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錢穆:中國的國都絕不可設在江南

錢穆:中國的國都絕不可設在江南

從西方文化和中華文化對比而言,可見西方國都皆是由小地面轉向大地面,溫帶轉向寒帶,低處向高處爬,但是中國卻恰恰相反,秦朝、漢朝乃至唐朝都城大多鎖定在中原地區,如洛陽,西安一帶,但是隨著北宋以及南宋經濟發達,都城所在地逐漸向長江偏移。

這其中原因其實並不難考究,中國地大物博,歷史更是悠久,朝代更迭,戰火紛飛。百姓為了逃生不得不移植到新的土壤之中,但任他滄海桑田,即使新地區不斷在開發,人才不斷集中,但江浙沿海一帶仍然不是國都可設之地。

根據民國二十六年的形勢,同一個中國以西北和東南分割,兩邊卻是完全不同的社會。但當時人們愚昧無知,而且東南沿海地區經濟發展繁榮,淘金熱更是盛行。而曾經輝煌一時的都城西北地區,卻荒蕪已久。但若是大力開發西北地區深埋著的歷史文化底蘊,細心培植,祖先的宏偉氣魄,必定能夠得到新生。

因此,國家立國精神,應在西北地區。

東南地區經濟發展早已繁榮,但若是政府領導,以西北地區為根據,一部分的知識分子必將回到西北地區,人才的大力引進必定會帶來經濟的繁榮。如此這般,西北與東南地區的經濟便可達到平衡。

而從外國友人華萊士的談話中也可看出,華萊士認為自己雖然是從新疆入境,但是途經河西蘭州一帶,西北地區的開發如同當年美國的西部大開發一般,仍是國家中心地帶。而再次翻閱文獻可知,孫中山對這一觀點也是極為贊成的。孫中山先生認為雖然革命是在武漢開啟,也得到了一呼百應的效果,但全國中心仍然在西安。

歷代都城皆是建立在國家中心區域,經過重重關卡保護,方可發號施令。因而錢穆先生認為。國都也就是頭腦就應該擺在冷的地方,若是像北宋都城開封至於人體腹部,太過於安逸,反而阻塞了國家的發展。如今中國面臨的局勢正是這樣,其實政府部門不用刻意接近蘇、浙一帶。沿海一帶經濟繁榮,自身有調節能力,反而是西北地區太過於落後,同樣政府遠離。沒有政府的牽制,人才流失,反而加重了西北地區的落後。

北方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出英雄的地方,今日其他地區的傑出人物皆是由北方地區移民所發展起來的,只是新興產業未在北方地區發展,文化落後、經濟不景氣埋沒了北方地區。

但是縱觀歷史,以王勃《滕王閣序》為主,當時江西的文化蓬勃燦爛,作為貫通南北的要道,經濟文明一體。可是江西地區的輝煌也只是一段時間,文化不再生長,此地也就不再輸出人才,人才萎靡,經濟文明也就萎縮。

但是遙想當日,江西可是退可安、靜可動的好環境。黃巢造反正是起於江西,而五代霍亂,江西更是避難之地。但是如今的江西失去了自己的氣運,人才流失,皆被西方商業吸引。大家一股伙的跑到沿海地區進行經濟的開發。雖然對國內的經濟有一部分的益處,但是總體上人才的流失嚴重,多年的心血也投資在別處。

所以為了保護我國的經濟,應該將人才拉向內地。政府應該主動引導,不使用壓迫性力量,將其文化經濟,重新帶回黃河流域。正如近代歐洲一般,因為新大陸的發現,所以存在了新的刺激,也就產生了新的力量,使得歐洲人踏遍了全世界,但即使是這樣,因為只存在的一股力量,三鼓作氣已經衰竭。

所以為了中國的將來,中國的人才,必須回到本身內部,不能一味地追求昔日侵略的帝國主義。正如美國開發西部一般,若是能將昔日的漢唐重新恢復,那便是中國新生的一股力量。如今的沿海一帶已經是繁華過盡,就算是重新積蓄力量,也無轉身餘地。所以復興北方重新解除黃河災害,這才是振興中國的策略。

所以正如孫中山所說,敦煌文物,西域文化,這都是歷史上最為輝煌的時刻,時至今日仍然使中國人驕傲,這些地方何嘗不能成為中國新發展的地區?若是我們忘記了這些輝煌的時刻,永遠在鄙視自己,崇尚國外,那麼中國將永不得安寧。若是大家往內地跑,在這般文化集中的地區,才能想像、能創造,重新激發一個生機勃勃的新中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向東向南看 的精彩文章:

張學良被囚禁期間,產生了多少費用?一年可以養一個團
馬相伯:「我就是一條狗,叫了一百年也沒叫醒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