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南北朝時期:北方最大的城市,已淪為四線,但繁華依舊

南北朝時期:北方最大的城市,已淪為四線,但繁華依舊

大同

鮮卑族拓跋部建都平城前後,曾從全國各地往京畿平城(即今雁北地區)大規模地遷移人口。據《魏書》記載,從拓跋猗盧定居代北至孝文帝元宏遷都洛陽之前,總計一百七十多年,大的人口遷移就有二十多次,遷移人口約百餘萬,這種大規模地遷移人口,在中國歷史上實屬少見。

這種人口大遷移,不僅對北魏的統治產生了重大影響,而且促進了各民族人民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是中國歷史上的一次民族大融合。同時,通過這次人口大遷移,使雁同地區廣闊之地被開發利用,一度時期,平城(今大同市)成為中國北方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是當時北方最大的都市。

大同

關於魏都平城(大同)的人口,現在還沒有準確的數字可依據,僅能做一些估計。我們試將《魏書》所載前期遷徙中,人數規模都較大的五次遷徙選出,作一統計,以見:

一、天興元年(398年)春正月「徙山東六州民及徒河(即鮮卑慕容部)、高麗雜夷三十六萬,百工伎巧十萬餘口以充京師平城。

二、太常三年(418年)五月「長孫道生至龍城,徙其民萬餘家而還。」

三、始光三年(426年)十一月「(太武)帝率輕騎二萬襲郝連昌,……徙萬餘家而還。」

四、太延五年(439年)十月「徙涼州民三萬餘家於京師。」

五、正平元年(451年)三月:「以降民五萬餘家分置近。

大同

以上五次中第一次為四十六萬餘口,其餘四次累計為十萬餘家,一家以五口計,總數為五十萬口,和第一次的四十六萬合計,則為九十六萬餘口。這還沒有包括太武帝於429年降服高車後,把幾十萬高車人遷到近畿和平城北部、西部計算在內。如果連上這些,僅遷徙來的人口已超過一百萬以上。再加上平城原有的土著,則人口數字就更要大得驚人了。

從史料記載來看,遷移到雁同地區的百萬人口中,以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約佔一半以上,主要少數民族有鮮卑高車、匈奴、丁零及徒河、高麗「雜夷」等。鮮卑族大多是統治者或貴族,其它各民族除少數人進入統治集團外,大部分用於擴充軍隊,有的當了奴隸。

大同

如高車族,能征善戰,也是游牧部落,拓跋氏每次攻打高車後,都俘獲大量高車族人口,這部分高車族俘虜主要用於補充拓跋氏的兵源,也有一部分俘虜分給鮮卑族貴族充當奴隸。公元398年,拓拔氏還用高車俘虜在平城興建規模宏大的鹿苑。

另外這些人口主要是從事農牧的勞動者,他們就是《魏書·太祖紀》中:「詔給內徙新民耕牛,計口受田。」的具體承受者。他們「分土定居」,住在平城四周的村社中,管理他們的辦法是編在「八部大夫」的管轄下。

大同

《魏書·官氏志》:「天興元年(398年)十二月:「置八部大夫……某八部大夫於皇城四方四維,面置一人,以擬八室,謂之八國。」原來部落酋長「部大人」變成了國家的官員:「八部大人」。勞動者不再是「部大人」的依附者,而成為向國家交納田租戶調的農民,從而封建化程度也逐漸加深。

住在城郭市坊里的,主要應是些兵戶和工商業者以及僧侶等。從《南齊書·魏傳》中所說:「宮城三里內民戶籍不屬軍戍者,悉屬之。」的紀錄來看,宮城外的城坊應都是「屬諸軍戍者」所管轄。

大同

以上事實說明,鮮卑族拓跋部通過人口大遷移,使北魏社會各方面起了變化,過去荒僻的雁北、大同地區,成為北魏的京畿之地和王朝統治中心。但是,北魏遷都洛陽後,雁同地區人口又隨之下降,許多官吏、貴族、富豪也遷到洛陽及中原地區。北魏末年,由於階級矛盾尖銳,各地農民起義風起雲湧,使「恆代而北,盡為丘墟」雁北.大同地區隨著人口流失及動亂時局,再度成為荒涼之地。

大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南北朝 的精彩文章:

南北朝時期高句麗強盛原因試析
留得良田在,何愁不破敵:魏晉南北朝軍隊後勤保障方式的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