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道學 > 道家八大智慧……嗜欲深者天機淺!

道家八大智慧……嗜欲深者天機淺!

道家八大智慧,直木先伐,甘井先竭,嗜欲深者天機淺!

一、流水不爭先

老子說:"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無常形,順勢而為,為而不爭,方達所願。

老子曰:「唯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聰明人能在最恰當的時候示弱隱強,做出暫時的退讓。老子一向的主張是:退、守、弱、柔。保全了自己,於是才能立足不敗之地。

在這世界上,不爭就不會樹敵。而那些爭強好勝的人,在老子看來都是缺乏任性的。所以他說,「物壯則老,是為不道,不道早已。

無獨有偶,美國猶他大學心理學家蒂莫西?W?史密斯在不久前舉辦的美國心理協會年會上,公布了一項新研究結果:太過爭強好勝的人很容易患上心血管疾病,從而縮短壽命。

事物越是爭強好勝,越是剛強,就越是和大道背道而馳,也就越容易被消耗。所以老子讚美柔弱水,水柔弱而取下,利萬物而不爭。但水卻擁有強大的力量,所「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二、天地有大美而不言

《莊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時有明法而不議,萬物有成理而不說。」

天地具有偉大的美卻不需要言語來宣揚,四時運行具有明顯的規律不需要再去討論,萬物的變化具有現成的規定不需要議論。

人如果能夠懂得這個道理,一切純任自然,不為利害得失所累,不要去爭論自己的功勞,要默默做事。這樣人的生活也會像「天地」自然那樣有「大美」,「備天地之美」了。

道家思想認為,你做成功了事情,不要佔有功勞。這是大道告訴我們的,道產生萬物卻不說擁有了萬物,有作為卻不認為是自己的功勞,帶領大家卻不說自己是主宰。

歷史上,道家人物也都是這麼做的。如張良,范蠡等等,功成身退,得以善終。

三、嗜欲深者天機淺

嗜欲深者天機淺。一個人如果深陷慾海、貪婪無度,就會失去性命中的靈性、悟性與智慧,錯過人生中許多好的機緣與福報。

所謂嗜欲深者是指慾望過高過大,深陷慾海之中不能自拔的人。那什麼是「天機」呢?是人的智慧與靈性,也引申為人的機緣與福報。

生活中貪聲色、貪權貴、貪錢財的人,莫有不迷失心智的,而心智的迷失,正是禍害生命的開始。一旦貪慾攫住了大腦,人的心智就全用在了想要得到的東西身上,思之愈深,智力愈單一,理智判定事物的基本能力愈會喪失。

大道至簡,是宇宙萬物發展之規律,是中華文化之精髓,是中華道家哲學,是大道理極其簡單,簡單到一兩句話就能說明白。所謂「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萬物之始,大道至簡,衍化至繁」出自老子的《道德經》。大道至簡,不僅被哲學流派道家、儒家等所重視,也是人生在世的生活境界。

近代以來,以「知識就是力量」為先導的啟蒙理性開始成為人類征服自然與改造自然的思想基礎,最大程度釋放了人的生產能力與創造能力,帶來了現代化的巨大成就。然而,隨著現代化程度的不斷深入,其負面影響也日漸成為阻礙人類走向更高發展層面的巨大障礙。與啟蒙理性驅動下形成的「征服自然」理念相比較,中國傳統天人關係思維中的天人相參思維可以裨補西方理性至上思維的缺陷,為解決當前人類共同面對的現代化問題提供中國式解決思路。

從道法自然到天人合一

王國維《殷周制度論》有言:「中國政治與文化之變革,莫劇於殷、周之際」。這精確地概括了殷周時期中國古代社會所經歷的劇烈變革。歷史上每次重要的社會變革,最後必定要體現在制度與文化的革新上,殷周之際社會變革體現在文化更新方面的重要內容就是傳統天人關係的革新與重構,其結果是到戰國末年形成天人相參思維。天人相參思維的早期邏輯演變過程先後經歷了由天命至上向道法自然的轉變、由道法自然向天人合一的演進。

