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心理學:在落魄的那天你會發現,原來自己根本沒有朋友

心理學:在落魄的那天你會發現,原來自己根本沒有朋友

現代人十分注重人際交往,就是因為大多數人認為:多條朋友多條路,多一條路之後,人生道路更好走。

不可否認的是,朋友在我們人生中佔有了重要的地位,除了父母、孩子與愛人,朋友陪伴我們度過了許多生命中的時光。

在我們處於青少年時期時,總喜歡說:「一聲姐妹大過天。」在成長中,我們少不了朋友的陪伴與幫助。

而等到成年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朋友卻越來越少,甚至在自己落魄的時候會發現,原來自己根本沒有朋友。很多人覺得這個話題太過於絕對,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結合社會學、心理學等知識一起探討。

社會交換理論

社會心理學中的社會交換理論告訴我們:人們總是傾向於以最少的付出獲得最大的回報,所以,對我們吸引力最大的人通常是那些能讓我們獲得最多利益的人

這裡的利益並不僅僅指金錢,也泛指在人際關係交往中我們獲得的精神滿足:失落時,他人的陪伴讓我們感到安全、被接納;在幫助朋友時,我們認為自己是有價值的人;以及在與他人聊天、社交中,我們體會到的自我價值感。

人類社會的原則是互幫互助,所以,人們更傾向於付出與收穫平等,如果收穫大於付出,那人們更是樂此不疲。

如果有一天你落魄了,那麼你的經濟價值就會大幅度的減少。特別是成年人的世界更加現實,他們會更傾向於追求那些能帶給他們直接利益的東西。

所以在此時,你能提供給他人的利益會相應減少,他人在你這裡不能得到想要的東西,便會離你遠去。而這時候,當你去找那些你曾經幫過的人,想讓他們幫助你,很可能會遭遇到他人的拒絕。

因為他們無法確定你是否還會東山再起,所以並不想讓自己的利益受到損失。

這並不是人性的扭曲,而是社會中朋友的關係本就定義在相互扶持、互幫互助的基礎上。當你從強大變得弱小,自身價值降低的時候,對方很可能會放棄這段關係,去尋找那些對他更有利的合作對象。

為什麼人們常說患難見真情,就是如此。

如果你很幸運能遇到那種在困境中還願意幫助你的朋友,一定要記住他給你帶來的恩情。這就是真正的朋友,即使你落魄,他仍然願意陪著你。錦上添花難得可貴,而雪中送炭才更見真情。

自我消極的心理暗示

當你落魄的時候,會感到悲傷絕望,認為自己沒有一個朋友。其實,這有可能是一種錯誤的想法,因為你自身處於一個落魄的處境,心情更加低落,對於身邊的事物有一種消極的自我投射。

這個時候的我們容易想東想西,患得患失。不自覺地開始疑神疑鬼,整個人被消極的負面情緒所包圍。長時間處於這種狀態下,我們很有可能會陷入惡性循環,直到最後自己放棄自己。

可能對方只是工作繁忙,與你聯繫的頻率變得更少,而此時你卻會認為是自己的落魄導致了朋友的疏遠。

在這種強大的消極自我暗示中,我們會對朋友失去信心,回憶起與朋友相處的過往也會更加悲傷。

此時,你會懷疑人性以及友誼的真實性,慢慢的,會對生活失去希望,忘記了奮鬥的目標以及奮鬥的意義,從而變得越來越頹廢,喪失生活的希望。

如果你長時間處於這種狀態,將這種心理情緒強行加在朋友的身上,你會對朋友產生更多的偏見並不自覺的疏遠,可能此時朋友會覺得疑惑,但你拒絕與他們解釋。

最終才導致朋友一個個遠離你,一直在這種痛苦中循環往複。

如何改變這種局面呢?首先要放端正自己的心態,看清楚哪些是真的朋友,而哪些只是酒肉朋友。不要為一些朋友的離去而感到悲傷,這樣的朋友多半只是過客而已,不在此日,分別日後也必定會分別

目前你需要做的是,認清現實狀況,端正自己的心態,客觀分析現實條件,朝著目標繼續努力。當你跨出困境之後,才會發現,世界依舊美好,那些真正的朋友,也陪在自己身旁。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Interpersonal psycholog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你的朋友當著你面做這3件事情,就是看不起你,別再自討沒趣了
心理學:有人找你借錢的時候,請牢記這四句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