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育兒 > 青春期女孩半夜偷偷化妝,竟當起了主播!媽媽知道真相後淚奔!

青春期女孩半夜偷偷化妝,竟當起了主播!媽媽知道真相後淚奔!

最近劉女士發現自己女兒有點異常,孩子剛上初一,長相十分秀氣,平日里的穿著打扮一看就是乖乖女,之前不愛化妝的女兒近段時間購買了很多化妝品,劉女士在整理女兒衣物的時候竟然發現一些較為性感的衣服和短裙,這讓劉女士有點納悶,難道女兒談戀愛了?

劉女士每天壓制住內心的衝動,女兒放學回家後試探她在學校里的情況,生怕從試探的語氣變成質問的語氣 ,傷到孩子的自尊心,只好開始每天偷偷觀察女兒的表現了。

直到有一天凌晨1點多,劉女士出來上廁所發現女兒房間的燈竟然亮著,劉女士悄悄地貼著門聽裡面的動靜,竟然聽到女兒的嬉笑聲。劉女士打開房門,裡面的場面讓劉女士目瞪口呆,只見女兒畫著濃妝穿著性感的衣服,對著手機搔首弄姿。

劉女士當場就氣炸了,大吼道:「你在做什麼啊?你這樣對得起我嗎?我每天拚命工作給你賺學費,你倒好在這......」,一時氣的話也講不出,原來劉女士的前夫早就跟她離婚了,獨自一人將女兒拉扯大。

女兒看到憤怒的媽媽,瞬間眼淚不自覺流出來,她解釋說她聽說最近直播比較賺錢,所以想通過直播是替母親分擔賺錢的辛苦,她告訴媽媽網友們對她都很支持。媽媽聽到女兒的話後,抱住了女兒向她道歉,但是劉女士還是希望女兒以學業為主。

明顯可以看出媽媽跟女兒之間存在著溝通障礙,女兒擔心母親不接受她直播這個行為而刻意隱瞞此事,母親這邊雖然多次試探和觀察女兒的異常行為,但卻沒有能夠與女兒進行有效溝通,於是產生了誤解。

首先,我們得先知道父母與孩子的溝通障礙是如何產生的,主要原因是誰的問題?

原因之一:父母對孩子過於嚴格,孩子內心懼怕與父母溝通

在我國傳統的教育子女的觀念中,家長往往扮演著權威者的角色,跟孩子溝通多以命令式口吻,很多父母習慣了對子女進行嚴格的說教和責怪,根本無法放低姿態,跟孩子以朋友的方式進行溝通。

有數據顯示,近8成的孩子不願意向父母傾訴,說出自己的苦和痛。而近5成的人有傾訴的需求,但傾訴的對象不是父母。

原因之二:一切以結果導向,家長更注重學習成績,忽視孩子成長過程

孩子上了學之後,壓力越來越重。很多父母往往更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即便有些家長給孩子報考興趣班也是站在自己的主觀立場強加給孩子的,他們不會詢問和發現自己的孩子真正愛好什麼,喜歡什麼,往往是看到別的家長給孩子報什麼興趣班自己就給孩子報同樣的興趣班。

其次,隨著孩子青春期的到來,性格會開始變得叛逆,孩子與家長的溝通就會越來越難。那麼,怎樣的溝通才能構建良好的親子關係呢?

了解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

人與人之間很難做到共情,即便是最親的人也會出現各方面的溝通障礙,而了解孩子內心的想法是很重要的。

上海的寶媽王女士前不久給孩子報了個鋼琴補習班,枯燥的鋼琴訓練並沒有給孩子帶來快樂,王女士每天看到孩子回家後疲憊的神情,心裡也沒有多想。直到有一天老師給王女士打電話說她孩子沒去鋼琴班上課,王女士意識到不對了。

等孩子回家後,發現他身上髒兮兮,王女士將孩子叫到身旁,仔細詳談,兒子最終打開心扉,說他不喜歡彈鋼琴,喜歡踢足球。聽到的孩子的真實想法,王女士總算鬆了口氣,孩子也吐露出更多的心裡話。

從這個故事可以看出王女士發現孩子曠課這件事情之後並沒有直接劈頭蓋臉的責罵,而是坐下來心平氣和地與孩子溝通,最終得到的是孩子說出了內心的想法。

父母要與孩子平等對話,交流的前提是傾聽

舉個例子:杭州的寶媽肖女士有一個2歲的兒子,有一天剛洗刷好碗筷的肖女士回到卧室發現奶粉灑落一地,肖女士看到兒子正在用勺子將地上的奶粉鏟回奶粉罐中,肖女士的第一反應便是兒子打翻了奶粉罐,於是開始斥責兒子,兒子邊哭邊否認,兒子一哭一鬧,這肖女士心裡就越急,竟然打孩子的屁股。這時候肖女士的丈夫拿著掃把過來,向肖女士解釋說奶粉罐是他無意打翻的,不是孩子弄的,肖女士又懊悔又自責。

可以看出,媽媽在發現奶粉罐打翻後並沒有去傾聽孩子的解釋,而是一意孤行地認為是兒子打翻的奶粉瓶,顯然媽媽是權威者,她並沒有跟兒子站在平等的角度,自然也就聽不進兒子的辯解了。因此,父母要與孩子平等的對話,而不是站在一個權威者的角度,有效溝通的前提是傾聽。

結語: 很多誤解往往是因為雙方沒有達成共情,沒有共情的親子關係毫無疑問是分裂的,只有父母與孩子平等耐心的交流溝通,彼此知道對方的需求,親子關係才能完整。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群美育兒,讓我們用最好的方式陪孩子長大。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請點贊或分享給更多的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群美育兒 的精彩文章:

圓孩子科學家之夢,楊振寧出招:做到這幾點,科學家從小培養!
寶寶舉動異常,讓媽媽非常擔心,到了醫院醫生這樣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