在西周以前,天是神聖之天與義理之天的結合,是人與自然的共同主宰。經歷殷周之際的社會歷史劇變之後,周人深刻反思商朝失敗原因,認為殷商由於不行德治而失天命導致滅亡。殷鑒不遠,故西周時期特別重視天命觀念。隨著周人理性思辨能力的進一步加強,《尚書》提出了「天命靡常」的疑問,開始對天的神聖屬性產生懷疑,進而提出「以德配天」的新思路,打破了傳統天人思維中神聖之天與義理之天並重的均衡。隨著以宗法製為基礎的西周家天下權威的日漸衰落,這種天命懷疑論思潮不斷發酵,人們開始逐漸以理性為工具,對神聖主宰之天的權威進行全面的祛魅運動。這種思潮發展到極致,由道家提出了「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完全褪去了天的神聖外衣,讓其從屬於道與自然,在天人關係中完成了從神聖之天與義理之天共同作為人與自然的主宰向理性之天單獨作為人與自然主宰的轉變。此後,法家更是進一步把理性原則功利化。

然而,神聖傳統的失落,也造成了社會秩序的混亂和社會倫理底線的失守。正如孔子所見,春秋戰國時期禮崩樂壞,人們在現實生活與精神層面上被雙重放逐天外。痛定思痛,思想家們開始結合新的時代主題對理性至上進行反思,為恢復社會穩定與心靈寧靜尋找新的理論根據。

孔子通過恢復周禮,開啟了重新尋找歷史人文傳統中合理因素來服務於時代需求的先河,同時提出仁作為調整社會秩序的新觀念,為理性與傳統的和解打開了方便之門,也為進一步尋找失落的崇高奠定了基礎。由於孔子處於理性至上的鼎盛時期,所以在天人關係上保持了謹慎的態度:「子罕言性與天道」。他關注的焦點是現實生活中倫理與秩序的重建。

孟子繼承孔子恢復傳統與開拓創新相結合的思維模式,進一步從思維觀念重建的角度提出「盡性知天」的思路,將知天(即把握天道)作為人類性善修養的歸宿,這樣就為孔子發軔的倫理重建運動尋找到了精神家園,從而在新的歷史條件下為理性思維與神聖意識重新找到和解之道,以此來救治理性濫用對世道人心所造成的破壞。孟子的智慧被後世學者繼承並不斷發展完善,最終形成了天人合一的哲學表述,成為中國傳統天人關係思想的標誌性理念。

從天人之分到天人相參

發軔於孟子的天人合一觀念實現了對理性濫用反思的理論突破,在此基礎上,以荀子為代表的思想家們進一步在實踐層面對理性至上思維進行清理與修正,將天人合一觀念內化於具體的社會實踐原則中,形成了天人相參思維。

荀子對天人相參思維的論述,從提出「天人之分」觀念開始。長期以來,人們望文生義,把荀子的「天人之分」錯誤解讀為「天與人相分離」,進而引申出「人定勝天」理論。其實荀子從來沒有說過「人定勝天」,他只講天人相參。準確理解荀子「天人之分」的關鍵在於「分」之含義不是動詞「分離」,而是名詞「職分」,因此「天人相分」是指天和人各有不同的職責,要各自按照自己的規律去運行,天不能隨意降禍賜福於人類,人也不能影響天的正常運行。荀子的天人之分,既保留了經過孔孟反思界定的理性思維革命的成果,又重新確定了理性使用的範圍。

完成對理性使用範圍的重新劃界後,荀子又將人的主體性引入天人關係思維中,形成天人相參思維。這一過程又分為兩步:首先,在界定天人之分的基礎上,進一步界定出天地人之分:「天有其時,地有其財,人有其治,夫是之謂能參」,指出天有四時變化,地有萬物出產,人能治理社會,三者既各自獨立,又相互補充。其次,突顯人的主體性:「君子者,天地之參也,萬物之總也,民之父母也。無君子則天地不理,禮義無統」,這就在分清天地人關係的基礎上,指出人可以與天、地相參,強調了人的主體性地位,人要合理利用理性來處理天地人三者之間的關係。因此,荀子論述的天人相參向上將理性原則注入到神聖之天中,使神聖之天與義理之天重新握手;向下將理性原則轉換成禮義之統,注入到人的主體性覺醒中,從而使人的主體活動在把握好自我界限的基礎上,在實踐活動中實現天地人和諧互動,共同發展。

正如《中庸》所言:「唯天下至誠,為能盡其性;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能盡人之性,則能盡物之性;能盡物之性,則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可以贊天地之化育,則可以與天地參矣」。中國式天人相參思維,可以在把握好自然界永恆規律的基礎上,對自然界保持敬畏之心,合理運用自然資源,在與自然界的共生互長中實現人與自然的動態平衡發展。這一模式可以為解決由啟蒙理性所引發的現代化問題提供中國式思維智慧。

