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心理 >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它」才是導致你不自信的罪魁禍首

總有一天你會發現,「它」才是導致你不自信的罪魁禍首

不可否認的是,每個人都有一定的自卑情結,那些大大小小的自卑情緒會圍繞著我們、伴隨著我們成長。

如果自卑情緒過重,並且作用在不恰當的地方,會使得我們極其不自信、在面臨重大場合時退縮慌亂,遇到感情問題也是患得患失、害怕對方離開自己。

在人際關係上,自卑的人更容易去迎合他人,放低自己的身段,一切以他人的意志為主,磨滅自己的心智。

而那些自信的人,可以運籌帷幄、大方得體地周轉於各個環境中,在人生與社會之中也取得更高的成就。同時,自信的人活的更加的快樂,更能體會到生命與人生的價值。

與原生家庭有關

是什麼造成了你如此不自信?這與每個人的成長經歷有很大的關係。從個體心理學發展的角度來看,在成年後極其不自信、價值感極低的人,往往在童年沒有得到很好的照顧。

這裡所謂的照顧,不單單只是吃飽穿暖、經濟條件的滿足,而更需要撫養者(多半為父母)進行精神上更高層次的關愛:無條件積極關注、正向關懷。

在與父母互動的過程中,孩子能感知到父母之間的情感以及對自己的愛,更容易形成良好的安全感與對客觀事物環境的控制感。

孩子會認為:我能夠很好的掌控周圍已發生或未發生的事物。這就能減少他們患得患失、安全感低下的可能性。

據調查研究發現,那些有著幸福童年、父母更多陪伴與關愛的孩子,能建立良好的安全感,並且在人際關係中也表現出正向的態度:他們樂於與人交往,有著更強的社交能力。

並且,他們有著更強的自信心、對未來有更樂觀的憧憬。而那些生長在充滿暴力、言語爭吵、責備的環境的孩子,在成年之後更容易呈現出退縮、黑暗、陰鬱的特質。

因為許多人的童年都充斥著恐懼,焦慮不愉快、失望等負面情緒,並且沒有人指引他們,在成長中給他們指明正確道路。

所以,無論之後他們處於怎樣的境界,第一反應仍然會考慮事情發展到最壞的狀態,並且按照這句話的狀態來做出決策。

這就更容易讓自己有著消極的心理暗示,而自我預言的實現效應告訴我們:如果你做一件事最開始就覺得會失敗,那麼這件事失敗的可能性會更高。

消極暗示

因為在最開始他們就給了自己「我不會成功」的消極暗示,在這種暗示之下做任何事情都不會盡全力。

這就是生活中的一個惡性循環:最開始你就不相信自己會成功,於是在做事情的過程之中,也就馬馬虎虎、面子上假裝過得去,正是這種行為導致了你最後的失敗。

但這種失敗會加重你的自卑心理,讓你更加的否定自己,從此再開啟新一輪的惡性循環。

還有許多人的自卑因素來源於自己的外貌:他們可能身材矮小、異常肥胖、在外觀上有著天生的缺陷;又或者是有著類似侏儒、口吃、白化病等疾病,這些疾病讓他們在外觀看來異於常人。

所以他們能常常感受到他人投來異樣的眼光,社會對他們也有許多偏見與排斥,他們因此感到非常自卑。

這與社會的包容度十分有關:許多人有著從眾的心理,只要個體與大眾的意識不相符合,都很容易被排斥。

當今社會顏值至上,很多人都是「外貌協會」的會員。那些長得好看的人更容易受到大家的喜愛與追捧,甚至在求職面試上,長相平凡的人更容易被忽略和淘汰。

所以,一些長相不那麼漂亮的人,總是對自己的外貌感到自卑,常常覺得自己不如他人。為了讓自己變得漂亮,他們瘋狂減肥、頻繁整容,只是為了自己在外表更好看一點。

這種心理,可以稱之為「厭丑症」,厭丑症的人從根本來講就是缺乏自信,他們想通過變美來獲得自信,也許最後外表上變漂亮了,心理卻無法得到滿足,始終沉迷於追求外部的美,而忽略了內在的提升。

如果你身邊總有一些負能量、消極的朋友,建議你離他們遠一點。情緒可以通過人際交往來傳遞,他們對你的影響是潛移默化的。

可能最開始你並沒有太多的自卑情緒,在經歷他們的熏陶之後,也變成了缺乏自信的人。

我們無法決定自己的出身、顏值,但我們可以學會改變自己的心態。

一個人最重要的往往不是外表,雖然美貌可以帶來他人對你的特殊優待,但讓一個人真正快樂的,往往是自己內心世界的富饒。對於悲觀消極的生活態度,我們應該儘力避免。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What Life Could Mean to You》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第一心理 的精彩文章:

你的外在形象早已暴露了你的層次
心理學:斷舍離才是最頂級的自律