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科技 > 蘋果 App Store,正在從「解放」變成「反動」嗎?

蘋果 App Store,正在從「解放」變成「反動」嗎?

隨著軟體服務收入成為蘋果的第二大收入來源,蘋果必須更加謹慎,才能保證自己不越過「解放」的界限,變為一個「獨裁的反動者」。

2007 年 6 月 29 日,初代 iPhone 正式上市銷售。時隔一年,蘋果推出 App Store 應用,讓智能手機真正有了智能化的功能,同時也重新定義了開發者與硬體設備製造商的關係。

然而一周前,蘋果 App Store 的審核政策,卻引發了開發圈的大爭論。

美國當地時間 6 月 15 日,一家在獨立開發界小有名氣的公司——Basecamp 推出了自己的最新產品:Hey。Hey 是一個訂閱制收費的跨平台郵件客戶端,主要基於 Web,也有 iOS 客戶端。

但就在 Hey 的 iOS app 上架後的第二天,App Store 在審核階段拒絕了該 App 修復 bug 的更新推送,表示因為 Hey 不提供「應用內購」訂閱的選項,違反了 App Store 的相關條款。如果 Hey 不就相關問題進行調整,蘋果將對 app 做下架處理。

蘋果 App Store,正在從「解放」變成「反動」嗎?

「不需要流量」的權利

以往關於蘋果 App Store 爭論的焦點,往往集中在「30% 抽成」這件事上。

App Store 是一個「應用市場」,蘋果對應用進行審核、分發,保證了用戶的安全和體驗,使 iPhone 迅速席捲市場。隨著 iOS 生態的不斷壯大,這個市場的蛋糕也越做越大。優質的 App 如果能得到 App Store 的推薦,在流量和收入上往往能成倍甚至幾十倍增長。即使蘋果從中抽取 30% 的手續費,對開發者來說也是一種「雙贏」。

知名科技評論者「莫博士」Walt Mossberg 認為蘋果對 App Store 的嚴格管理,恰恰保證了 iPhone 的體驗,杜絕了惡意軟體,保護了用戶隱私。而且 30% 的抽成,相比以前很多手機運營商在分發 App 時抽成 50%、70% 的比例,已經少很多了。

喬布斯最早宣布蘋果只抽成 30% 時,台下的開發者是歡呼的。

App Store 是 iOS 設備下載 app 的唯一途徑|視覺中國

而且「內購」這種付費方式確實方便、安全,用戶在 iPhone 上提供一次信用卡信息,之後給任何 App 付費都只需要面容 ID 識別一下就可以授權。即使是 Spotify 或者 Netflix 這樣的巨頭,早已不需要 App Store 給自己帶來的「流量」,也很難 100% 放棄內購這一渠道。很多早期通過 iOS 內購訂閱 Netflix 的用戶,至今仍可以通過內購渠道續費。

只不過時代變了,當開發者從獨立身份逐漸變為成規模、成體系的公司時,30%的抽成比例可能就顯得太高了。很多公司都認為蘋果應當給出更靈活、更合理的抽成方案。

比如 Hey,它更像一個完全「獨立」的軟體,有自己進行營銷、宣傳,找到用戶的方式,不需要依賴 App Store 的流量。

6 月 20 日,Hey 在官網上發布了一份聲明,表示不加入 iOS 內購,其中有考慮到手續費對收入的影響,但這件事更關乎「選擇權」:Hey 希望自主選擇與用戶進行交互的方式。如果僅僅是錢的問題,Hey 可以針對 iOS 內購漲價 30%,把手續費成本轉嫁給用戶,但 Hey 認為「蘋果的政策使開發者和用戶被隔絕了」。

Hey 想要「不需要流量」的權利。

網頁上交錢,App 里使用

打開 Hey 的 iOS App,整個界面除了「輸入賬號密碼登錄」之外,沒有任何功能。用戶想要在 iPhone 上使用 Hey,必須要去 Hey 的網站上進行註冊、付費,然後才能用註冊的賬號登錄 iOS 客戶端,使用郵箱功能。

這樣設計的原因很簡單,就是為了規避手續費。如果用戶在 iOS App 里註冊,通過蘋果的「應用內購」付費訂閱,蘋果會從用戶第一年的訂閱費里抽走 30% 的傭金。如果用戶連續訂閱,從第二年開始,這個傭金的比例會降為 15%。

Hey 的訂閱價格是 99 美元一年。作為一個郵件客戶端,顯然不便宜,所以它的開發公司 Basecamp 才如此有信心,認為「真正需要 Hey 的用戶不因為這點麻煩就放棄註冊。」

創立於 1999 年,Basecamp 一直保持著「小而美」的企業精神,直到現在也只有 50 多個員工。在開發出 Hey 之前,Basecamp 最主要的產品是與公司同名的線上協作 App,這個 App ?採用的就是「網站上註冊付費,然後通過賬號登錄 iOS 客戶端」的模式,且持續了多年。之前的經驗,讓 Basecamp 決定在 Hey 上採取同樣的模式。