天人相參與現代化弊病的中國式救贖

肇始於近代西方的現代化進程使人類完成了從農耕文明向工業文明的迅速轉型。隨著現代化進程的深入發展,人們在征服自然的同時,也開始受到自然的反抗。今天我們正面臨著由於環境污染、資源枯竭等現代化問題引發的生態危機,日漸嚴重的生態危機甚至開始威脅到人類的生存。這些現代化問題產生的根源是在啟蒙理性主導下形成的征服自然理念。這種理念是對西方哲學二元對立思維傳統的反動:在擺脫中世紀神學思維束縛後,啟蒙理性進一步解決西方二元對立哲學傳統造成的物我兩分,採取了人對物的主—奴式思維,用人的一元主宰思維強行彌合了二元對立思維,從而在帶來現代化成果的同時也導致嚴重的負面影響。面對二元對立與一元主宰交錯影響下的西方思維所形成的困惑,中國式的天人相參思維提供了一種三元生成的新思路。在這種三元生成思維下,西方的人與自然二元關係被擴大到人與天(道)、人與自然(地)的三方二重關係鏈條中。這樣就在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時候,多了一層人與天道(包含神聖性與理性的雙重內涵)的關照,就可以避免片面追求效率而犧牲長遠利益的弊端;同時,人作為天道與自然的中介,主動把握二者的不同規律,然後共同參與天道與自然的變化生成過程,保留了現代化進程中人的主體性覺醒的思維進步成果。

陸九淵有言:「東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西海有聖人出焉,此心同,此理同」;面對現代化所引發的近代社會轉型與文化重構,作為西方哲學史上哥白尼式革命的始作俑者,康德說:「有兩種事物,征服了整個精神的歷史,我們愈是思索,就愈難以抑制讚歎和敬畏:頭上的星空和心靈的法則」,表達了與中國傳統天人相參思維同樣的精義。因此,我們要善於將古今中西的經驗加以融會貫通,取長補短,為解決當前人類共同面臨的問題提出極高明而道中庸,極廣大而盡精微的創新思維。

大道至簡,大道無形,大道無法,這是一種大道自然、返樸歸真的高級功態。在這種清凈無為、忘我無私、天人合一的狀態中,不求長功,功力自然上長;不求治病,身心自然調整;不求功能,功能自然顯現;你不求大小周天,百脈自然暢通,最深刻的真理是最簡單最普通的真理。把最複雜的變成最簡單的,才是最高明的。最偉大的人僅僅因為簡單才顯得崇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開悟,深奧了就簡單,簡單了才深奧,從看山是山,到看山是山,境界不一樣,從簡單到複雜,再從複雜到簡單,就是升華。生活的意義在於簡單,人修鍊到一定程度,會淡泊一些事,會簡單,你可以理解別人,但別人不一定理解你,其實人不在理解,在認同。

精於心,簡於形。拷問靈魂這是人的終極問題,簡不僅是一種至美,也是一種能力、一種境界。看透了不說透,高境界;朦朧地看,心透 ;透非透、 知未知 ,故意不看透,才是透徹;知道世事看不透,就是透,透徹後的不透徹,明白後的不明白,難得糊塗是真境界。

「大道至簡」是做人的智慧,做人做事要將一件複雜的事情化為簡單,那是需要智慧的。將繁雜的事情回歸到簡單,要有智慧、能力,也要有決心。有智慧的人都喜歡大道至簡,因此,功和利,不可趨之若鶩;名和財,不可為之所累。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我們要簡簡單單的做人,踏踏實實的做事,用智慧化難為簡。

為名利盡拋寵辱,清純似兒時天真的童貞,樸實如父輩耕耘的沃土,只有心情平靜的人方能視見「斜陽照墟落,窮巷牛羊歸」的悠閑,聽聞「荷風送秋氣,竹露滴清響」的天籟,感受那「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的空曠。陶淵明就是這樣的人,所以他能夠吟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絕句;歐陽修也是這樣的一個人,所以他在謫居時仍能悠然自得的寫出《醉翁亭記》。

