較。一旦發現自己某些地方不如別人,就變得焦慮不安,心情低落。

和他人做比較,發現自己不如人,會讓人產生怨恨嫉妒之情,並且產生不服輸的心理導致虛榮心爆棚。或者會覺得自己的生活不如別人而自怨自艾。

這些都不是什麼好事情。人只有從嫉妒心中解脫出來重獲自由,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

對他人產生羨慕之情時,只要試著想像一下自己身處無人島。無人島上只有自己一人,沒有可做比較的對象,只能著眼於自己本身而生活。

這樣可以從嫉妒或羨慕的情緒中解脫出來,重拾平靜安寧的內心。

Unsplash:@syinq

05

擁有自己的生活風格

我清楚地知道什麼對自己來說是好的,充滿個性地生活著。對你來說不需要的東西也許對我來說是必需品;對你來說的必需品可能我根本不需要。

禪語有云:「水急不流月」。說的是無論水流多麼湍急,倒映在水面的月影也不會被沖走,而是一直停留在此。

如果認真保持自我,就能像水中月一般,不為信息或流行趨勢所動,不隨波逐流。

Unsplash:@hayakasa

奧黛麗 · 赫本給我們的印象一直是優雅的女神,那是因為她擁有自己的生活風格。香奈兒女士也曾說過:時尚在變,而風格永存。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最舒服的狀態就好,不要總追著流行跑。

06

比起如何丟棄

更應該考慮如何避免擁有

提到極簡生活,人們總是在問:「如何才能減少物品數量?」這真的是本末倒置了。

如果不養成質樸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無論扔掉多少東西,物品數量最終還是會變多的。

首先不要持有多餘的物品。書中提供了一些小竅門,非常有參考性:

捨棄並處理掉不需要的物品

只買喜歡的物品,珍惜使用

不買多餘的物品,不增加物品數量

這樣是不是就清晰多了?

Unsplash:@tutuwords

07

順應自然,經營生活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

還記得小時候春日裡的桂花糕、夏日裡的綠豆粥、秋日的瓜果、冬日的燉菜嗎?

是不是很懷念,覺得好舒服。現在雖然富足了卻怎麼都不舒服,為什麼呢?

那是因為沒有順應自然生活。

為了稍微過得輕鬆,住得舒適,拒絕順應四季變遷,逃避自然規律。難怪人類明明生活在自然之中,生理機能卻總是出現各種問題。

一到夏天,就24小時開著空調,整個夏天也開不了一次窗戶。像這種過分依賴空調的生活,也實在過於遠離自然了。整天呆在有空調的房間里,自然感受不到夏季納涼的喜悅。

而我們的父輩,以風花雪月為友領略四季更迭,為享受秋日豐收之喜悅而努力播種、細心耕種,為感恩五穀豐登之富饒而抬轎祭祀、敬謝神明。

寒來暑往、春去秋來,人人都過著精神富足的生活,讓人好生羨慕。

Unsplash:@ujitomo

08

物盡其用是對物品的尊重

日本人受宗教影響,從尿布到抹布,將所有物品視作有靈魂的存在,細緻且珍重地對待生活。

一切物品都是有生命的,要用盡其生命,這才是對物品的尊重。

舊時的日本人就是這麼認為的。比如,從前寺院里一定會有石臼,用於磨面舂米。但用了十多年後,石臼的臼齒脫落,無法磨粉了。

這種情況下可以用作漬物石,雖然不能再磨面了,卻可以用來腌菜。漬物石又能用上十多年,這期間可能會出現破損。損壞後又能放在院內雨天容易積水的地方,作為踏腳石。

Unsplash:@gallarotti

找到物品其他的使用途徑,賦予其新的生命,這就是所謂的「知鑒」。

09

轉變「被追趕的生活方式」

重新面對自我

人們每天追求信息,追求物質,追求業績,總是被某些事物所追趕,整個社會都處於被追趕的狀態中。

我們需要稍微停下腳步,留出平靜身心的時間。

然而事實上,幾乎所有人都很難做到,只是著急忙慌地過著被追趕的生活。

Unsplash:@parkerulry

壓力無處不在。總是無法平心靜氣,總是有被某種東西追趕的感覺。

一旦這種壓力膨脹到再也無法忍受的地步,內心失去平衡,整個人或許都會崩潰。

所以,必須轉變被追趕的生活方式,學會獨處,留出反思自我的時間。

沖幸子與枡野俊明

小通薦書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日本通 的精彩文章:

乘風破浪的女鬼姐姐,我全Pick了!
日本地攤經濟極簡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