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父母該不該對孩子實行物質獎勵?一個小實驗,彰顯孩子背後的心理

父母該不該對孩子實行物質獎勵?一個小實驗,彰顯孩子背後的心理

許多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會用物質去獎勵孩子,因為他們認為只有這樣才能使孩子快速的達到我們指定的目標。但是在家長看到孩子,因為物質獎勵所做出來的好的一面時,是否有想過這種行為,也會出現物極必反的情況呢?

林小姐的孩子本身就是一個磨磨蹭蹭的人,不論做什麼事情都是慢吞吞的,特別是在寫作業的時候更是要拖到很晚。對於孩子的這種情況,林小姐非常的生氣,但是打罵都沒有用,於是他對孩子說:「如果你可以快一點寫作業的話,那麼我就給你5塊錢。」

孩子在聽到林小姐的話之後果然加快了速度,往常11點才能完成作業,今天9點就將所有的作業都完成了。

林小姐為孩子的改變非常的高興,可是誰知道,才過了沒幾天,孩子卻突然對林小姐說:「如果你想要讓我快點寫作業的話,那麼你就得給我加錢,不然的話我就不寫了。」

林小姐對孩子的話感到非常的苦惱,想要讓孩子快點寫作業就一定要加錢,但是加了錢孩子肯定還是要討價還價,這種用物質獎勵孩子的辦法也不知道是好還是不好。

對於該不該對孩子實施物質獎勵這個問題是許多家長都非常關注的。父母對孩子實施的物質獎勵可以讓孩子不斷地進步,但同時也存在著許多的弊端。

曾經心理學家愛德華德西做過一個實驗,他的實驗對象是一群大學生,而他的實驗內容只不過是要讓這些大學生去解答一些非常有趣的智力題而已,這些智力題如果不動腦筋的話,是根本沒有辦法回答的。

德西將這些大學生一共分為兩個隊,一對是實驗對另一對是無獎勵隊,在不同的教室中去進行實驗。

起初所有大學生在答題的時候是沒有任何獎勵的,而到了第2個階段的時候,實驗隊的學生只要完成一道題目,那麼就可以得到一美元的獎金,而無獎勵隊的學生還是像原來那樣去答題。

第3個階段是要求每一個學生都自由休息,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去選擇是否繼續答題。而通過觀察,發現那些無獎勵隊遠比那些實驗隊更願意去花費更多休息的時間進行答題,他們仍舊對難題抱有著很大的興趣。

這個實驗也正是要告訴我們,當一個人因為內在動力去參與某一項活動的時候,如果突然受到了外界的獎賞,而當這些獎賞消失時,他們的內在動力也會因此削弱,這也就是德西效應。

其實這也就恰恰說明為什麼家長對孩子的獎賞反而影響了孩子興趣的原因。家長想要解決這種辦法,那麼首先就要去思考起初對孩子進行物質獎勵的初衷是什麼。

父母對孩子實施物質獎勵的初衷

家長對孩子實施物質獎勵的初衷,只不過是希望孩子更加有動力而已。在孩子因為某一件事情收穫好的成績,是他們覺得這個時候給予孩子物質獎勵,這是一種對孩子的肯定,可以讓孩子一直保持這個階段,一直努力下去

而在孩子想要放棄沒有動力的時候,這些家長認為在這個時候給予孩子物質獎勵,能激發孩子的動力。他們覺得如果孩子想要獲得更多獎勵的話,那麼必須要努力去完成家長布置的每一個目標。這樣孩子不僅獲得了更多的獎勵,父母也達成了自己想要讓孩子努力的願望。

家人想要讓孩子努力是很正常的事情,畢竟誰都希望孩子可以擁有好的成績,誰都希望孩子不斷的去超越自己。但是家長運用物質獎勵去激發孩子的動力,有沒有想過這種方式真的好嗎?既然物質獎勵可以帶給孩子好處,那麼必定也存在著許多弊端。


物質獎勵給孩子帶來的正反兩個思維

1、只要努力就會有更多的獎勵

物質獎勵給孩子帶來的正面思維,是讓孩子認為只要努力就可以收穫更多的獎勵。而這些孩子為了獲得更多的物質獎勵,為讓父母完成自己的要求和願望,他們會一直不斷的努力下去,這也是家長對孩子進行物質獎勵的初衷。

2、這些獎勵不值得我努力

但同時物質獎勵也會給孩子帶來反面的思維,等到孩子的慾望一點一點被這些物質獎勵填滿的時候,他們漸漸的慾望就會增加。開始變得討價還價,當父母拿出一點物質獎勵去要求孩子努力是他們的想法,並不是為了這些獎勵去努力,而是認為這些獎勵根本不值得我去努力,他們會向父母提出更高的獎勵,只有父母滿足他們才會去開始努力。

由此可見,物質獎勵對孩子有好處也同樣存在著壞處,如果家長不懂得正確的去運用物質獎勵的話,那麼這隻會帶給孩子極其嚴重的傷害。

如何正確對孩子實行物質獎勵

1、獎勵要適當

家長如果想要對孩子實施物質獎勵,那麼獎勵一定要適當才行。正是因為是家長,不論何時何地都對孩子進行物質獎勵,所以才會使孩子出現了討價還價的情況。家長對孩子獎勵的過多,使孩子的要求也會慢慢的增加,家長在努力填平孩子慾望的同時,他們的慾望也會隨之增加。

所以只有家長改變獎勵的次數,並且我們的獎勵也要是突然性的。比如當孩子做得好的時候,我們可以突然的去給予孩子獎勵,那麼這個時候孩子必定是非常驚喜的,這種獎勵方式反而會使孩子更有動力。

2、根據孩子能力實施獎勵

家長要根據孩子的能力去實施獎勵,如果孩子的能力僅限於班級前20名的話,如果家長強行讓孩子進入到班級前3,那麼這種要求對孩子來說根本沒有辦法實現,所以即便家長抬高獎勵孩子也沒有動力去完成。

如果孩子現在處於班級前20的狀態,我們可以要求孩子進入班級前15,那麼這種要求會在孩子能力範圍之內,家長在對孩子進行獎勵反,而會使孩子更有動力前行。

3、精神獎勵做替換

有的時候物質獎勵並不是絕對的,我們可以用精神獎勵來代替。並不是說只有給予孩子物質才能使孩子變得更有動力,有的時候我們也可以運用擁抱或一句鼓勵的話,去代替這些獎勵來給予孩子鼓勵。

總之,家長要知道過度的獎勵只會使孩子的動力慢慢地被削弱。想要讓孩子的動力保持住,要讓他們的目標一直不變的話,家長就要適當的給予獎勵,並且適當地運用精神獎勵,這才不會破壞掉孩子的興趣和動力。

那麼在家庭中你是否會用物質去獎勵孩子的,你又是如何去獎勵孩子的呢?歡迎在評論區中分享你的做法。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兒童心理學 的精彩文章:

從發展心理學解析《哪吒》:探究哪吒難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的原因
孩子恐懼是天生的,怕事是後天的。心理學給父母的三個解題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