大道至簡,人生亦簡。簡不是物質的貧乏,而是精神的自在;簡不是生命的空虛,而是心靈的單純。大道至簡是最高的道理往往是最簡明的,人要學會簡單、簡樸生活、簡捷行事,放下自己的私心雜念,當超出自我慾望的牢籠,當真正忘記自己的思想,忘記自己的意識,進入忘我忘物的狀態。

人生的繁出於惑,以「仁」抗拒誘惑,以「智」解除困惑。不惑,才是人生由繁入簡的標誌。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人生百態,須當從一而終。樂以忘憂,簡以存真,才是人生的「大道至簡」。

有個大道至簡、平常心是道的故事:一個行者問老道長:「您得道前,做什麼?」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問:「那得道後呢?」老道長:「砍柴擔水做飯。」行者又問:「那何謂得道?」老道長:「得道前,砍柴時惦記著挑水,挑水時惦記著做飯;得道後,砍柴即砍柴,擔水即擔水,做飯即做飯。」老道長和行者的對話讓我們開悟,許多至高至深的道理都是含蘊在一些極其簡單的思想中。

大道至簡,人生易簡。一千個人有一千種生存方式和生活道路,走過歲月、走過生活,心裡有許多的感慨,一切放下,一切自在;當下放下,當下自在,生活中的很多問題並不需要放在心裡,人生的很多負擔並不需要挑在肩上。一念放下,才能感受到簡單生活的樂趣,才能感受到心靈飛翔的快感。要想改變一些事情,首先得把自己給找回來。我們都有潛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習慣所掩蓋,被時間所迷離,被惰性所消磨。我們應該記住該記住的,忘記該忘記的,改變能改變的,接受不能改變的。我們要用最少的悔恨面對過去,用最少的浪費面對現在,用最多的夢面對未來。

天地之道,簡易而已。人生苦短,諸事不想太複雜,簡單生活。人生這部大戲一旦拉開序幕,不管你如何怯場,都得演到戲的結尾。成長過程中最大的挑戰在於有些路段,只能自己寂靜地走,快樂工作、簡單生活才是幸福生活,人要懂得知足常樂,所有的哀傷、痛楚,所有不能放棄的事情,不過是生命里的一個過渡,你跳過了就可以變得更精彩。

最好的生活就是簡單生活,一盞茶,一張桌,一處清幽,日子平淡,心無雜念。可是簡單的生活卻需要百般的努力,這樣才會無憂無慮欣然享受生活。生活總的來說是完美的,不完美的是心態,不懂得欣賞的人,就會用挑剔把一切變得有殘缺。簡單做人,率性而為,把握分寸,隨遇而安,坦然接受現實;簡單做事,不惹事、不生事、不怕事,不悔、不怨、不惜自己所做的事。

人生就是一場漫長對抗,有些人笑在開始,有些人卻贏在最終。試著微笑,試著回眸,放鬆自己,不強求、不萎靡、不浮躁。簡單生活,隨心、隨性、隨緣,做最好的自己,知足、微笑、淡然,即使再苦再累,只要堅持往前走,屬於自己的風景終會出現。

生活容不容易,關鍵看你怎麼活。處境在於心境,心境改變了,處境也會改變。你向生活要得越多,你就會變得越緊張、越複雜,生活也就越不容易。反之,你對生活要求的越少,就越容易滿足,越容易快樂。江山明月,本無常主,得閑便是主人;大道至簡,活在當下,知足便能常樂。

悟入無懷之靜境,一輪之心月獨明,盡顯心靜之境界;心靜自然從容洒脫,持心若水笑面人生,更現心靜之魅力。人生在世,平淡才是最真,靜默才是最美,生命里最持久的不是繁華,而是平淡,不是熱鬧而是清歡。保持一顆童心,不開心的時候,心無遮攔地向朋友傾訴煩惱,開心的時候,肆無忌憚地開懷大笑,也許所有的憂愁會在傾訴中流走,所有的緊張會在大笑中釋放。像孩子一樣,簡單生活,快樂生活,保持心靈原生態,一切都是美好的。

生命里總有一個故事,想講述卻難以開口,就這樣在心底,漸漸譜成了曲。人就是這樣,得不到的永遠嚮往,失去了的,才會覺到珍貴。所謂的,得失、情緣、風景、驛站,都在時光的塵煙中,慢慢淡散。雖然,有些事情放下很難,但是,不屬於自己的東西,終究會走遠。

