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藏在你眼角的不只有眼屎,還有祖先留下的第三層眼皮

藏在你眼角的不只有眼屎,還有祖先留下的第三層眼皮

撰文 | Mirror

來源?| 把科學帶回家(ID:steamforkids)

網上曾瘋傳過一個「蜥蜴人」的視頻:

「蜥蜴人」視頻截圖?| 圖源:nickels

視頻里的這隻人眼竟然能像蜥蜴一樣把瞳孔縮成一條縫,而且還有一層半透明的膜時不時掃過眼球。

難道是傳說中的「蜥蜴人」現身了?

和尼斯湖水怪一樣,這次依然要讓獵奇者失望了。視頻發布者已經自己出來澄清——這只是個特效而已。

雖然人類的眼睛做不到,但對蜥蜴而言就是日常了。

所以,蜥蜴眼裡的那層膜究竟是什麼?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眼睛裡都殘存著它的身影,眨眨眼看看你能找到嗎?答案會在後文揭曉。

這層膜的名字叫「瞬膜」,它掃過眼球的樣子是不是很像眨眼?它的另一個名字就叫做「第三眼瞼」(眼瞼俗稱眼皮)。

有第三隻眼的動物不常見,但有第三眼瞼的動物還不少。最典型的是蜥蜴這類爬行動物和鳥類,也存在於一些魚類、兩棲類和哺乳動物中

對於某些魚類和蛙類,第三眼瞼甚至成了它們發揮主要作用的眼瞼。

你見過魚或蛙閉眼嗎?

除了在動畫里,你幾乎見不到現實中的魚和蛙真正合眼,因為它們缺少像我們那樣發達的上下眼瞼,瞬膜就可以起替代作用。

紅眼樹蛙的「大眼萌」

在魚類和蛙類小憩或受到刺激時,瞬膜會從眼框下緣向上或斜上方閉合。例如,鯊魚在發動攻擊的瞬間會閉上瞬膜,以免強烈的衝擊傷到眼球。

鯊魚「翻白眼」其實是現出了瞬膜

對大多數擁有瞬膜的動物而言,它最重要的作用就是保護眼睛

普通眼皮不也能起保護作用?但問題是,風沙一起,我們一閉眼就什麼都看不到了。這要是在野外,眼一閉,一睜,就不知道成了誰的口中餐。

而且你能想像一隻獵鷹向獵物高速俯衝到一半被風刺激地睜不開眼嗎?那可就真刺激了。

瞬膜半透明或透明的特點用來做「護目鏡」再好不過。

在空中迎風飛翔的鳥類,尤其是猛禽在俯衝過程中,瞬膜可以像車窗雨刷那樣頻繁地掃過眼球,清除沙塵等進入眼睛的雜質,同時也不會完全遮擋視線

「有沒有被我犀利又朦朧的眼神迷到?」

另外,瞬膜上的哈氏腺還能像淚腺一樣分泌液體濕潤眼球,防止眼睛乾澀。

瞬膜對於經常潛水的動物就成了「潛水鏡」,比如鱷魚、海狸、海獅,都是靠瞬膜在水下輕鬆睜眼,以免水流干擾它們在水中觀察獵物的視線。

鱷魚的霸氣瞬膜

任何對眼球的刺激都會引起瞬膜條件反射性地閉合,反應及時還帶清潔、滋潤效果,堪稱眼睛的完美貼身保鏢 護理師。

上面這些動物的瞬膜都很典型且靈敏,但如果你仔細觀察身邊的動物,就會發現也有瞬膜,只不過你很少注意到。這是因為它們的瞬膜缺少肌纖維的控制,不太經常活動。

貓主子表示很舒服,並翻了個「白眼」

如果你在它們睡覺的時候輕輕拉開它們的眼皮,或者輕壓眼球,就能刺激瞬膜出現。不過還是不建議大家去刺激它們的眼球。

我們的瞬膜是不是也像貓那樣隱藏起來了呢?

