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美文 > 老人說:年輕時,別忙著去指責別人,因為你還沒有這四個「資格」

老人說:年輕時,別忙著去指責別人,因為你還沒有這四個「資格」

文/芨芨草

有一天,我和單位的吳老師一起出去辦事。吳老師是退休後被學校返聘的,學識淵博,為人也很風趣,我們都很喜歡他。

在公交上,一個男人不知道為什麼,一直在指責站在他邊上的年輕小夥子。男人看樣子也不大,大約三十左右吧。說的話挺難聽的,車上的人都在看他,他也不知道收斂。

我們坐在後面,前面發生的事自然是能看見和聽到的,因為當時車上的人並不是很多。吳老師看到這情景,也只是苦笑著搖了搖頭。他對我說,有些人就是活不明白自己,總以為自己有能力,可以對別人指手畫腳的。其實他才這個年齡,去指責別人,自己的資格還不夠啊!

年齡不夠

吳老師說,倒不是說人就是倚老賣老,但人到一定的年齡,確實有這個資格。你說,一個七八十的人,和一個二三十的人,誰的資格老一些,對吧?當然,我不是說年齡大就一定有資格,而是在現實上,年輕人確實達不到老年人那樣的境界。

你看啊,人的一生,都是一天一天慢慢積累起來的,年齡也是一樣。你只有經歷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才會積攢下你來這個世界的歲月。不是說你活了十幾二十年,就能跟人家說,你年齡很大了,資格也夠了。這些,都是能看出來的。

所以,年輕人別忙著去指責別人,儘管你指責的那個人比你年齡還小,也不應該就比他高高在上多少。這隻能說明,這個人沒有什麼修養,不懂得去自省。

資本不夠

剛滿三十或者不到三十的人,他的人生資本還達不到能夠指責別人的地步。雖然現在有很多人年紀輕輕就能掙很多錢,但那只是暫時的。我們都有一句話,叫「早出的日頭不成天」,就是太早站在高峰的人,不可能一輩子站在高峰之上。這是人生必然的規律。

所以,三十左右的人,也不要嘚瑟自己的財富。不要以為自己這個時候有點錢,就能去指責別人。要知道,風水都是輪流轉的,或者他日,站在你面前被你指責的人,他掙的會比你更多。只不過,現在很多年輕人,意識不到這一點,以為自己手上有點錢,就牛氣得很。這是人生的失敗啊。

閱歷不夠

第三個資格不夠的,是他的閱歷不夠。為什麼這麼說?就如我剛才說年齡一樣,閱歷也是跟著年齡在增長的。當然,不是說年齡大的人閱歷就一定豐富,也不是說年齡淺的人就沒有閱歷。但相對來說,一個不到三十的人,和一個七八十的人相比,我是覺得年輕人的閱歷還是會淺一些的。

你看,我今年七十八,我經歷過咱們國家困難的時候,開放的時候,和現在發展得很好的時候,可是你呢?你現在也年輕,你生在一個很好的環境和時代里,所以我前面所經歷的那些,你是經歷不到的。這一點,你不會反駁吧?所以說,人沒有一定的經歷和閱歷,其實是沒有發言權的。一個人真要有點什麼能耐,都是需要沉澱的,包括知識的積累,閱歷的積累等等。

人在這個二三十歲的年齡就想著去指責別人,其實是對自己的認識不深。這也是一些無知的人的通病。以為自己能掙到點錢就了不起。這樣的認知太膚淺了。

識人不夠

為什麼說二三十歲的年輕人沒有資格指責別人?還有一個原因,是你識的人不夠多。或者說,你活在自己的世界裡,以自己為中心。你想,世界這麼大,你怎麼就會以為自己可以有資格去指責別人呢?在你之外,還有多少跟你一樣年齡的人,還都在謙卑地生活著,學習著,並且他們都擁有了不錯的成績。

人哪,見識不多,就容易自以為是。你看那個在罵人的小夥子,雖然只是在罵一個人,但他失去的,是一車人的心。如果有一天,他在做生意或者做其他合作時,正好碰上這車上的其中一個,你覺得他能合作成功嗎?

所以,說到底,才三十左右的人就別忙著去指責別人,先掂量掂量自己吧。不然,不會服眾的。你說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我點點頭。其實我很少見吳老師這麼「狠」地批評一個人。或者是那個男人的態度太讓人討厭了,所以吳老師才會這麼生氣。不過,從吳老師的話里,我也得到了一些啟示,那就是人無論在哪個年齡段,保持謙卑總是沒有錯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荒原芨芨草 的精彩文章:

父親說:「人到四十不惑,四句話知而不說」,才能給自己帶來好運
奶奶說:人生有三件讓人感到幸福的事情,能有一件也不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