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知識 > 阿里全球數學競賽落幕:全球最強73人出爐,北大獲獎人數第一,還「炸出」各路世界大牛

阿里全球數學競賽落幕:全球最強73人出爐,北大獲獎人數第一,還「炸出」各路世界大牛

又是一場學霸的盛宴。

阿里達摩院舉辦的第二屆數學競賽今天順利結束,這場號召全民參與的數學競賽,初賽的題目畫風是這樣的:

是不是感到題目看懂了,但就是不會做?別著急,殘酷的還在後面呢!

初賽總共設置2場,總共200分,獲得100分就能晉級決賽,結果只有1%,也就是516人能晉級決賽。

而就算你能打進決賽,打開的題目又是這樣的:

你覺得你還能拿到分?

就是在這樣的殘酷競爭下,來自北大、MIT、普林斯頓、斯坦福等頂尖高校的學霸們最終脫穎而出,獲得獎牌。

在決賽的73名獲獎者中,有金獎4人、銀獎6人、銅獎12人、優秀獎51人,來自中國高校和美國高校的人數同為32人,北京大學獲獎者最多,共20人。

今年的榜單被全球各大頂尖高校的學生霸佔,包括北大(20人)、MIT(12人)、普林斯頓大學(5人)、劍橋大學(3人)、中科大(2人)等知名學府。

決賽總分140分,得分最高的是120分,共有5名選手得分在100分以上。

麻省理工學院的王東皞、普林斯頓大學的鄭凡、新加坡國立大學的Yap Jit Wu、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張鉞帶走了4座金獎獎盃。

參賽選手年齡分布也是亮點,「乘風破浪」的95、90後選手成為主力軍,00後也嶄露頭角。

四位90後大牛斬獲金牌

今年獲金獎的選手總共4位,清一色是90後

其中三位來自中國大陸,一位來自新加坡。

王東皞

第一位金獎得主是王東皞,出生於1994年,2012年保送至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

王東皞可謂是大學霸,在本科即將畢業的錄取季,便收到了全球5個頂級院校的錄取通知書,包括哈佛大學、MIT、普林斯頓大學、斯坦福大學、加州伯克利大學。

最終,在赴美親身考察後,決定去MIT繼續深造。並且,與本科時選擇的方向一樣,他仍然選擇了基礎數學作為自己博士階段攻讀的方向。

王東皞對數學的熱愛,應該說是從小就開始的,用他的話說就是:

在某種意義上,數學參與了我人生重要的轉折。

在這個領域鑽研多年的他,對數學也有了自己獨到的體會,他認為:

數學是基礎,數學的發展能影響其他學科的發展,進而影響社會發展。因此,數學對人類的影響是間接的,卻是最重要的。

而王東皞一直以來便有個夢想,就是推動數學的進步

中國的數學進步空間很大,需要培養更多的數學人才。

我現在就想像我小學數學老師一樣,走進校園,幫助熱愛數學的少年找到更好的教育資源。

鄭凡

1992年出生的他已經從普林斯頓大學畢業一年,獲得博士學位後,進入西班牙數學科學研究院做博士後。

早在12歲的時候,鄭凡就對數學產生了濃厚的興趣,2004年的印尼海嘯帶給他很大的觸動。一個偶然的機會,鄭凡發現,數學居然能用來解決海嘯問題。

通過對偏微分方程求解,可以得知地震如何擾動海洋,從此數學的種子就在他心裡種下了。

因為對數學感興趣,鄭梵谷二參加了IMO(國際奧數競賽),並拿下了金牌,因此獲得了北大數學院的保送資格。

不過在北大學習一年後,他在課餘時間對MIT教程產生了興趣,之後轉學去MIT,在那裡完成了本科學業,之後他進入了普林斯頓大學攻讀博士學位。

在接受量子位採訪時,鄭凡說,本科階段培養興趣是最重要的,要多嘗試,才能知道自己到底喜歡什麼,自己的研究生生涯也不會感到難熬。

張鉞

張鉞是一位95年出生的小夥子,2014年入學北京大學數學科學學院,而後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讀數學博士,兩年就順利畢業。

張鉞也是從小便發現了對數學的熱愛——別人睡前都是聽童話故事,而他睡前是在做算術遊戲。

2013年,還在讀高中的他參加了CMO(中國數學奧林匹克),並拿到了金牌。除此之外,斬獲的獎項也不計其數:丘成桐數學競賽幾何與拓撲銀牌、全國大學生數學競賽第一名、全俄羅斯數學奧林匹克金牌等等。

