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共濟失調的具體表現有哪些?

共濟失調的具體表現有哪些?

》》》戳一戳,了解更多最新知識《《《

1.小腦性共濟失調是由於小腦及其有關聯的神經結構病變引起的。小腦性共濟失調可通過IAs患者的日常生活動作來觀察,如穿衣、系扣、端水、書寫、進食、言語、步態等。行走不穩,步態蹣跚,動作不靈活,行走時兩腿分得很寬;成年發病者,步行時不能直線。忽左忽右呈曲線前進,表現為剪刀步伐,呈「Z」形前進偏斜,並努力用雙上肢協助維持身體的平穩。肌張力的改變隨病變可由低而轉變為痙攣狀態,共濟失調步態也可隨之轉變為痙攣性共濟失調步態。站立不穩,身體前傾或左右搖晃,當以足尖站立或以足跟站立時,搖晃不穩更為突出,易摔倒常是患者早期的主訴。患者常常說到:「走小路或不平坦的路時,行走不穩,更易摔倒」。隨病情的進展,患者可表現起坐不穩或不能,直至卧床。

2.前庭性共濟失調:因前庭系統損害引起,以平衡障礙為主。特徵為靜止與運動時均出現平衡障礙。與小腦性共濟失調有相同點,如站立時兩足基底寬、身體不穩、向側方或後方傾倒、步行時偏斜等。但一般都有眩暈、眼震和前庭功能試驗異常等可資鑒別。

3.脊髓性共濟失調:為脊髓後根後索病損造成深感覺障礙所引起。視覺可以代償,因此龍伯征陽性,跟膝脛試驗不穩准,同時伴有下肢位置覺、震動覺障礙。見於脊髓病變、周圍神經質、弗利德里失調。

4.大腦性共濟失調是大腦額葉、頂葉、顏葉、枕葉、腹腔體部等部位病變時,都可出現共濟失調。額葉共濟失調是由於額葉 腦橋 小腦束受損引起。特點為站立或步行時出現,若下肢出現失用症時應高度考慮額葉病變。頂葉共濟失調常伴有深感覺障礙,頂葉中的旁中間小葉損害出現小腦癥狀及尿便障礙。領葉共濟失調可伴有領葉其他體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失用症 的精彩文章:

腦梗的原因 這些癥狀你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