實際上,大多數哺乳動物的瞬膜都已經退化,包括靈長類,基本都見不到典型的瞬膜,除了狐猴和懶猴

屬於靈長類的人類在這一點上也並不特別,我們退化的瞬膜如今演變成了眼內角(內眥)一小道不起眼的月牙狀褶皺,名叫半月皺襞,緊挨著紅色疙瘩狀的淚阜,沒錯,就是經常出眼屎的那角。

人的瞬膜退化成了眼內角的半月皺襞

無論你怎麼眨眼,這道褶皺都已經不可能拉出一張膜。

在極罕見的病例中,也有人的瞬膜沒有完全退化,明顯覆蓋住部分眼球,這也是瞬膜曾與我們祖先相伴的證據。

像半月皺襞這種,在生物演化過程中漸漸退化,失去原有功能,仍保留至今的器官就叫做「痕迹器官」(vestigial organ)。

我們最熟悉的痕迹器官要數智齒和闌尾了。它們都是我們的祖先曾一度依賴素食的證明——寬大的智齒可以幫助磨碎植物纖維,而闌尾儲藏著能夠消化纖維的菌群。

位於牙槽最內側的智齒總容易長歪

細長的闌尾又叫做「蚓突」

現代人的主食已經變得越來越精細,這兩種結構的功能也發生退化,不僅幫不上忙,還時常幫倒忙——經歷過智齒疼和闌尾炎的人不在少數。不過,近年有研究發現,闌尾仍儲存著有益菌群,屬於身體免疫大軍的一份子。

下面再介紹幾個可能出現在你自己或周圍人身上的演化痕迹。

不藉助雙手,你能讓耳朵自己動起來嗎?

大耳朵圖圖的「動耳神功」

全世界有10%~20%的人天生擁有「動耳神功」,這其實是祖先留給他們的小禮物——動耳肌

很多動物都可以靈活地控制耳朵動來動去,最典型的就是「兩隻耳朵豎起來」的兔子。

動物動耳朵,顯而易見,是為了監聽周圍各個方向的動靜,好提防天敵,或者搜尋獵物,象耳那種還能當個「扇子」散散熱、驅驅蟲。

自帶風扇的大象

相比之下,人類即使能動耳,幅度也很小,屬於沒什麼卵用的技能。反正是白給,說不定能給魅力值加分,現在知道了它背後的原理就更加分了。

還有的人在耳廓與側臉的交界處有個小洞,這可不是什麼個性耳洞,而是耳前瘺管

耳前瘺管 |?圖源:Wikipedia

它是胚胎髮育第6周時,第一、二對鰓弓沒有完全癒合所致。所以耳前瘺管也被認為是鰓演化的痕迹,這就要追溯到更早以前,動物祖先還待在水下沒上岸的時候了……

耳前瘺管出現的概率大約為1%,很多人一輩子都與它相安無事,但如果發生嚴重感染,就可能得切除。

同樣是在發育第6周階段,胎兒還會出現一條尾巴,然後在接下來的幾周漸漸消失,最後只剩下尾椎,所以它算是尾巴演化的殘餘物。

6周大的胎兒有明顯的尾巴?|?圖源:Pinterest

異常情況下,尾巴會伴隨胎兒出生,需要通過手術切除。

祖先不僅給我們的身體留下印記,還在我們的行為中暗藏了他們的蹤跡。

從胎兒發育16周開始,一直到嬰兒出生6個月大,任何放到他們手中的東西都會被緊緊握住,這種現象是嬰兒正常的抓握反射

想想在叢林中穿梭的靈長類母子你就能理解這一點——為了不從母親身上掉下去,靈長類幼崽天生就會緊緊拽住母親的毛髮,我們的祖先很可能也是如此。

抓緊媽媽才不會掉下去

在其他動物身上也存在著各種演化痕迹,比如鯨的後肢骨、幾維鳥的翅骨

鯨的後肢骨(c)

幾維鳥的翅膀退化,但仍保留著翅骨

上面這些痕迹器官和行為對現代生物已基本失去其原有意義,為什麼還會殘留至今?

根據進化論的觀點,這或許是因為它們的存在對生物繁衍並沒有大礙,屬於「中立派」性狀,雖然佔用資源,但也不至於被自然選擇完全淘汰。

也有觀點認為,失去作用的它們正走在消失的路上,有些人就已經完全不長智齒,但演化的質變仍需要經過無數世代。

還有一種可能是,所謂「無用」只是受我們目前的認知所限,就像當年被認為是累贅的「垃圾DNA」和闌尾,如今都已得到部分正名,其他演化痕迹或許也暗藏玄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環球科學 的精彩文章:

1120千米!潘建偉團隊實現遠距離量子安全通信
精子的這一奇怪特性,是為了後代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