並且,在第一屆阿里巴巴數學競賽中,也拿到了金牌成績。

對於數學,張鉞表示:

數學是一切科學的基礎,比如說頗具前瞻性的量子計算機,就和拓撲息息相關,有一個數學方向叫拓撲量子場論,它用來搭建量子計算機的數學模型,並通過不同的拓撲工具進行研究。

對於數學的夢想,張鉞認為:

我曾經的夢想是做一個數學家,但是現在想先去工作,因為我一直都是在學習純數學,所以也沒怎麼能看到它的應用,我很想將數學運用在實際問題上,用自己的能力解決現實生活的難題。

Yap Jit Wu

最後一名金牌是來新加坡的選手,叫Yap Jit Wu,出生於1995年,新加坡國立大學。

Yap Jit Wu上學比較晚,因為他當過2年的兵。平時的愛好除了數學之外,便是打Dota和看漫畫。

對於參加此次阿里舉辦的數學競賽,他表示一是覺得在線這種形式非常的方便,二是大賽不分年齡、職業,全民都可參與,更具有國際性和多元化。

Yap Jit Wu的夢想是成為一名數學教授,他也非常希望中國的學生可以多來新加坡交流數學。

銀獎選手

張盛桐,中國大陸,2000年出生,曾獲得IMO金牌,現就讀於MIT。

唐瓏珂,中國大陸,1999年出生,曾獲2017年、2018年丘成桐大學生數學競賽四項金獎,北京大學本科畢業,正申請去普林斯頓深造。

Allen Liu,美國,1999年出生,曾3次獲得IMO金牌,其中一次滿分,現就讀於MIT。

00後嶄露頭角

除了多位斬獲金銀牌的數學大牛,「後浪」們也相當可畏。超過半數的獲獎者都是95後。

在73名獲獎選手中,年齡最大的是36歲,最小是19歲。

21歲獲獎選手人數最多,共有12名。

除此之外,據阿里提供的資料,今年雖未獲獎,但有多位中學生入圍決賽中,其中最小的才15歲。

李天堯,成都市教科院附中,2004年出生。

林星羽,福州延安中學,2005年,預賽104分。

曹炫明,上海市民辦華育中學,2005年,預賽102分。

聶天驕,復旦大學附屬中學,2004年,預賽102分。

葉敬楠,浙江省義烏中學,2002年。

雖然這些選手的決賽分數不高,也沒有獲獎,但是如果你看過決賽試題,那麼才知道能拿分是多麼的不容易。

看不懂的決賽試題

阿里數學競賽的初賽內容更多是取自生活,比如擰面圈做麵條、螞蟻森林種樹等。

而決賽賽題均為理論數學題,包含幾何與拓撲數論與代數數學分析與方程應用數學與計算數學4大賽道,參賽選手可以根據自己熟悉的領域選擇其一。

出題組的專家則來自於北京大學、劍橋大學、浙江大學等高校的頂尖數學教師。

如果沒有一定的數學基礎,想看懂這些題目都很困難。

這些題目一般都需要接受數學本科教育才能入手,所以那幾位00後能夠拿分真是實屬不易。

馬云:我們要感謝數學

此次頒獎典禮中,馬雲也表達了對數學的高度讚美:

我們要感謝數學。因為沒有那些偉大的數學家,就不會有計算機,也不會有我們現在的互聯網。不敢想像今天的疫情下沒有計算機和互聯網,我們會如何生存。

數學很重要,生活中無處不在。無時不刻的都離不開數學,數學的用處是無用之用。數學學的是不同之同。

數學是一切的基礎。但是基礎學科不能看不起應有科學,同樣的應用科學也不能看不懂基礎學科。基礎學科只有變成應用,才能真正發揮無窮的作用。

通過這個競賽在年輕人心中種下數學的種子。

最後,阿里達摩院院長張建鋒表示,第三屆還會繼續採用在線參加的形式,讓更多愛好數學的人加入進來。

所以明年你會參加嗎?

(文章轉載自量子位)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超級數學建模 的精彩文章:

數學之美!這些令人迷醉的數學動圖
遲來了260年的證明,見證失效的歐拉方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