但對蘋果來說,用這種方式做一個線上協作 App 可以,做郵件客戶端卻不行。

Hey 的主界面只有登錄選項|Hey

蘋果在 App Store 開發者指導的 3.11 條款中明確了這項規定:「任何 App 的收費功能,都必須用蘋果的內購功能進行收費,開發者可以在 iOS App 之外建立購買渠道,但必須同時提供應用內購的選項。」也就是說,Hey 的用戶可以在網頁上註冊付費,但同時必須也要有應用內購的選項。

但這項規定也有例外,蘋果定義了一類「Reader」App,規定如果 App 的付費功能是一種「內容」,包括書籍報刊、音樂視頻流媒體、商業軟體、雲儲存等等,那麼可以不在應用內提供內購選項。比如 Netflix 就取消了 iOS App 的內購選項以規避手續費,Basecamp 之前的線上協作應用就因為是「專業軟體」,才得以「存活」。

可能因為產品邏輯與之前的 Basecamp 類似,Hey 最初得以順利在 iOS App Store 上架。但上架僅一天,它的「更新推送」就開始被拒。與此同時,Hey 的 Mac 客戶端上架 macOS App Store 的請求也遭到了拒絕。Basecamp CTO David Hansson 在社交媒體上表示,蘋果要求他們提供內購選項的做法是「強盜行徑」(acting like gangsters)。

一場關於 App Store 政策的爭論就此展開。

「解放」與「反動」的界限

6 月 19 日,蘋果市場副總裁 Phil Schiller 接受了 TechCrunch 的採訪,表示蘋果不會就 Hey 引發的爭論而修改 App Store 的開發規則,會繼續堅持相關規定。

Phil Schiller 解釋稱,「用戶下載了 Hey,卻並不能正常使用這個 App,這不是我們想在 App Store 里提供的體驗。」這就是為什麼蘋果允許 App 建立自己的付費、授權方式,但必須同時提供「內購」選項。假如有用戶在 App Store 里搜索「郵件客戶端」搜到了 Hey,卻並不知道要去網站購買訂閱,他就完全無法使用這個 app,這是蘋果想要杜絕的情況。Schiller 表示,Hey 最初得以在 iOS App Store 上架就是一個錯誤。

過去 10 年裡,iPhone、iOS、App Store 的體驗得到了世界範圍內大量用戶的廣泛認可,蘋果建立起的開發生態也惠及到了大量開發者。但想要對一個如此龐大的開發生態進行精細管理,仍不是一件易事。一邊「立法」,一邊「執法」,蘋果也不免要面臨諸多質疑。

Hey 開發團隊 CTO Hansson 表示,「蘋果在 App Store 政策執行的問題上長期反覆無常、毫無連貫可言。」暗示蘋果一方面用「開發指導」嚴格打壓一些 app 的同時,也與其他 app 達成了「私下交易」,為少數 app 開了例外的後門。

蘋果在發布會上介紹 App Store 的新功能|視覺中國

就在蘋果拒絕 Hey 更新推送的同一天,歐盟針對 App Store 的反壟斷調查正式啟動,負責相關事務的官員 Margrethe Vestager 表示,蘋果在這個領域扮演著一個「看門人」的角色,向所有經過的人收取過路費,歐盟必須確保蘋果不會利用這種優勢與其他公司進行不公平競爭,比如 Apple Music 和 Spotify。

6 月 27 日最新消息,美國司法部發起一項調查,主要針對蘋果公司 App Store的支付政策。目前,該調查尚處於初期階段。

十二年前,App Store 的發布是蘋果解放開發者生產力的重要舉措,設立 30%的抽成機制既有利於促進蘋果應用生態的正向發展,同時也能夠幫助優秀開發者獲得流量和收入的大幅增長。然而蘋果並沒有動態地思考與開發者的關係,一成不變地守著既有規則,將很多有價值的產品拒之門外,很大程度上其實也是對用戶體驗的折損。

Hey 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面,蘋果在 App Store 政策上面對的各種問題如此龐雜、微妙。隨著軟體服務收入成為蘋果的第二大收入來源,蘋果必須更加謹慎,才能保證自己不越過「解放」的界限,變為一個「獨裁的反動者」。

在蘋果發給 Hey 開發團隊的信中,蘋果給 Hey 提出了幾條非常具體的「改進」方式,比如 Hey 可以免費開放一小部分正常的收發郵件功能給用戶,讓這個 app 先變得「可用」,然後將特色功能作為需要額外解鎖的付費功能,僅可通過網站付費訂閱解鎖。這樣能夠符合蘋果開發指導的要求,又能滿足 Hey「不提供內購」的願望。

「希望能幫到你們,將 Hey 郵件客戶端帶到 App Store」,蘋果在信的最後這樣寫道。

圖源:Apple|責編:於本一

轉載請聯繫極客君微信 geekparker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極客公園 的精彩文章:

雷蛇推出哆啦 A 夢限定款外設,可愛的「藍胖子」已經 50 歲了?
「懶癌患者」福音,小米小愛滑鼠讓你動嘴就能搞定打字和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