人的一生,註定要經歷很多。紅塵路上,有朗朗的笑聲,有委屈的淚水,懵懂的堅持著,有成功的自信,有失敗的警醒,每一段經歷註定珍貴。生命的豐盈緣於心的慈悲,生活的美好緣於擁有一顆平常心,生活簡單讓人輕鬆快樂,想法簡單讓人平和寧靜。因為簡單,才深悟生命之輕,因為簡單,才洞悉心靈之靜。

四、道法自然

老子說:道大、天大、地大、人也大。宇宙間有四大,而人居其中之一。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而道純任自然。

老子將道、天、地、人稱為四大,說明他對人的肯定和重視。我們知道在很多思想家和宗教那裡,人相對於真理,相對於神,地位是很低的。

道法自然不是說,道取法自然,而是說道自然而然生養萬物。就像聖經記述上帝創世:「事就這樣成了。

五、為道日損,學會做減法

老子說,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不為。

學習知識要每天都有所增加,修道(或者悟道)卻要每天不斷減損。減損了又減損,以達到無為的境界,無為就無不為。

學問是學以聚之,當然是與日俱增。而大道至簡,所以悟道要與日俱減;一個要做加法,一個則是減法。

現實中,人們都以為越複雜的越精密,越高級。以至於我們忽略了最簡單、最直接的方式和方法。

所以,學會做減法,你的生活會越來越幸福,人生會越來越簡單明了。這是老子留給我們的大智慧。

六、直木先伐,甘井先竭

修直挺拔的樹木先遭到砍伐,水質甘甜的井先枯竭。

長的很直的樹,都被人看中,砍了去做傢具等。彎彎曲曲的樹木,反而因為無用而得以保全。

莊子說:「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無用之用也。」

許多人一直為「有用」的事情忙碌,創造價值、營造關係,擰緊發條與時間賽跑,將一些「無用」的情趣愛好推向邊緣,擠進死角。

於是,有用多了,無用少了;抱怨多了,快樂少了;應對多了,從容少了;日子也過得焦慮、無趣。

七、禍福相倚

老子說,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對立的東西總是相輔相成的。有和無互相轉化,難和易互相形成,長和短互相顯現,高和下互相充實,音與聲互相諧和,前和後互相接隨。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所以,不管生活中遇到什麼事情,都要考慮一下對立面。可能現在你得了小便宜,但小便宜的背後確實大陷阱,千萬不能得意忘形。

戰國時期,秦惠文王想吞併物產豐富的蜀國,有人獻計造能下金糞的石牛送給蜀侯。蜀侯中計,下令民工開山填谷,鋪築道路迎接石牛,秦惠文王讓大軍跟在運送石牛的隊伍後滅了蜀國。

這就是禍福相倚。

八、看人不順是境界太小

人生在世,難免有看不慣的人和事。莊子說:「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

萬物都有其存在價值和存在根據,沒有什麼不可以存在,沒有什麼沒有價值。所以世間善惡美醜,從道的觀點來看是可以相通為一而存在的。

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角度不同,立場不同,人生的境界也不同。不必隨意就對別人的行為、言語看不慣。

莊子說:「不譴是非,以與世俗處。」莊子告訴我們,要遵從自己的內心,不為世俗所累。「看不慣」的東西、人和事越多,這個人的境界也就越低,格局也就越小。

從道法自然到天人合一

從天人之分到天人相參

從世俗的角度講,「看不慣」不僅是境界小、情商低的表現,更會為自己樹敵無數,招致怨恨。

在人生的路上,我們總是忙於汲汲營營地追求滿足物質上的慾望,卻忘記生而為人的真正意義;我們常常忙著左顧右盼地評斷別人,卻忘了應先審視自己、認識自己。我們又當,如何獲得幸福、成功、圓滿的人生?道法的智慧,提供我們認識自己的方向,並為探尋時所升起的疑惑,提出最切實的建議。從這裡開始遇見你的信仰!

------------------------------------

學習推薦1:尋道網重啟祝由術鬼門十三針南宗太乙丹道面授(請點藍字了解詳情)

學習推薦2:道醫訪談顛覆你疾病的認知(請點藍字了解詳情)

課程諮詢、丹道探索、武學交流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內丹 的精彩文章:

端午節鬥草被唐朝安樂公主玩出了花,謝靈運的鬍鬚都未能倖免
道教醫學理論黃庭妙義命理微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