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造武器像玩樂高?越南拼湊防空導彈卡車,吹噓性能先進,炒冷飯難掩內心恐慌

造武器像玩樂高?越南拼湊防空導彈卡車,吹噓性能先進,炒冷飯難掩內心恐慌

2020年6月下旬,越南國防頻道(QPVN)播發一則「重磅消息」,按照越媒原話來講就是——越軍運用最新科技成果,成功研製出A-72近程防空系統,這是一項引以為傲的成就,能夠抗擊大股敵機來襲,可滿足現代戰爭的需求。

乍一聽,想必大夥都會以為越軍又搞出什麼「石破天驚」的先進武器,但從QPVN播出的視頻(截圖)看,不過是一個利用單兵攜帶型防空導彈改裝的遙控武器站罷了。而且,內容基本相同的新聞,早在2019年2月越媒就報道過,如今重播可謂不折不扣的「炒冷飯」。

那麼,為何越南軍方媒體特意選在當下「舊事重提」呢?QPVN在開場白中暴露了自己的真實想法(或者說是隱憂和恐慌)——近幾年無人機在熱點地區衝突中大放異彩,特別是仍如火如荼的利比亞戰場上,土耳其運用無人機群戰術奪取制空權,不僅沉重打擊了得到多個大國支持的利比亞強人哈夫塔爾及其部隊,更一舉扭轉了不利局面。

觀人思己,越軍也不由得感到脊背陣陣發涼。雖然其擁有一支在東南亞還算「強大」的空軍和防空力量,但無論骨幹裝備還是戰術都已落後於時代,自己能否抗衡對手「無孔不入」「見縫插針」的飽和式無人機空襲,還真不敢打包票。

對此,越南軍方是有著清醒認識的。QPVN就在報道中指出,無人機、巡航導彈在現代戰爭中大量投入使用,給各國防空作戰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尤其必須注重防空火力網的多層次建設,力求形成相互支撐、交叉保護的完整體系。

越媒還指出,縱然強大如世界第一超級大國美利堅,也在長期堅持跟蹤熱點地區的防空行動,不斷從中學習、汲取作戰技巧。越媒認為,越軍擁有豐富的防空經驗,更應將之發揚光大。

這裡插句「題外話」——由於工業化尚未完成、經濟實力不足,近幾年越南除了咬牙放血購進少量先進武器外,越軍各軍兵種的裝備換代主要靠「翻新」,也就是像拼插樂高玩具那樣,一廂情願地搗鼓各式庫存「古董」。

以防空武器和地面支援武器為例,除了A-72,越軍還效仿中東國家,嘗試將自身裝備量很大的多型口徑防空火器(從12.7毫米、14.5毫米高射機槍到23毫米、37毫米和57毫米高炮)以及105毫米榴彈炮一股腦全搬上卡車,然後就對外宣稱研發出「新式防空利器」「新式卡車炮」云云。

但眾所周知,沒有己方強大體系支撐的炮兵,縱然把火炮架到衛星上也難以發揮實戰效能,反倒更可能還沒等開火,就被擁有察打一體能力的對手搶先敲掉。

書歸正文,越媒稱A-72防空系統由越南防空-空軍與越軍事科技學院聯合研發而成,「可藉助光電設備探測、跟蹤、鎖定低空飛行的小型目標,並嚮導彈傳輸目標信息,具備很高的自動化水平和打擊能力」。然而,事實果真如此嗎?

據悉,越軍A-72採用俄制KAMAZ-43253卡車作為底盤,在車斗搭載遙控武器站(4聯裝薩姆-7導彈、光電設備、旋轉平台)和控制室,於是搖身一變就成了越版「機動式低空防空系統」。

越媒還說,他們的A-72防空系統可連續發射導彈,間隔不到15秒,在綜合技術戰術性能上足可媲美俄制「鎧甲-S1」彈炮合一防空系統。

但需要說明的是,A-72其實就是蘇聯「箭-2」(薩姆-7)攜帶型防空導彈的越南仿製版本,原型問世已有50多年,是一款很老、很舊的早期紅外導引導彈。

薩姆-7「軟肋」和弱點很多,比如發射時與太陽的夾角必須小於20度(否則導彈會飛向太陽)、難以應對照明彈和曳光彈干擾、射程太短(不到4000米),甚至雲層反射的強烈陽光和被烤熱的岩石都可能使前者彈道發生偏離。

擱到幾十年前,薩姆-7確實堪稱「低空殺手」「防空利器」,曾在「贖罪日戰爭」、越戰期間大放異彩,擊落、擊傷美製各型直升機、運輸機、偵察機、戰鬥機(低飛狀態)超過80架。

但即便當時,以色列就已發現這種導彈攻擊效果「不佳」——有資料顯示,「贖罪日戰爭」中對手發射約5000枚箭式導彈,但命中率僅為千分之六。

而且,以軍飛行員還總結出「遠走高飛」的有效規避方法。等到1983年入侵黎巴嫩時,巴解組織同時發射50枚箭式導彈,才擊落1架正好低飛掠過其防空營地上空的以軍飛機。

俗語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而今越軍把這樣一款「古董裝備」拿出來廢物利用,還罔顧事實地宣揚性能多麼先進,這在明眼人看來顯然是混淆視聽,或者說「吹牛皮」亦不為過。

從越媒報道中也可看出一些端倪——例如,越媒仍抱著四五十年前的「越戰經驗」不放,認為當年越軍低空防空體系多次挫敗美方空襲,甚至擊落了F-111戰鬥轟炸機,迫使美軍一度放棄引以為豪的貼地超低空突防戰術。

越媒這樣宣傳倒不算違背史實,但問題在於,隨著主戰裝備的快速更新迭代和戰術演進,包括美軍在內的各大強國空中力量,早已摒棄了二戰期間形成的「臨空」打擊模式,有人戰機不必飛到敵方頭頂,就可藉助衛星、預警機、電偵機、加油機、C4ISR等組成的強大作戰體系,發射遠程精確制導武器對目標實施「戰區外打擊」。

更不消說,強國空軍在攻擊發起前就會爭奪並掌握戰場制電磁權,干擾、致盲、壓制乃至率先摧毀越軍雷達及其他光電偵測設備,讓A-72變成無的放矢的「聾子」和「瞎子」。

換言之,越軍寄希望於依靠「腿短」「眼花」的A-72防空導彈抗衡強國空軍,不啻為坐井觀天。而且即便用來對付無人機,越軍該型「防空利器」也難有勝算——越媒就心虛地在報道中指出,俄制「鎧甲-S1」在利比亞被土耳其無人機摧毀了好幾輛,顯然是對自家A-72的未來戰場表現缺乏信心。

實際上,此前越媒不止一次提及駐敘利亞俄空軍基地遭「低慢小」無人機偷襲損失慘重的經典戰例(或者說重大教訓),這同樣說明越軍對於能否及時、準確捕捉到低空來襲航空器的蹤影,心裡也是一直在敲鼓的。

而在這則「軍工特大喜訊」的最後,越媒也終於承認「A-72要想達到俄制防空武器那樣的精密程度和性能水平,仍需越方科研人員花費更多時間、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實現,看來,這句話才是「點睛之筆」啊!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軍情突擊手 的精彩文章:

墨西哥偷油賊太猖狂?向總統宣戰 豢養上百悍匪 每年製造3000起血案
印度挑起邊界衝突轉嫁矛盾?經濟瀕臨崩潰 38萬人染病毒 美幕後煽風點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